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承认与否,电影《射雕英雄传》已然是口碑票房双扑!
对于导演徐克来说,这一次又栽了个大跟头,也不管他在意与否,电影《射雕英雄传》都是他导演生涯的一大败笔。虽然这些年的徐克已经是磕磕绊绊,但是这部电影真的是让他重重摔了一跤。
春节档六部影片中,《射雕英雄传》是目前豆瓣唯一一部尚未开分的电影。
原因不言自明。
这是流量型电影的常态,但是单单从票房上来看,流量的尴尬再次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预售,低走势,最终这部电影将亏得一塌糊涂。
单单靠着流量粉丝,没有过硬的质量和口碑,在当下是没有任何市场的,血亏已成必然!
冲预售做数据这是粉圈所擅长的,也的确能够做出漂亮的数据,让人刮目相看。
从预售结果来看,《射雕英雄传》以3.5亿的预售票房拿下2025年春节档预售第一,也是跻身影史预售榜TOP5。
不可否认,《射雕英雄传》的预售是成功的,但是票房也仅仅停留在了预售上,能够吹嘘夸赞的也只有预售。
而从最终票房来看,按照目前预测的6.37亿的票房,《射雕英雄传》新增票房将不足3亿,连预售的一半都还不到。
除了粉丝观众,新增普通观众少之又少。
之所以造成如此结果,自然是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口碑出现了问题,这是粉丝所解决不了的,而这也是流量的尴尬之处。
尽管总票房上会创造武侠类型片的新高,但不管是时间,还是成本上,这样的一个票房新高并没有多少含金量。
在当下,不管是什么电影,质量和口碑才是王道,没有了质量和口碑,一切都是白搭。
而《哪吒2》的再次成功,就再次证明了质量和口碑的重要性,也是打脸了不少影片,尤其是流量型电影。
《哪吒2》不仅档期口碑第一,更是将要创造全新的影史票房纪录,向着60亿大关冲去。虽然没有创纪录的预售票房,却将要创下总票房的影史纪录。这样的一个票房纪录才是最具含金量的,远远不是流量型电影所能够相比的。
且不说与《哪吒2》相比,《射雕英雄传》就连《熊出没》最后也打不过,单日票房是早已被反超。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粉丝固然有用,但是普通观众更为重要。而普通观众不会单纯为爱发电,而是要看质量,看口碑的。
而对于电影《射雕英雄传》来说,作为武侠电影,已经失去了武侠的内核,而主打的“侠之大者”也沦为了一句空口号。这些年最为出彩的武侠电影还是《目中无人》系列,虽然只是网络电影,但显然吊打一众院线大片,包括如今的《射雕英雄传》。虽然《射雕英雄传》是院线大片,但从成片来说却更像是网大。
爱情线的喧宾夺主,在如今的这个市场环境之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
浓墨重彩的叙述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让该片沦为了一部古偶性质的影片,且不说侠的缺失,就连武也少得可怜,最终呈现的也只是满屏的特效,这难道就是观众想看的武侠片吗?
而所谓的“侠之大者”只是浮于表面空洞的口号,不仅铺垫不足,而且情感也不足,丝毫打动不了观众。
对于徐克来说,自然是最有条件与实力去拍摄武侠片的,尤其还是表达“侠之大者”这样的主题,毕竟他可是拍摄过《黄飞鸿》系列电影的。
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射雕英雄传》连《黄飞鸿》的皮毛都没有拍出。
而主演的适配性和表演也是一大败笔。
从最初,黄蓉的饰演者就备受吐槽,而到了正片中,也确实如广大观众所言,这版黄蓉没有了灵动可爱,过分突出了侠气,而这却削弱了郭靖身上的侠气。而缺少侠气的郭靖,变得朴素起来,更为致命的是男主演技的硬伤,让这一角色人物是更为普通了。成长不足,表演生硬,让一代大侠黯淡无光。
这一版本的黄蓉和郭靖,在整个IP改编作品中都处于倒数位置。
但不得不说,不管是华筝,还是欧阳锋,都还是令人惊艳的。华筝展现出了新人的潜力,而欧阳锋体现得是老戏骨的扎实和纯熟。
不敢相信,这样一部《射雕英雄传》竟然出自徐克之手。
作为华语武侠电影代表人物的徐克,拍了一部部武侠经典,但终究还是折腰拍了这样一部糟糕的电影。
《射雕英雄传》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首先是因为金庸IP和徐克导演,然后是因为流量。尤其流量,始终都是把双刃剑,但显然流量并不是原罪,可是流量往往会害了一部作品。
对于《射雕英雄传》来说,吃到了流量带来的利,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一旦对比来说,自然是得不偿失。
预售第一在如今来看完全不值一提,对于结果的惨败,一味地怪罪于排片,不妨好好反思一下自我。
观众并不是好欺骗的,市场也不是单纯的数据游戏。
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