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最怕水患却屹立江畔千年,大佛有一个强大的“内核”
创始人
2024-10-31 18:14:33
0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的一个清晨,西风猎猎,鼓声阗阗,苏洵、苏轼、苏辙一家的船自嘉州(乐山古称)起航。

  这是三苏第二次出川,这一程他们沿岷江而下,入长江、经三峡而抵荆州度岁。

  我们长江文化考察队抵达乐山的那天,是一个与千年前差不多的好天气,只是视角与苏轼有些不一样。

  伫立舟头的苏轼,看到是奔腾的江水从大佛脚下一掠而过,舟船一下子进入空阔坦荡的平川,于是生出“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的感慨。

  凌云山顶的我们,与乐山大佛的螺髻齐平。俯视,大佛脚下人如蚁;远眺,三江澄澈相交汇。在这里,青衣江入大渡河,大渡河入岷江,这两条长江支流都藏在乐山人郭沫若的名字中,“沫”指大渡河,“若”指青衣江。

  【1】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自矗立江畔千余年来,大佛就一直面临着一道巨大难题——如何抵御日晒雨淋风化剥蚀。

  古人的办法之一是建阁庇覆大佛,相当于给大佛盖了座凉亭遮风挡雨。

  那天,我们在费了老大的劲后,终于在山顶找到一个角度,可看到大佛的膝部平台上的确有几处外圆内方的古建筑遗迹。

  阁楼历代屡修屡建,层数不一,但及至明末乒乱后,乐山大佛已“巍巍独露身”,大佛一直露天而坐,“销却金衣变草衣”,唯靠古人设置的科学排水系统撑过数百年风霜。

  当年,智慧的古人利用佛髻、衣褶等,巧妙设置了一些小型排水沟槽归流排水外,还在佛身背后的头、肩、胸部位,设置了三层拦截渗水的排水廊道,以拦截、排泄上层滞水的渗流——它们沟通起雨水和泉水的流动通道,同时保持了大佛线条和造型的完整性,不细察觉几乎注意不到。

  “古人的排水系统在今天看来,依然颇有参考价值。”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的王成说,从古至今,对大佛最主要的威胁就是水害。

  研究院里,有一整面墙的电子大屏,当时切的画面是大佛的上半身。“大佛是露天的,上面雨水淋下来,背后山体会渗水,脚底临江,地下水会像毛细血管一样向上涌,面临的水害情况非常复杂多样。”

  而大佛的山体是砂岩,砂岩在发生水渗流后,很容易形成溶蚀层。

  “这就会影响大佛的结构安全。”王成说,所以就国内不可移动文物来讲,大佛的保护难度是数一数二的,很多专家都在研究对策。

  【2】

  从2023年起,乐山大佛的年度游客人次首次超过峨嵋山。

  乐山大佛有三种游法,一是从北门沿着游山步道到凌云山,可在山顶近距离一览佛容;二是沿游览步道步行下山,可抵大佛脚下;三是坐游轮,从岷江上瞻仰大佛。

  那么九曲栈道呢?很多人印象中,乐山大佛的右手侧可供游人爬梯上下,拍尽与大佛各种角度的合影。

  “2019年,九曲栈道就封闭了。”王成说,栈道上发现了危岩,严重影响文物安全和游客游览安全。

  目前,研究院刚完成栈道一期治理,对88处小型危岩进行了处理,“小毛病解决了,二期会慢慢治疗那几条大的裂隙。”

  研究院里的电子大屏一闪,切到大佛的局部放大图。“今年5月,我们在封闭的九曲栈道上架设了一套平台,进行非接触、可视化、高精度的连续监测,并可预警乐山大佛脸部病害。”王成说。

  大佛最怕水害,因为水害会带来一系列病害,比如风化、空鼓、微生物滋生等等。但现在,王成和同事们可以在大屏上实时观察大佛身上的各个点位,与该点位某一时刻比照,以及一天里不同时段产生的变化。“一旦数据触及临界设定,就会发现预警,我们可以及时处理。”

  同时,研究院还开展微痕提取技术,挖掘肉眼采集不到的信息。

  在大佛的右手侧,有一处高高的绝壁。“多年前,我们就发现这里有一块碑,是第三任大佛建造者韦皋立的。可是风化严重,认不全字。现在,原碑上的字都提取出来了。”

  依托这套技术,研究院还对大佛旁一方石龛进行了3D打印,这一米见方的复制作就放在大厅一角,三佛诸天满满当当。“以前哪怕走在九曲栈道上,这个石龛里的造像也是看不分明的。”

