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李焯芬:香港是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支点
创始人
2024-12-16 03:51:48
0

  中新社香港12月15日电 题:香港是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支点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常常想起,中学时代每天下午放学后在香港置地广场中文书店“打书钉”(指在书店长时间翻看书籍)。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中学以英文教学为主,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李焯芬只好自己搜集学习资料。不过,这却为他选择水利报国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际知名的岩土力学及水利专家,李焯芬参与过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除此之外,他还是笔耕不辍的文史作家,长年在香港推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近日,李焯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他的治学科研经历与对香港发展的看法。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是世界知名工程地质学家,也在文史方面著述颇丰,为何会在科学和人文两大领域都有建树?

  李焯芬:我成长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当年香港中学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英文中学,用英语授课,学校没有重视中国文化的气氛。我比较喜欢看书,每天放学后,就跑到置地广场附近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去“打书钉”,看到了很多中国文化历史故事。

  透过阅读,我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就想为国家水利事业作点贡献。后来我考上香港大学,念土木工程,接着又到加拿大去念研究生。毕业后在加拿大做了20多年水利、能源方面的工作。

  在加拿大时,我在多伦多当过一所中文学校校长,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有一些华侨华人子弟来学习。我还参与筹建了现在仍在运行的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Chinese Cultural Centre of Greater Toronto)。总之,虽然身在海外,我仍希望做一些推广中国文化的事。

  多年之后,我回顾一下,感觉到所谓家国情怀,其实是建基于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的认同。认同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就能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我念的水利工程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我喜欢的文化、历史,是人文学科。学习理工和重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是不矛盾的。人生有求真的一面,也有求善、求美的一面,可以互相配合。

图为李焯芬院士和饶宗颐先生塑像。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您在加拿大完成了博士学业,在当地有稳定工作,为何后来会回国参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李焯芬:因为我希望为中国水利事业做点事。我在加拿大念完书以后,曾在当地大学任教,但大部分时间(约20年)是在当地政府的水利水电部门工作,当过总工程师、工程部门负责人。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中国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女士率团到加拿大访问,我奉派陪代表团参观。代表团临走的时候,钱部长对我说,国家现在要大规模搞建设,你能不能每年回来参加各类工程的研究工作。自此后,我就每年都回国,参加水利工程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参加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90年代初,我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在港大任教。当时我的行李就放在港大办公室,每个礼拜教完书,周末回内地,探讨三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我参加过三峡大坝选坝址、5级船闸开挖、库区边坡稳定性评估和加固,以及如何解决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等项目。

  后来四川雅砻江二滩工程动工,这个工程是向世界银行贷款做的,我还参加了谈判贷款的工作。后来参加的工程越来越多,包括松花江流域的工程、青海黄河上游李家峡水电工程,还有云南澜沧江、怒江的一些工程等。

  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有巨大进步,证明中国人并不比别人差,我们有机会就能把技术学好,而且能把技术水平提高。

  我的初心是希望为国家的水利事业作一点贡献。我运气好,赶上国家大规模发展水利水电事业的机遇,我非常感恩有机会参与其中。

2024年11月10日随着三峡库区蓄水持续推进,长江涪陵段水位平稳升高,呈现平湖美景。(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中新社记者:您是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您认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未来方向在哪里?

  李焯芬:优势是香港高校有一大批科研人才。这些人才很多都曾经在海外长期工作,有国际经验、网络和视野。香港要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高地,需要和海外的科研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合作,这是香港的优势。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这方面,香港的科研人才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香港发展创科产业的短板是不具备产学研转化条件。香港是一个比较小的地方,不具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条件,如果要把研究成果为民所用、产业化,就要和内地合作。

  例如,香港高校电机工程系的老师,他们研究电动汽车,成果拔群。但香港没有汽车工业,而内地电动汽车工业发展很好,所以需要将研究成果与内地同行合作。

  研究成果要产业化,就要跟内地的行家合作,也是为国家的科研产业作贡献。为什么我们要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就是希望把整个大湾区的技术力量都集聚起来,这样香港的科研成果能在大湾区产业化,就可以完善大湾区的产业链条。

  中新社记者:您长期在香港推广传承中华文化,在推动中华文化进香港校园、进社区方面,您觉得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李焯芬:香港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对自己历史文化的学习,这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基础。要努力推动学习中国文化历史,让年轻人认同自己的历史文化,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例如,团结香港基金旗下的中国文化研究院做了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网站,这个网站把中国历史文化编为短文,图文并茂介绍给香港中学生,每个月都有几百万的点击量,年轻一代愿意看,传播效果很好,这是非常值得做的工作。

  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让香港市民对祖国的文化艺术有认识。例如,敦煌是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外文明交流荟萃。我们过去10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办了3次大型的敦煌展览,每次都有一百多万人参观。现在很多香港朋友都参加了推广传播中华文化的工作,我想将来这方面的成果会越来越明显。

  中新社记者:您觉得香港应怎样成为中外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发挥它作为“东方之珠”的文化魅力?

