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仍面临巨额债务问题
创始人
2024-10-02 12:32:04
0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启动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标志着其货币政策由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转向。但是,美国经济依然面临巨额债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债规模急剧上涨。1990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约为3.2万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增长至约5.62万亿美元,2010年增至约13.56万亿美元,2020年增至约27.74万亿美元,2023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4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7月,美国政府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再次创下新高。虽然美联储降息能够缓解部分偿债压力,但美债规模扩张势头恐怕难以控制,将成为笼罩在全球经济上空的阴影。

  美国财政部9月12日发布的月度联邦政府收支报告显示,今年美国政府已为35.3万亿美元国债支付逾1万亿美元利息。偿债成本上升也与美国8月财政赤字大幅上升相吻合。截至8月的前11个财月里,美国联邦赤字规模达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美国财政赤字曾在2020财年达到3.13万亿美元的峰值,此后两年虽呈下降趋势,但在2023财年又有所上涨: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了约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一方面,经济的衰退和各种减税法案的实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又不断增加,这就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只有通过发债弥补财政赤字,形成恶性循环。

  债务变化直接反映财政盈亏水平,政府财政盈亏则往往与经济增长状况紧密相连。从美国经济发展变化上看,历次债务大幅增长之时,经济增长都处于低位,其中最典型的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期美国政府债务也大幅增加。

  根据预算约束理论,如果经济增长率高于债务利率,经济增长可以消化掉债务增长。即使债务的绝对量增长,也可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抵销债务增长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债务的相对量下降。但即使在常态下,美国经济增速也只在2%左右,然而美国政府债务利率长期在5%左右,经济增速显然难以消化债务增长。更何况美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包括了金融等非生产领域的资本增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物质生产水平。

  美国大行赤字财政,靠的是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实施美元霸权。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西方推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形成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美国利用美元地位,不断发行美元以购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资源,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顺差国家收获美元后形成的外汇储备无法在国内使用,又存入美国的银行,或大量投资于美债和其他金融产品,使美元又回流到美国。2010年以来,美国的公共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60%,并不断上升,但美国并没有发生债务危机,国债利率水平也没有明显上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基于美元地位形成的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此外,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中还没有能替代美债的更好投资品。这些都使美国赤字财政政策能够依靠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系。

  金融是美国转移债务负担的重要手段。比如,利用利率、汇率手段使美元升值或贬值,以转移债务负担、加速美元回流。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高通胀。此后,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多次实施美元加息政策,推高了美元币值,致使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大为贬值,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偿债成本,并使他们的美元资产大量回流美国。美联储加息货币政策实施4年多,帮助美国恢复经济平衡,缓解了通胀压力。如今,美联储开启4年多来的首次降息,接下来美元贬值既将给其他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也将使其拥有的美元储备和美债资产缩水。

  美债持续扩张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美国政党制度。其两党将各自政治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了争取各自利益,过度透支未来经济潜力,采取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不断提高债务上限,饮鸩止渴,真实反映出美国目前政治衰败、治理失灵的颓废状态。

  总之,美国巨额债务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债务积累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造成了债务的持续积累和增长;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霸权助长了美债在世界的进一步膨胀;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下的政党制度造成的政治运行困境无助于减轻债务负担,反而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尼泊尔举办图片展 回顾70年尼...   中新社加德满都5月5日电 (记者 崔楠)为庆祝尼泊尔与中国建交70周年,尼泊尔吉里贾·普拉萨德·...
泰国培训十万网络安全人员加强网...   中新社曼谷5月5日电 (记者 李映民)当地时间5日,由泰国国家网络安全局举办的网络安全培训班举行...
(机遇香港)“五一”假期香港迎...   中新社香港5月5日电 (魏华都 黄岩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5日晚表示,截至当天21时,中国内...
海峡两岸同胞齐聚神农炎帝故里 ...   中新社山西晋城5月5日电 (记者 李庭耀)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第十届(...
消费新观察|解码消费市场的“中...   央广网上海5月5日消息(记者郭振丹 见习记者何智康)当传统神话人物化身潮流玩具,当新中式服装成为...
“五一”假期北京接待游客超17...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记者 徐婧)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北京...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 到会境外...   中新社广州5月5日电 (记者 蔡敏婕)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5日在广州落...
“选择欧洲科学”会议在巴黎举行   中新社巴黎5月5日电 (记者 李洋)“选择欧洲科学”会议当地时间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当天的会...
广交会观察:从“中国第一展”看...   中新社广州5月5日电 题:广交会观察:从“中国第一展”看外贸发展“三新”动能  中新社记者 蔡敏...
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多部...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交通出行迎来了返程客流高峰。公路方面,中长途返程车流与短途返...
热评丨激扬青春 奋力开创“年轻...   5月4日,属于青年的节日如约而至,草木蔓发,万物竞茂。  一百多年前,心怀家国的五四青年如新竹破...
大市场 大活力丨600年历史的...   这个五一假期,很多人选择出门买买买,一些历史街区成了年轻人“种草打卡”的首选。比如江城武汉昙华林...
云南孟连神鱼节吸引近万名缅甸游...   和商网普洱5月5日电 (罗耕)5月1日至5日,第十九届孟连娜允神鱼节举行。在此期间,中缅边境勐啊...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是培育和发...
引领新时代中俄关系坚毅前行   引领新时代中俄关系坚毅前行(和音)  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进一步深化中俄政治互信,丰富战略协作内涵,...
第十届(乙巳年)海峡两岸同胞神...   和商网晋城5月5日电 (记者 李庭耀 杨杰英)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第十...
探访宁夏中卫:沙漠旅游催生新职...   和商网中卫5月5日电 题:探访宁夏中卫:沙漠旅游催生新职业  和商网记者 于晶  “五一”假期,...
报告:男青年比女青年更爱出游、...   和商网上海5月5日电 (李秋莹)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同程旅行发布《2025城市青年旅行...
以“新”破局点燃消费新引擎 “...   央视网消息: 这个“五一”假期,各地以新场景、新体验、新消费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五一”假期湖南接待游客超27...   和商网长沙5月5日电 (记者 邓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5日透露,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