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达尼洛·图尔克:我坚信,文明之间必将合作
创始人
2024-10-20 20:53:47
0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我坚信,文明之间必将合作

  ——专访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

  作者 安英昭 崔白露 裴心语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近40个国家的千余名中外嘉宾围绕“构建发展共同体,共创人类新时代”主题展开对话研讨。

  “‘文明冲突论’存在严重缺陷,‘文明冲突’并非无法避免。”论坛期间,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指出,“文明冲突”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现象和问题,但绝非宿命。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为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19日在论坛现场发表致辞。裴心语 摄

  图尔克强调:“我坚信,文明之间必将合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共享同一个星球。我们注定要携手合作,将文明进一步融合为全球协同。”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您受邀出席、发表致辞并受聘为论坛理事长。您如何理解本届论坛的主题“构建发展共同体,共创人类新时代”?

  达尼洛·图尔克:世界正经历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和动荡时期。相关智库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50多场武装冲突正在发生,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往往差异很大。所以真正需要的是努力将世界团结起来,推动共同的发展愿景。

  中国处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历史性发展,这种进步使世界能更积极思考全球发展议题。我曾在联合国工作,当我们在审视千年发展目标时,不确定能否有进展,但后来我们观察全球统计数据,发现确实取得了进展。

  这一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中国的历史性发展使8亿人摆脱了贫困,并成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主要合作伙伴。

视频:【东西问】达尼洛·图尔克:“文明冲突”绝非宿命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领导力量如何帮助实现全球目标。现在,重要的是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共同提升到更高水平。我相信,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时机已经非常成熟。

  中新社记者:过去三年中,中国连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您看来,“三大全球倡议”有何内在逻辑?

  达尼洛·图尔克:这三项倡议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受到欢迎,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性挑战的深刻洞察:必须通力合作,以保障全球发展和安全。如果缺乏稳固的安全基石,全球发展便难以真正实现。因此,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对全球发展倡议的实现至关重要,更是对发展内涵的丰富。发展不应仅仅被定义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贫困率的下降,它更关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安全。如果人们感到不安全,他们也就无法真正享受发展。

  世界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全球有50多场武装冲突正在发生。这确实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全球行动,如果这些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将有助于全球发展。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为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19日在论坛现场发表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显然,当下世界必须讨论全球文明的现状和全球文明的未来。全体人类同属一个生物物种。现在,这一物种生活在各种文化环境、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各种政治安排中。要将这些统一起来,理解什么能使人类文明变得更好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努力。这种努力过去也有过,但其中很多都相当有限。

  例如,人权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文明成就,但它也被以相当狭隘、法律主义的方式解释,或者被一些政治议程主导。人权被以各种方式滥用,包括为了政治斗争的目的而被错误解释。

  因此,需要一个更广泛的文明框架,一个全球文明倡议。在西方,最近有很多关于“文明冲突”的讨论。我们不禁要问,“文明冲突”是真实的吗?它是必要的吗?什么是文明?我们实际上难道不属于一种普遍的全球文明吗?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讨论,并发展成有意义的政策。所以我认为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非常受欢迎且十分及时。

10月18日,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在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期间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裴心语 摄

  中新社记者: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文明冲突”“零和博弈”“去风险”等论调在部分西方国家抬头;中国则秉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您认为,东西互鉴对人类文明发展意味着什么?不同文明之间应如何相处?

  达尼洛·图尔克: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约30年前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存在严重缺陷,“文明冲突”并非无法避免。文明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过去也确实发生过冲突。“文明冲突”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现象和问题,但绝非宿命。文明也可以共存、合作、相互促进,并引领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文明的多元性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冲突。因此,我认为政治领袖必须提出有意义的替代方案。我个人看不出,我和我的人民所属的西方文明为什么必须与中华文明发生冲突。反而,文明还可以互鉴,在我们看到中国的伟大成就时,也可以从这些成就中受益。当然,我们必须有灵活的政治思维,以看清什么能推动所有人前进。尽管这并不容易,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中新社记者:据悉,您日前受邀出席了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您认为民间外交在当今国际交往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达尼洛·图尔克:民间外交是一个潜能巨大的领域,尚未被充分发挥。不幸的是,新冠疫情期间,全球沟通减少,目前尚未完全恢复。

  我坚信,文明之间必将合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共享同一个星球。我们注定要携手合作,将文明进一步融合为全球协同。这是我的信念。

  实际上,这是我们共同生存的条件,或早或晚,我们都会到达那片理想之地。因此,很高兴人们现在有这样的想法,并且这种思想正在得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必须优先考虑,因为人们需要旅行、访问其他国家,需要作比较,需要获得对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事情的实际印象。

  我们正处于一个必须比以前更加重视相互交流的时期。中国调整签证政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没有什么比亲眼所见更能深刻影响人。

  人们往往被告知中国是这样或那样的。但当他们来到中国,就能亲眼见到中国的真实面貌,透过与中国人民交流,得知真实的情况。因此,我完全支持并认为需要切实扩大民间交流交往。欧洲的情况即是如此。欧洲基本上由许多小国组成,但如今,在欧盟的空间内,民间交往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

  中新社记者:从文化层面来看,您对加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有何建议?

  达尼洛·图尔克:在欧洲,中国古典艺术的文化价值被高度赞赏,其审美价值是无可争议的。问题更多在于,当代艺术带来了什么?其趋势是怎样的?它能帮助构建一种怎样的全球文化共同体?

