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十三,探访内蒙古赛罕汗乌拉敖包祭俗
创始人
2025-06-09 10:35:49
0

  和商网赤峰6月9日电 题:农历五月十三,探访内蒙古赛罕汗乌拉敖包祭俗

  和商网记者 奥蓝

  凌晨1点的夜空中挂满星星,罕山上也“挂”满了人。排队上山的越野车绵延数公里,陡峭的盘山公路在车灯照射下宛若游龙。骑摩托的、步行上山的人也不少,偶尔还能看到骑马的。

  罕山顶上,13顶敖包已修葺一新,新装饰的柳条、哈达、彩旗在风中飞舞。工作人员正将81件供品摆放在一张大桌上,每一颗羊头上都被点上黄油,碗中斟满奶茶。

  当天,内蒙古地区知名的敖包——赛罕汗乌拉敖包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晚,上山人数破万。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月8日,赛罕汗乌拉敖包祭祀现场,人们正在敖包达的引导下进行祈福活动。新宝力格 摄

  6月8日,是农历五月十三,是《格斯尔》传中格斯尔所骑战马沐浴的日子,内蒙古地区大大小小的祭敖包活动至少上百场。有以嘎查、旗和苏木为单位祭的,也有多地联合祭的,家族的祭敖包活动就更多了。

  罕山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的第一高山,当地民众登顶祭敖包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1627年。2015年,由当地申报的赛罕汗乌拉敖包祭祀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月8日凌晨,蜿蜒崎岖的盘山路因祭祀敖包的队伍宛若游龙。崔博群 摄

  赛罕汗乌拉敖包祭祀活动开始于日出前。阿拉坦宝利格是今年的敖包达(即敖包活动总指挥),也是赛罕汗乌拉敖包祭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凌晨3点半一过,在他的引导下,参加者围绕敖包沿顺时针方向转3圈,边转边将自己准备的白酒、奶食、糕点、肉等供品向敖包泼洒,之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过程中,无人大声喧哗,大家被人流推着向前进。

  有时活动时还会做肉粥分发给人们,寓意福气和希望。但今天有所不同,是把供品桌上的奶食、糕点等分给大家。很多人拿到之后不会立即吃掉,而是回家后和没法来现场的亲朋分享。

6月8日,工作人员正在做祭敖包之前的准备工作,为羊头点黄油。崔博群 摄

  “这不是迷信,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智慧。草原上生活着的人,通过祭敖包这种行为,向敖包所在的这座山、向大自然表达感谢,也表达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愿。”策·敖德斯尔已经当了30年赛罕汗乌拉敖包祭祀活动的主持人。他在当地很有名望,所到之处牧民都能认出他,与他打招呼寒暄。

  “都说靠山吃山。山帮助了人,那人当然不能伤害山。这是一种与自然相处的原则。”他告诉记者,游牧民族认为山是有灵魂的,也是能交流的。“这样一来,人们心中有了一种寄托,也有了爱的力量。他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也从中学会了爱的能力。”

  “我的妈妈,每天熬奶茶时,都会将第一勺撒向天空;我的爸爸,每次喝酒前,也会以指点酒洒向空气……这些都是在表达对自然的感谢和爱。”策·敖德斯尔告诉记者,这样对自然的感情早已深植日常生活。“以前的牧民穿着朴素,日子也不一定很富裕,但出门一定开心地唱着歌,内容大都有关父母和大自然。”

  记者也在现场了解到,这些年来,祭敖包的规模越来越大,供品数量也更多,山顶上的敖包数量也从之前的5座增至13座。很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不少人还带着孩子。

  “我们自己嘎查也有敖包,但每年也会来这里祭敖包。这是一种当地的民俗,父辈们总会祈求风调雨顺、五畜兴旺,而我们期盼的内容则更多是身心健康,国泰民安。这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胡斯勒德力格尔是“90后”,所在的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勿苏嘎查第四小队共有70余户牧民,每年的祭敖包活动都组团一起来,家家都会派代表,小队也会以集体名义准备全羊等供品。“对罕山而言,这是一个不眠夜,也是比过年都热闹的日子。”

  每年的祭敖包仪式结束后,山下便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大家在一起摔跤、赛马、射箭,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之所以这项活动能传承得这么好,因为里面还蕴涵着一种普世智慧:相比于大自然,只有数十年寿命的人太渺小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策·敖德斯尔把玩着草原上随手揪下的小草,望着那达慕会场上的人山人海,悠悠说道。“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梁王”组合在杭传授羽球技巧 ...   和商网杭州7月4日电(郭天奇)“现在的小球员都好厉害,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希望他们...
两地共上“一堂课”:70余名香...   和商网嘉兴7月4日电(黄彦君 徐玉霞)近日,“嘉禾连香江·青春汇平湖”活动举行,来自香港宁波二中...
今年第4号台风将生成 粤要求海...   和商网广州7月4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气象局4日通报称,有南海热带低压于当日生成,预计将于2...
东西问|鄢一龙:中国式现代化是...   中新社北京7月4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型现代化  作者 鄢一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夏宝龙看望全国青联港澳地区特邀...   中新社北京7月4日电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4日在北京看望出席全...
探寻祖国北疆全国文明村镇的“幸...   和商网乌兰察布7月4日电 题:探寻祖国北疆全国文明村镇的“幸福密码”  和商网记者 张林虎  不...
航母编队访港掀热潮 民众争睹“...   中新社香港7月4日电 (记者 刘大炜 孙悦 陈子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
银发映乡路 湖南桃江退休校长的...   和商网益阳7月4日电 (付敬懿 陈浩军 罗中华)7月4日6时不到,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熊家村组...
贵州从江:盛夏苗寨云雾缭绕景如... 图为7月4日在大歹苗寨拍摄的云海景观。吴德军 摄 图为7月4日在大歹苗寨拍摄的云海景观。吴德军 摄 ...
高温天气持续 南昌地铁设置40... 7月4日,江西南昌珠江路地铁站,市民在纳凉区避暑。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7月4日,江西南昌珠江路地铁...
青藏铁路公司机务检修人员为列车... 图为检修人员测量机车受电弓数据。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图为检修人员检查机车底部部件并打漆封。中新社记者...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副书...   和商网7月4日电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广西建设职业技...
“海峡两岸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   中新社武汉7月4日电 (记者 武一力)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4日在武汉举行。会上...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批判泛安全...   和商网北京7月4日电(张东方 林勐男 薛凌桥) 7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残特奥会首个全维度无障碍反兴奋...   和商网深圳7月4日电 (张璐)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
好评中国|以青春之我 筑复兴华...   6月19日晚,“青春华章·‘赣’劲十足”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在南昌大学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京津冀车企出海添新通道 “天津...   和商网天津7月4日电 (记者 周亚强 王君妍)京津冀车企出海再添高效通道。记者4日从天津东港边检...
图解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   今年以来,“两新”政策持续显效,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家电、家具、...
“博主”“大咖”齐发声 解读大...   和商网建瓯7月4日电 (记者 张丽君)“这口古井,太特别了。”3日,旅游达人“疯狂魏秀才”主播在...
通讯:草原深处有书香   和商网鄂尔多斯7月4日电 题:草原深处有书香  和商网记者 李爱平  在只有几户人家的鄂托克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