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微短剧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主办方供图)
【深圳商报讯】(记者 潘文婷)2月19日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之夜”盛典在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本届新媒体短片节以“掌中光影、向新向质”为主题,首次与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以下简称“深交会”)同期举办,汇聚全球影视行业精英,共探“科技+影视”的创新路径。本届短片节共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448部作品参选,涵盖“两短两微”——短片、短视频、微短剧、微电影四个单元的网络视听内容。
据悉,本届短片节从2月19日持续至2月23日,为期5天。期间将举办金鹏导演扶持计划、“金鹏之夜”盛典、全国微短剧头部企业座谈会暨2025第一季度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指导例会、全国微短剧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创投发布会、深圳影视产业资源博览会、大湾区短视频创作采风活动等多项活动。
多项入选作品发布
在2月19日晚“金鹏之夜”盛典活动现场,“金鹏导演扶持计划”揭晓了“年度纪实短片”“年度动画短片”“年度大学生短片”“年度剧情短片”荣誉,同时还揭晓了新增创新项目“年度商业创意短片”“年度公益短片”“年度AIGC短片”“年度微短剧”荣誉。
其中,克罗地亚导演内博伊沙·斯利杰普切维奇的作品《无法保持沉默之人》入选年度剧情短片;西班牙导演阿内·伊内斯·兰德塔、洛雷亚·里昂的作品《阿兹基纳》入选年度纪实短片;广州十九号动漫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神弦曲-时光铃铛》入选年度动画短片;中国青年导演王中钰的作品《非驴非马》入选年度大学生短片;央视网推出的《抬头向上,自有力量》入选年度商业创意短片;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小城-自有辽阔》入选年度公益短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神话》入选年度AIGC短片;腾讯视频推出的《怪奇笔记》入选年度微短剧。
微短剧是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载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国内主要城市积极抢抓微短剧发展机遇。“金鹏之夜”盛典活动上,除了颁发各项短片荣誉,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广联科普视听委员会联合发起的“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创作计划发布。此项计划旨在推动微短剧融入科普知识和科学精神,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微短剧创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赋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2025年计划创作一批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制作精良的科普类微短剧,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
此外,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主导下,由腾讯、荣耀、广电集团等5家深圳龙头企业发起的深圳微短剧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整合深圳优质微短剧资源,搭建行业政策与产业合作对接沟通的桥梁,实现联盟内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同时,还打通微短剧创作、生产、发行、出海全产业链,开展微短剧产业跨区域合作。
面向全球征集剧本
当前,5G、4K/8K超高清、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等数字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作为创新之城,深圳在高科技产业上有较好的技术积累。为推动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本届盛典活动上,AIGC微电影创作扶持计划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此项扶持计划通过展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微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和成果,激发创作者的创意和热情,推动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为配合做好光明科学城活动月有关活动,助力光明打造科学、科创、科普、科幻“四科”文化品牌,为光明厚植科学土壤、筑牢创新发展根基,光明区借助此次盛典活动,在2024年首届光明科学城“创意未来”科幻短片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正式发布2025光明科学城科幻短片大赛征集活动,再次面向全国征集科幻短片。
同时,2025年恰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深圳市委宣传部,在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精品短剧集《奇迹》,围绕“筑梦者”“正青春”“向未来”“海上风”“我的城”五大选题面向全球征集剧本,通过讲述不同人物的故事展现深圳的辉煌成就与发展历程,同时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活动现场,《奇迹》的主创团队分享了创作灵感和拍摄计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马骏表示:为了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影像精品,《奇迹》在创作规划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共创”。一是央地共创,二是艺术家联名共创,三是全民共创。几个月后,《奇迹》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自2010年创办以来,每年在深圳举办一届,是国内外业界一致认可的国际重要短片节,并成为国际短片联盟成员单位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已成长为影视行业创新的策源地,短片节通过人才孵化、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和文化出海,推动中国影视从“量的提升”转向“质的跃升”,也成为展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