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18天的《哪吒2》,谁能想到它的单日票房预测还能有8亿啊!
本以为《哪吒2》总票房突破100亿后上涨的速度会变慢,结果还能出现一天直奔8亿的高潮,这是奔着全球动画票房榜一去了。
问题来了,《哪吒2》破100亿后,票房涨的速度为何没变慢?
《哪吒2》票房突破100亿后,其日票房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甚至呈现逆跌趋势(即票房走势与常规预期相反),这得益于如下几个原因:
现实主义题材稀缺,观众渴望好故事
现在电影里现实主义题材太多了,扎心的事儿也很多。其实观众不需要大场面、大制作,电影最终还是要靠剧情和人文情怀来打动人心。《哪吒2》的爆火,本质上是因为它填补了这个空白,大制作只是锦上添花。
健康的电影市场需要多元化
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个类型都应该有对应的观众,看电影就像日常消费一样平常。每个用心做的电影都能赚钱,而不是只有一部电影火到极致,其他电影都惨淡收场。
二:头部影片排片优势
1. 排片占比持续攀升
上映18天的《哪吒2》面对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4》的首映冲击,依旧能保持50%以上的排片,丝毫不受影响。
其实从2月6日起,《哪吒2》的排片占比就已高达51.7%,票房占比更是达到77.5%。并且春节档过后,《哪吒2》的排片回报率依旧居高不下。
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许多影院纷纷将黄金场次集中安排给《哪吒2》,甚至有些县城影院几乎只排映这部影片,其他电影的排片则显得象征性十足,这种现象形成了典型的“马太效应”。这种排片垄断不仅减少了观众的选择空间,还进一步推高了票房集中度。
2. 国际市场的同步发力
《哪吒2》在北美市场的点映和正式上映同步展开,预售情况非常火爆,排片覆盖了主要城市的大型影院,与《美国队长4》形成了正面竞争。国际市场的热度反哺国内舆论,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观影热情。
1. 官媒背书与国家级宣传
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哪吒2》的票房成就,将其誉为“中国电影工业的里程碑”,并强调了其在突破好莱坞垄断方面的重要意义。影片在北美首映礼上获得了驻洛杉矶副总领事的参与,同时在国际电影节上也收获了高度评价,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文化输出形象。
2. 社交媒体与话题营销
片方通过情感化的营销手段,如“连发100个谢谢”等活动,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影片在豆瓣上获得了8.5分的高口碑,观众们还自发创作了诸如“申公豹共情”“敖丙美学”等热门话题,这些话题持续发酵,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效应。
《哪吒2》的票房奇迹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其持续火爆源于高质量内容与精准运营的必然,也得益于特殊市场环境与民族情绪共振的偶然。这证明,在观众审美日益成熟的当下,“内容为王”仍是票房的核心逻辑。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从排片到国际发行)为其提供了加速度。未来,若影片能突破单一市场依赖(如北美票房),有望进一步改写全球电影产业格局。
【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