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
伴随着《哪吒 2》的爆火,导演饺子(杨宇)的人气也一路攀升。而不少网友发帖称,网上出现多个疑似假冒饺子导演的账号。不少误以为真的网友,在相关账号下留言,对电影提意见、询问影片细节,呼吁影迷们助力,将账号粉丝量推到1000万。
有记者就此事向《哪吒 2》片方求证,工作人员回复称,微博认证的账号确属于饺子导演本人,在抖音及快手等平台上带饺子导演 ID 的账号均为假冒,“我们也在密切关注”。
这些伪造账号的目的当然很“纯粹”——借着这波热度抢注账号,收割一波快钱。在这些账号中,大部分挂有商品链接,商品大多为日用百货、图书、衣服之类,有些还开启了带货直播。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些假冒账号的目的。
从法律层面看,这些账号已经是赤裸裸的侵权。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而冒用他人名字牟取非法利益,可能还涉嫌诈骗等刑事责任。
不过鉴于冒用行为的频繁、高发,指望当事人一事一议地进行维权显然不够现实,恐怕还需要平台进行统一清理。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在微博回应称:“2月7日至今,我们已累计回查处置400余个仿冒导演杨宇的账号,对新增仿冒行为仍在持续回查及拦截中。具体手段根据情节,包括重置清空账号资料、限制用户修改资料、限制投稿权限、直接封号等。”
平台的态度是应当的,但平台能否保持持续高压,不同互联网平台能否统一步调进行清理,公众多少也抱有一些疑虑。毕竟冒用知名人士非法牟利,堪称互联网平台的痼疾,过去也并不罕见。
利用 AI 制造的假冒名人账号也是层出不穷,明星艺人刘德华、黄百鸣,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小米董事长雷军、医生张文宏等,都是 AI 仿造的受害者,不少人还特地发布了澄清声明。
对于平台来说,对于《哪吒 2》这种短时间内引发巨大关注的文化现象,也不妨启动提前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假冒行为进行预判,事先优化审核机制、提高审核强度。在信息飞速流转的互联网,抢注假冒账号的情形既然已经十分普遍,那么平台部署一些针对性的防范机制,避免类似问题反复出现,也应当成为平台完善站内生态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