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黄国辉: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国庆节在海外传播
创始人
2024-10-02 21:19:18
0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电 题: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国庆节在海外传播

  ——专访马来西亚砂拉越中国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国辉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作为全国性公共节日,中国国庆节不仅在中国拥有独特意义,也逐渐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这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策划、组织、参与多彩国庆活动,成为中国国庆节在海外传播的推动者、促进者。

  中国国庆节何以架起文化交流之桥?近日,马来西亚砂拉越中国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国辉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海外华侨华人如何通过中国国庆节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团结海内外同胞,促进中国国庆节在海外的传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华侨华人采用何种方式庆祝中国国庆节?他们为何会有庆祝中国国庆节的传统?

  黄国辉:从到中国观礼到参加住在国活动,华侨华人通过升旗仪式、文艺演出、游行等庄重且多元的方式庆祝中国国庆。一些有影响力的爱国侨胞、社团领袖还会在住在国各大报纸媒体刊登中国国庆贺词,华文媒体也制作专题节目,报道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变化。

  这些活动是华侨华人寻求情感寄托、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团结海内外同胞、促进国际友好交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方面,对于海外华侨华人来说,中国国庆节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文化认同增强了华人社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了社群内部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生活在两种文化之间,庆祝中国国庆节是他们平衡双重文化身份的一种方式。这一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对中国的情感,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并通过活动加深人们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9日,加拿大多伦多,全加华人联会(安大略区)举办露天文艺汇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图为当地青少年合唱《灯火里的中国》。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此外,每逢中国国庆,各国政要参加由中方机构或华侨华人组织的庆祝活动,他们的关注与祝福不仅提升了中国国庆节在国际社会的能见度,也进一步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

  中新社记者:每年国庆节,中国官方都举行庆祝活动,邀请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参加。这些活动如何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凝聚力?

  黄国辉:邀请海外华侨华人参加庆祝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重视与关怀,还展示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加深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

  2019年,我有幸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我感受到中国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这些增进了我对中国的认知,让我在此后几年,更加频繁地往返于两国之间,推动两国教育合作。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约2000名海外华侨华人在现场见证了历史时刻。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在活动中,海外华侨华人结识各国代表及各界翘楚,这有助于推动与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华侨华人自身事业发展带来契机。

  中新社记者:中国国庆期间,舞狮、戏曲、中国功夫等传统艺术表演、文化展览在海内外上演。多彩的庆祝活动如何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黄国辉:中国国庆期间,各种传统艺术表演和文化展览在世界各地上演,这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舞狮、戏曲、中国功夫等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直观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结合,展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华文化的活力。

  这些文艺表演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传播中华文化,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引起海内外观众共鸣。他们借此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中外友好的推动者。

2023年9月,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举行国庆74周年招待会,身着各民族服装的马来西亚青年献上合唱表演。和商网记者 陈悦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国庆节一般会放七天长假,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的高峰期,这给海外旅游业带来哪些机遇?

  黄国辉:国庆节是中国黄金周之一,也是人们出行、购物、旅游的难得时间,为海外旅游业带来巨大商机。

  中国是国际旅游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是东盟之外马来西亚最大的客源市场,中国国庆期间,各地旅游文化产业迎来机遇。

  以马来西亚为例,当地采取多项措施吸引中国游客,其中包括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与简化入境手续,增加两国间的航班数量,提供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机场及主要旅游景点增设中文服务及提供丰富的文化与美食活动等。

  中国游客的到来提升了旅游业者的收入,带动了餐饮、交通、娱乐、住宿等市场的繁荣。人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发展对世界有利,中国同各国日趋紧密的合作是全球之福。

  中新社记者: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国国庆节的了解程度如何?中国国庆如何在马来西亚成为文化交流之桥?

  黄国辉:马来西亚是中文教育最为普及、中华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各族裔重视并实践中华文化,如越来越多的非华裔选择就读华文学校,学习汉语。可以说,中华文化已融入马来西亚社会,中国国庆节也被更多当地民众所了解。

  在教育推广与文化传播方面,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一应俱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系统性的平台。华文学校除了提供语言学习,还开设中国历史、地理、书法、武术等课程,传播中华文化。

2024年8月,马来西亚古晋中华中学校友会成立七十五周年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民间交流与商业合作的互动方面,当地华侨华人社团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春节庆典、中秋晚会等。此外,中华文化与中餐馆、中医诊所、武术学校等商业实体相结合,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

  在政策支持与媒体传播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对多元文化的认可和支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当地华文媒体、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在报道中国新闻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完)

  受访者简介:

黄国辉。受访者供图

  黄国辉,马来西亚砂拉越中国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马来西亚黄文彬集团董事,中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致力于促进中马两国友好关系,曾任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40周年庆典工委会主席、世界华文报业联合会理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四五”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   经济随笔丨“十四五”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滴灌 ...    焦点访谈丨“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滴灌 我国夏粮产区抗旱有妙招   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发...
美专家:美政府想不劳而获 向贸...   日前美国宣布将对从欧盟、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分别征收30%关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
黄杨树下 “00后”干起了“大...   吉林招募的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边疆已快一年。图们江畔的黄杨树下,一群没有工作经验的“00后...
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活跃度”正在...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记者近日...
全球媒体聚焦丨澳媒:“越来越多...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近日发表一篇文章说,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相信大多...
西夏陵:贺兰山麓的千年回响   7月11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
台湾青年参访新疆 感受丝路魅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闫啸天报道)7月11日至12日,全国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新疆分...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   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7月13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去年7月13日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竞选集会上...
体检查出息肉、结节怎么办?医生...   不少人体检查出息肉、结节后,会非常关注生活中应该怎么吃,需不需要忌口。那么,这些人饮食上到底该注...
“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   中新社哈尔滨7月13日电 (记者 刘锡菊 王妮娜)7月13日,“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国际...
亚洲杯中国女篮首战告捷 51分...   中新社深圳7月13日电 2025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13日在中国深圳拉开战幕,卫冕冠军中国女篮首...
51分大胜印度尼西亚队,中国女...   和商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王昊) 7月13日,2025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在深圳揭幕,中国队晚...
泛舟北海公园赏荷 美国青少年唱...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国璇 刘梦青)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正在北京举行。7月...
第二十四届“环青赛”收官 哈萨...   中新社青海海晏7月13日电 (马铭言)经过8天、1400公里比赛,7月13日,来自全球11国的1...
泰语外教结缘中国十余载:耕耘教...   【东盟专线】泰语外教结缘中国十余载:耕耘教坛 乐当交流使者  中新社南宁7月13日电 题:泰语外...
中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13日电 (胡嘉琛)中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
香江观澜:老店转型求变 香港市...   中新社香港7月13日电 题:老店转型求变 香港市场“有得做”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近期,香港...
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考古遗产...   和商网巴黎7月13日电 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边会当地时间12日晚...
额尔古纳引进“国家高纬度晚熟春...   和商网呼伦贝尔7月13日电 (记者 张玮)记者1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农牧局获悉,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