旅居日本这么多年,实时看了很多日剧,但凡是到日本学习与工作的人,看日剧大概也算是一个生活的标配。因为毕竟很接地气,从日剧中所反映出的剧情与场景,也有不少是自带时尚指向的,尤其对当今这个时代,智能电脑与信息聚集的算法最吸引人的时候,日剧所表达的真实与虚构,乃至相互之间的故事构架别有一番创意,值得回味。
最近,在日本热播的日剧《我们的东京故事》就属于这种类型,首先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后的奋斗史,单纯从这个题材而论,在我所看过的日剧群中是独一无二的。总制片是张丽玲女士,也是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她是我的旧友,曾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拍摄《小留学生》电视纪录片而引起中日两国的轰动,而《我们的东京故事》恰恰是纪录片的延续,整个拍摄与情节设计是按照日剧的模式完成的。换句话说,一个关于中国女青年之于东瀛成长的励志故事,并没采用以往的母语叙述,而是踏入了对方的社会语境,以日剧的方式得以表达,这个流程本身也许就是“文化出海”的一种。
《我们的东京故事》中的人物群像与我同时代,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都是在日本度过的,十集的剧情采取了平行直视的角度,着眼点集中到了每一个细节的进展,其中包括人物的对话,神情与手势,这些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带有明显差异的部分被积极地运用到了剧情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越境文化创作的一次尝试。
所谓“日剧”,一般都指日本各大电视台在全天特定的时间段播出的电视剧,有的是独立的单集,也有的是多集连续剧。故事内容多样,绝大多数是以日常生活为主轴的,包括爱情、都市、医疗、警匪悬疑、青春校园以及职场霸凌等,多种多样。这些年来,日剧从漫画改编的故事越来越多,有关社会写实的内容也在不断跟进。另外,日剧的制作一般以小规模的室内剧居多,类似于小布景与电脑合成场景为主线。实际上,按照我的记忆,中国首部引进的日剧叫《姿三四郎》,内容跟柔道与教育有关。当时我在北京刚上大学,这应该是八十年代初的事情。
日剧《我们的东京故事》每集所传达的即时感超强。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证,从留学到创业,一路下来的坎坷与拼搏,汇集了剧中人群的情感与艰辛。故事的框架结实,衔接自然圆润,中心主线把握得很好。为防止剧透,暂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