  我认为欧洲与中国在创新与合作方面有巨大空间。例如,可以推动数百名中国艺术家到欧洲各地进行艺术创作,同时邀请数百名来自不同欧洲国家的艺术家来到中国,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激发创作灵感。这样的交流无论对欧洲人还是对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我还认为,在电影、电视、视觉制作、数字制作等领域,我们需要更多创新,引入新技术以实现新的突破。这些领域存在广阔空间,这也是民间交流交往的一部分。我相信这是完全可行的,特别是在当今时代。

  中新社记者:作为在过去20多年中先后50多次访问中国的老朋友,中国的哪些变化令您印象深刻?

  达尼洛·图尔克:我在20世纪90年代末来到中国,已是大概20多年前了。当我再次来到中国,坐车从北京的机场前往市区时,我目睹了许多新建筑拔地而起,众多新事物涌现,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非常活跃的变革。

  我去过福建厦门和四川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曾一度深入库布齐沙漠中的某个农场,亲眼目睹了中国专家如何与荒漠化作斗争,这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显而易见,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展现出巨大活力,这种活力一直在推动着国家变革,同时为世界带来了重大机遇。因此,我对未来感到乐观,并不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一些地区在发生战争,这正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应该聚在一起的时刻,共同探讨如何阻止这一切,如何结束这些对所有人都有害的冲突。

  我认为,这样的合作方式并非不可能。当前的形势确实颇具挑战性,因为存在各种意识形态因素和政治利益的考量。但或早或晚,更加有合作性且能被普遍接受的方法终将占据上风。

10月18日,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在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期间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访谈结束后,图尔克翻阅“东西问”英文书籍East-West Dialogue并予高度评价。 裴心语 摄

  中新社记者:未来您还计划在哪些领域开展同中国的交往与合作?

  达尼洛·图尔克:许多领域可以开展合作。例如,能源领域就是其中之一。如何改善全球能源合作,以确保全球变暖得到遏制,是我们都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必须有一种方法帮助我们实现这一共同目标。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紧迫的合作任务。大约三四十年前,这样的合作还不可能实现,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能源政策和优先事项。过去,人们并没有考虑太多全球性的影响,但现在,每个人都被迫去思考这些,且每个人都应该对新的合作层次感兴趣。

  当前,全球贸易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陷入瘫痪局面,我对此感到担忧。这亦提醒我们需重新审视改革,并敞开胸怀迎接更深层次的合作。除此之外,尚有许多其他亟待合作的领域。我坚信国际合作是世界存续的唯一真正途径。(完)

  受访者简介:

达尼洛·图尔克克接受《东西问》记者专访。裴心语 摄

  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世界领袖联盟主席。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期间,受聘为论坛理事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西文水:供电人的高温夜巡“凉...   和商网吕梁7月19日电 题:山西文水:供电人的高温夜巡“凉”方  作者 陆祁国 成壮明 郑...
各地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各地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用实绩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从码头扛货到直播带货 黑龙江边...   和商网绥芬河7月19日电 题:从码头扛货到直播带货 黑龙江边民书写跨境贸易新传奇  作者 谢丹 ...
中央巡视组进驻广西 将开展约两...   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日前,中央第十三巡视组进驻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开展为期两个半月左...
见证中国硬实力!从“首艘”“首... 本周国新办召开多场重磅发布会一大批“大国重器”多次被提及“首艘”“首座”“首架”成为发布会上的高频词...
凉山火把狂欢夜:88个火堆同时...   和商网凉山7月19日电 题:凉山火把狂欢夜:88个火堆同时点燃 万人执火踏歌而行  和商网记者 ...
受“韦帕”影响 7月20日起...   和商网海口7月19日电 (唐璐璐)海南铁路海口车务段19日发布消息,受台风“韦帕”影响,铁路部门...
福州台江开启全民艺术狂欢季 让...   和商网福州7月19日电 (叶秋云)古陶瓷修复技艺、福州传统锔瓷技艺、台江老桶街彭氏蒸笼制作技艺…...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庆祝中国人...   和商网柏林7月19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17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   走进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马尕东家,二楼两间风格迥异的客厅格外引人注目:一间藏族风情浓郁,藏式柜、酥...
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京举...   和商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吴侃)“世界因你而美丽——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18...
外媒:美司法部要求法院解封爱泼...   和商网7月19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司法部要求联邦法官解封爱泼斯...
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金融创新创...   和商网厦门7月19日电 (吴冠标)18日,“厦门银行杯”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金融创新创意大赛在厦...
2025年上半年湖南GDP达2...   和商网长沙7月19日电 (记者 鲁毅)湖南省统计局18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根据地...
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换届 创...   和商网深圳7月19日电 (索有为 王晨)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次代表大会18日在深圳会堂举行...
全球超2300款啤酒品牌亮相第...   和商网青岛7月19日电(张孝鹏)世界四大啤酒节之一的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简称“啤酒节”)18...
出海“朋友圈”再扩大 中企积极...   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积极出海扩展贸易...
双簧演出,入戏太深|新漫评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在美国操纵下炮制“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越权审理领土主权问题,否定中国...
吃隔夜菜、不吃早餐、不体检……... 不幸患病或得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偏偏找上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疾病和癌症的发生也是一个日积月...
美国一警察训练设施发生爆炸事件...   和商网7月19日电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警察局一处训练设施发生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