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之前提到《只此青绿》,脑海里只有春晚上的‘青绿腰’,直到看完电影《只此青绿》……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但把一幅传世名画诞生背后的故事讲得让人潸然泪下!那抹极致美学中式‘青绿’,在心中漾起别样的感动。”
“全片没有任何对白,但它并不妨碍你进入这个故事,即便没看过舞台剧版,也能跟随着它的独特视角与极富感染力的舞蹈、音乐,不自觉地穿越、入画,窥见少年王希孟的内心,感受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所在。”
……
这是电影《只此青绿》点映期间的观众留言。众多“太美了!看哭了!值得二刷、三刷”的赞叹,让人们对于10月1日在全国上映的电影《只此青绿》充满期待,看一场“很美很中国”的电影,排上不少人国庆假期的日程。
电影《只此青绿》海报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让更多观众了解传统文化
“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领衔出品的电影《只此青绿》,是以爆款舞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为基础,由原班人马历时3年倾情创作的。点映期间已获得社会热烈好评和良好期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说,这是一部适合各年龄段观众,特别是大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
景小勇介绍,《只此青绿》以故宫院藏国宝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基本创作素材,把青绿山水绘画作品转化为舞台作品,再转化为电影作品,实现了艺术样态和艺术呈现的跨界创新,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代表性作品。目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在全国70多个城市演出600余场,成为现象级IP作品,并且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获得了2022年第十七届文华大奖、2022年中国版权金奖等多项大奖。
电影《只此青绿》全球首映礼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在9月19日晚于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举行的电影《只此青绿》全球首映礼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编导、电影《只此青绿》导演周莉亚、韩真与观众分享了创作心路历程。周莉亚说:“舞剧剧场有它的局限。电影帮我们去到了舞台剧没有办法去到的地方,去到全国各地,去到全世界的各地。”韩真表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大家相聚于此,而当大家接受历史馈赠的同时,更要考虑为这份馈赠做些什么。
“扬美育之帆 助文化传承——《只此青绿》中的传统文化之美”活动现场,主演与读者互动,演示“青绿腰”。国家图书馆 供图
在9月14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扬美育之帆 助文化传承——《只此青绿》中的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活动中,周莉亚、韩真等代表主创团队分享了创作初衷、构思过程以及拍摄期间面临的挑战与收获;舞蹈诗剧及电影《只此青绿》的领衔主演张翰、孟庆旸、谢素豪等代表演员团队分享了他们在角色塑造方面的心得、拍摄中的趣事以及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共同揭晓了《只此青绿》创作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共同愿望是,让更多人走进《只此青绿》、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韵味和艺术魅力。
以独特方式呈现中式美学
“电影细分十个章节,是对名画诞生步骤的拆解,它也通过舞蹈逐个呈现了绘画背后的工艺,比如篆刻、织绢、淬墨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在这里展现到了极致,而且每章节的舞蹈编排与内容呈现都完美契合。”网友Wilsen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篆刻”的力道,“绢丝”的轻柔,“淬墨”的墨黑色场景与力量感,“听雨”时的恣意与洒脱……影片始终呈现着一种无言的美,极富感染力。
电影《只此青绿》片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少年人,你曾去往何处,见过何人?”影片中,展卷人(文物研究员)带着疑问小心翼翼地将《千里江山图》展开,观众跟随展卷人穿越时空,踏入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时的世界……
电影《只此青绿》片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春蚕之丝,寸锦寸金”,《千里江山图》所用的绢,由织绢人用心血织就,她们把织好的北宋上等宫绢托付给希孟,“往后便看你如何行笔”;
制笔人辛苦半生,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小小的笔尖之上,希孟带着制笔人“看看这大好河山”的美好心愿,要用这支笔勾勒出山水相连;
磨石人跋山涉水寻川访石,只为寻找一块做颜料的珍贵矿石,再将其研磨成粉,“少一步,无千年之石;多一杵,无千年之色”,于是有了流传千年的青绿之色,“少年,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希孟沿着磨石人的足迹走过群山峻岭,也有了画作中繁复的青绿之美;
要想画作千载存真,还需一方好墨,制墨人在制墨坊内挥汗如雨,希孟在画室中静心研墨,一动一静交相辉映,制墨人的“掌中墨色”,少年画师的“落笔有神”,换来了永不褪色的山水神韵;
篆刻人在方寸间细腻运刀,他为希孟篆了一枚名章,唯愿“为你留下存在过的印记”,但希孟并没有将名章印在画作之上,由此留下了《千里江山图》“无名无款”的美丽传说。
电影《只此青绿》片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电影让我感受到了希孟多样化的形象,他就像万千求学的学子之一,有灵感迸发、灵光乍现的时刻,也会遇到瓶颈和困难,这种演绎方式带给大家跨越千年的感动,也仿佛让所有人看到了闪闪发光、不放弃的自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任珂欣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用三个词总结对电影感受:一是端庄,每一位舞者用优雅的姿态表达对历史故事的尊重;二是考究,在服装、空间、布景、视觉等多层面呈现精心设计;三是自信,创作者勇于探索新艺术形式的精神令人钦佩。
扬美育之帆助力文化传承
“千里江山一画,天地众人共绘”,正是众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才令王希孟挥洒激情与才华创作出传世名画,而工匠们的技艺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到了今天。
电影《只此青绿》片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影片融合了中国舞蹈、音乐、书法、篆刻以及制笔、织绢、淬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代表了中国审美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以电影手段强化审美,推进传播,是进行美育的不可多得的优质教材。”景小勇说,美育与文化传承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扬美育之帆 助文化传承——《只此青绿》中的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活动就是对美育、文化传承的一次积极探索。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最动人的篇章,制作成舞蹈诗剧和电影,充分展现了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创造力和文化责任,实现了让博物馆、美术馆里的藏品‘活’起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说,这次特别活动是双方联合启动的“国图讲坛·艺术家系列公益讲座”的首场活动,为了践行“文化惠民,艺术育人”的理念,双方还将进行电影《只此青绿》美育专场放映,邀请全市中小学生走进影院,共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青少年对艺术及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千里江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供图
“《只此青绿》《千里江山图》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也是一种美育活动。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只此青绿》也许可以与旅游城市、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合作开展美育活动,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说。
吴丽云建议,可以举办沉浸式展览,将数字化的《千里江山图》在更多的旅游城市、文旅场所展出,让更多人近距离观摩、了解传世名画;举办艺术节,围绕《只此青绿》策划主题活动,为大众欣赏自然山水、非遗技艺,以及画作、舞蹈、电影等艺术作品提供全新视角;在景区、酒店、特色街区等推广《只此青绿》文创产品,将艺术与生活紧密衔接。
下一篇:伊能静,发长文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