  李焯芬:敦煌位于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Crossroad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是古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镇,也是沿着丝绸之路东行进入汉地的重要门户。因此,有外籍历史学者认为敦煌是“Gateway to Ancient China”。相对应地,香港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门户,是“Gateway to Modern China”。

  以艺术为例,香港每年办香港艺术节,引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作品来香港演出,每年还举办中国戏曲节,邀请中国内地不同地区的戏曲团体来香港演出,让大家都能欣赏中国戏曲之美。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在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寄来的展品,例如明代的瓷器和人物画,同时也有一些来自海外的展品,让大家互相交流。去年四川三星堆遗址文物来港展出,引发观展热潮;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同样吸引了大批内地和海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2024年9月4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专题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的第四期共20套展品,当中有5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为现场人士观看仇英的《临萧照高宗瑞应图》。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今年特区政府还举办了首届“中华文化节”,推动不同文化之间有更广、更深的交流。这些都体现了香港是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支点。

  我记得,饶宗颐先生曾讲过,中华文明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接纳外来的文明,丰富自己的内涵,然后提升自己。做好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非常重要,这也是香港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香港完全有条件做好,现在有很多工作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去进行,希望将来能做得更好。(完)

  受访者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李焯芬,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2024年度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获得者。著名岩土力学及水利专家,参与加拿大和中国的水利、能源及基建工程逾四十载,其中包括长江三峡、二滩及李家峡等水利枢纽及其他重点工程。发表工程科技文章逾300篇,另有文史著作约20册。曾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香港珠海学院校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度电影票房破95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3日11时38分2025年度票房(含预售实时)破95亿此外2025年中国电影市...
立春节气这些人要“躲春”,说法...   和商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 上官云)“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立春节气一到,也就意味着生机勃勃...
2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   和商网2月3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3日正月初六,铁路客流持续攀升,预计发...
湖北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非遗活动...   和商网武汉2月3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2日从湖北省文旅厅获悉,春节假期,湖北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新春走基层)“德国女婿”史隽...   和商网成都2月3日电 (杨予頔)“五六年前我还在德国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现在我已...
北美票房:梦工厂新作《神探狗狗...   中新社洛杉矶2月2日电 (记者 张朔)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新作《神探狗狗》(Dog Man)首映以...
从用电量看经济发展新脉动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作为经...
总书记的新春足迹|地道风物品年...   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听民声、问冷暖、贺新春、送祝福。  一份年货满含...
破75亿!2025春节档电影票...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3日9时05分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档期电影总票房(含预售)...
(新春走基层)陕西西安:大年初... 2月2日,大年初五,不少民众来到西安广仁寺上香、点亮酥油灯,祈福新春。广仁寺创建距今已有300多年,...
炫一口济南酸蘸儿,让你的新年酸... 当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山楂被串起,蘸上晶莹剔透的糖浆,便成就了一道冬日里的甜蜜美味。北京叫糖葫芦儿,天津...
亚冬会为何再次结缘哈尔滨?答案...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冰城哈尔滨盛大启幕。本次亚冬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
锚定科技强国目标聚力发力   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中,科技创新的分项尤为亮眼,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结构性指标都...
春节假期接近尾声 多地文旅市场...   春节假期出游热,一组数据看哪里游客多。  江苏累计接待游客3469.5万人次  春节假期前六天,...
黑龙江:“立春”不见春 最快还...   和商网哈尔滨2月3日电(张舒 记者姜辉)3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意味着新的轮回...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破万亿美元展...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题: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破万亿美元展现较大潜力  新华社记者谢希...
大S徐熙媛病逝   据台媒报道,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作为“...
(新春走基层)同江非遗过大年 ...   和商网佳木斯2月3日电(缪海月 王东旭 记者姜辉)春节假期,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在同江,一场别开生...
“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黎巴...   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萨米·苏尔哈大街上,有一家开设了近30年的中医诊所。诊所的主人加米勒是黎巴嫩...
(新春走基层)吉林小镇“苏香”...   和商网吉林2月3日电 题:吉林小镇“苏香”出海  和商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与大部分中国东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