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仅8天,《哪吒2》票房突破50亿。
2025全球票房冠军、内地影视春节档票房冠军。
猫眼预测最终票房高达87.38亿。
看这个盛况,那最开心的莫过于导演饺子了。
说来也奇怪,这位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什么背景,没想到就这样在电影这条路闯出来了。
饺子导演的背后也有点传奇。
“饺子导演”原名杨宇,本科就读于医科大学,学的是医药专业。
可他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相关行业,而是选择去一家广告公司上班。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饺子”就对动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宿舍便开始自学,画的也算是像模像样。
不过在广告公司上班没多久后,杨宇就选择了辞职。
同时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动画创作,用自己喜欢吃的“饺子”作为艺名。
刚开始辞职的时候,街坊邻居对他的议论声层出不穷,说他“啃老”。
他这一呆就在家里了三年,在这期间只靠着母亲的退休金生活。
不买衣服、不出门、只吃饭、只创作,好在这份努力没有白费。
08年,“饺子导演”的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在内地上映。
这是一部反战争题材的动画片,立意很高。
可以说饺子导演所有的作品,都能看到他想推崇的精神。
这部作品直接斩获国内外30多个奖项。
“饺子”这个名字也开始在动画界小有名气。
有了启动资金后,饺子和自己朋友合开了工作室,专门进行动画制作。
在磨炼了4年后,动画短片《老板的女人》上线播出。
这部作品从编剧到导演,再到剪辑全是他一人完成的。
15年,“饺子导演”开始打造“哪吒”这个IP。
抛弃了原先“剔骨还父”的故事,打造了新的哪吒形象。
当时就邀请了几十家特效公司参与制作。
上映一个半小时票房就突破了1亿,创造了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
要知道当时的《哪吒》可没有观众基础,是完完全全凭借口碑火起来的。
当时还是暑期档,上班族都没有放假,就这样还拿下50亿的票房。
《哪吒1》的爆火,首先提到的必然是“饺子导演”。
很多人感觉到很意外,怎么从来没听过他的名字。
比起来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这几位导演,饺子就像个初出茅庐的“孩子”。
他既没有《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没有《霸王别姬》《黄土地》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仅仅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闯出了一番名堂。
其实了解到《哪吒》背后的故事,就知道这一切成就都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哪吒1》还是《哪吒2》,他们背后的团队都打造了很长时间。
《哪吒1》从筹备到制作一共花费了5年的时间。
剧本的打磨就花费了两年,前前后后修改了60多次。
饺子选择引用哪吒这个IP是因为知名度很高,。
但他并没有延续以往的刻板印象,而是精心打造了“魔童哪吒”的形象。
他有爱自己的父母,有朋友、有师傅。
哪吒变成了有烟熏妆的魔童,敖丙变成了温润如玉的少年。
太乙真人也一改之前仙气飘飘的形象,变成了胖嘟嘟的“四川人”。
饺子导演背后的团队都是一些年轻人,从编剧到特效师。
因为是动画电影,这个前期的投入肯定是非常多的。
为了招揽投资,拿到资金,他们也是没日没夜的做项目。
整部影片有60多家特效公司完成,面对任何细节都不将就。
《哪吒1》当中的“山河社稷图”就花费了4个月。
更别说几位主演的角色建模,那更是一帧一帧地细细打磨。
好在《哪吒1》的成果没有辜负他们,最终票房突破了50亿。
而这次《哪吒2》仅仅上映8天,就已经突破了50亿。
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
即使第一部的票房很高,可真正落在团队里面的钱并没有多少。
在第二部的筹备过程中,肉眼可见饺子导演的苍老,头发都变白了不少。
为了有更多的钱筹备《哪吒2》,饺子还参与制作了别的项目。
最近大家都能陆陆续续刷到饺子导演的采访视频。
在影片当中,光是哪吒中“穿心咒”的画面,后期足足设计了一年。
就为了在观众面前完美的呈现。
还有在海底镇压的妖物,每一个都是精心制作的,不是随随便便都糊弄过去的。
制片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每个妖怪都有自己的特色。
大到整体的外貌,小到妖物的技能,团队都把他们设计出来了。
这里就有必要提一下《封神2》里面的殷郊。
这妥妥的就是“照骗”,差距太大了。
《哪吒2》如今的成就,就像饺子导演之前在采访中说的那样:
把每一次都要当成自己的最后一部去创作。
不要去把来之不易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观众不会再给你一次机会。
就像今年的春节档一样,没看电影之前以为是百家齐放。
有林超贤、有徐克、有《封神2》、还有观众万分期待的《唐探》《哪吒》
大家都在纷纷猜测谁会是票房冠军。
等到电影上映了,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
《封神2》拉胯的特效、《射雕》复杂的儿女情长,还有查无此人的《蛟龙行动》。
都狠狠打了这些导演和幕后团队的脸。
很多官方号开始“哭诉”,自己没有排片。
可是没人看,电影院怎么会放排片,谁都不是傻子。
比起来《哪吒2》五分钟一场的排片,有的全天就只有几场排片。
也不怪很多影迷说现在的电影市场青黄不接了。
曾经三位导演联合执导的《长津湖》,拿下了票房第一。
而今年似乎除了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都拿出了自己作品,可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
好的作品是值得打磨的。
比起来急匆匆地提档,票房能说明一切。
春节档的这几部电影,谁好谁坏,观众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