  【3】

  王成2017年进乐山大佛管委会,后调入石窟研究院,7年里,每天上班、下班都会跟“前辈们”打照面。

  研究院外,立有三尊雕像,分别是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乐山大佛的凿建历经这三代人,横跨九十年,方告功成。

  而1200年来,更有无数人为大佛耗费心血,只为把不畏艰险、庇护一方的精神传承下去。郭沫若的侄子郭培谦,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对乐山大佛开展本体修缮的负责人;马家郁、黄克忠,两位对大佛病害进行系统研究治理的第一代国内专家代表人物;黄学谦,重在大佛科学保护及文化挖掘传承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我问王成,他算第几代的大佛守护人?

  “第四代?第五代?”他有点不确定,但肯定的是,他们已从老一辈那里,接过了守护大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20年,有一则乐山大佛百年之后再次“洗脚”的新闻。

  听来有趣,当时却凶险万分——那年8月17至18日,因上游持续强降雨导致青衣江、岷江水位持续上涨。“18日下午,老院长彭学艺就坐立难安了。近半夜时,看雨越下越大,他就冲了出去。”凌晨时分,一个个沙袋,沿着又湿又滑又陡的九曲栈道,以击鼓传花的方式,经每个人的手,叠堆到大佛的脚下,围起一道坝。沙袋的作用不是挡水,是防止顺汹汹江水而下的坚硬物撞到佛脚。后来,每年雨季到来前,沙袋常备。

  “科技不是万能的。在没有强大科技为后盾的年代,文物保护靠的是责任心,遵循的是原则性。”王成说。他的理解是,大佛的保护,不是非要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而是找到最对最适合的方法。

  江流不息,风涌不止。

  千年前,能工巧匠们以汗水与智慧凿就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千年来,大佛屹立三江,镇水安澜;千年后,为守护这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依然有一群人,一代代传承着,恪守着——千年又千年,是诚心,也是毅力。

  潮新闻 记者 李蔚 张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探索建...   中新社海南博鳌7月10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黄澎10日在海南博鳌表示,海南...
“海上第一茶楼”焕新 保留平价...   中新社上海7月10日电 (范宇斌)上海豫园商城核心地标——湖心亭10日完成历时近2年的保护性修缮...
阿亚领导人在阿布扎比会晤 同意...   中新社阿斯塔纳7月10日电 阿布扎比消息: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当地时间10...
埃及前总理:各国应将文明多样性...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谢雁冰 李京泽 周昕)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10日在全球文明对话...
尼山“论水” 有何深意?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 题:尼山“论水” 有何深意?  和商网记者 沙见龙  盛夏时节的山东...
中国-东盟外长会在吉隆坡举行   中新社吉隆坡7月10日电 (记者 陈悦)中国-东盟外长会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共中央政治...
报告:“租住为主”的城市居住新...   和商网上海7月10日电 (李秋莹)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自如租房发布《2025上海青年租...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   和商网北京7月10日电(李京统)7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UIC...
“新视角-中国青年艺术交流展”...   和商网悉尼7月10日电 (记者 薄雯雯)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新...
天天学习|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 视频:天天学习|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来源:央视网  “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
广西牵头修订的1项ISO国际标...   和商网南宁7月10日电(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0日发布通报称,由柳州欧维姆机械股...
习言道|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   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指出——
华裔青少年广州感受粤剧魅力 7月10日,夏令营学员学习粤剧。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7月10日,夏令营学员在广东粤剧院老师的指导...
中国1114吨模块化房屋出口沙...   和商网东莞7月10日电 (郭军 吴保家)7月10日11时,在东莞海事部门的保障下,装载1114吨...
“环青赛”进入第五赛段:车手挑... 7月10日,车手们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骑行。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7月10日,车手们在...
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野生... 7月10日,两只黑天鹅在水中嬉戏。中新社记者 傅飞扬 摄7月10日,白鹭在水边休憩。中新社发 孙杨洋...
尼山三问:文明对话的历史坐标与...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周艺伟 陈宛婷)当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下称“尼山论坛”)的闭幕...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会谈 讨论双边...   和商网7月10日电 据塔斯社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
中国二连浩特开通直飞蒙古国乌兰...   中新社二连浩特7月10日电 (记者 李爱平)7月10日,内蒙古二连浩特赛乌素国际机场开通直飞蒙古...
首日意向订单超亿元:安平丝网及... 图为活动现场,展商为客商介绍产品情况。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图为活动现场,展商为客商介绍产品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