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
创始人
2025-07-04 07:57:44
0

  当机械巨兽成为商业街区的潮流地标,当废弃矿坑化身北欧风情的“小冰岛”,当荒芜矿山蜕变为文化度假小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蜕变,正在中国文旅版图上书写着崭新的故事。创新实践以破圈之势吸引着年轻消费群体,重塑城市和乡村的空间价值,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性的实践样本。

  从废弃矿坑到情绪消费新地标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杭州工作的00后女孩陈思思跟闺蜜一起来到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九龙村的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

  她们是在社交平台上发现这里的,“感觉拍照很出片,还可以潜水,所以决定在休息日过来看看”。她们一早从杭州出发,乘坐两个多小时出租车来到园区,在大半天的时间里,拍了很多照片。“景色太美了,不用修图就可以发了。我们准备发到社交媒体上,下次再来潜水。”陈思思说。

  既能放松又能出片,是这两个女孩选择出游地点的首要考量。“平时工作节奏很快,所以我们想要找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享受慢节奏生活。出片肯定也是要的,因为出来玩总要发一些照片到社交媒体上。”陈思思说。

  陈思思告诉记者,这里和她以前去过的景区不一样,“就像在北欧一样,有种接近大自然的感觉,很自由。我会推荐爱拍照的朋友过来玩。”

  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所在位置原是一座废弃矿坑。2022年,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联合创始人钱莉娜和团队一起,与多位国内潮流先锋艺术家共创,通过艺术美学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链接,把废弃矿坑打造成景观独特的“矿山美好生活综合体”。“冰川废墟下的婚礼”“雾中独舟”等场景背后的孤独美学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地。

  这个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将非传统文旅资源区域转化为情绪消费场域,打造符合当代消费者认知和审美的“破圈”文旅产品。

  2024年1月27日,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开业,试运营8个月,粉丝量已超16万,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客群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99%是外地客户,客群中还有很多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东南亚游客。

  在钱莉娜看来,文旅“新物种”的本质就是创造极致的情绪场景,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能感到“松弛”和“与时间解绑”。

  用“尖叫地标”唤醒城市灵魂

  28岁的林芮宁和两个闺蜜来自山东,她们利用年假到大连旅游,6月28日来到熊洞街,这是她们“打卡”的第一站。

  “之前刷短视频时就被熊洞街的‘巨熊北北’震撼了。”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这么庞大的机械巨兽,能站立,能行走,还会眨眼、会互动,简直太酷了。听说它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机械巨兽。”

  亲眼见到“北北”后,她兴奋不已,“北北不仅视觉冲击力强,还会配合音乐和灯光做各种动作,感觉像在看一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表演。”

  说起熊洞街和“巨熊北北”的故事,大连博涛联合创始人魏海滨如数家珍。

  这只名叫“北北”的巨型机械“白熊”于2022年5月在大连熊洞街正式亮相,它高6米,重25吨,直立高度可达9米,设计者是大连博涛文化创始人、机械装置艺术家肖迪。“巨熊北北”可实现高科技智能仿生互动效果,拥有自身的“源起”漫画和背景故事。博涛文化还为它打造了专门的短视频账号,通过情感链接、活动互动、成长故事,线上构建了“巨熊北北”的形象IP。

  熊洞街是一个由4800平方米废弃工业厂房改造的沉浸式IP乐园,乐园里有巨兽巡游、时尚文创、科技研学、特色美食等元素,用文化、科技、艺术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尖叫地标”,并通过“巨熊北北”这个超级IP,把文旅和商业业态有机融合在一起。

  2022年6月18日,熊洞街正式开业。至今连续3年客流量和收入攀升,年度营收6000多万元。2024年,熊洞街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60%,80%的本地游客复游4次以上,“北北”也成为大连市的城市IP。

  “熊洞街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文旅商街的印象,把科技感、潮流文化和社交属性结合得很好,既有视觉上的震撼,又有沉浸式的玩法,很对90后的‘胃口’。”在熊洞街游玩后,林芮宁告诉记者,巨型机械熊自带网红属性,随手拍都能出片;街区里的涂鸦墙、赛博朋克风格建筑很符合年轻人对“酷”和“个性”的审美;在各种潮玩店、创意市集,能淘到小众好物。“这里很适合和朋友一起玩,不管是拍照、玩游戏还是逛吃,都能增进互动。”林芮宁说,“我已经发了打卡攻略,身边不少朋友都问我具体位置,打算抽空来体验。”

  魏海滨认为,熊洞街的成功原因有3点:一是用技术破界,激活城市记忆,让工业遗产变身城市情感符号;二是为IP构建完整“生命叙事”,用城市形象级IP让“巨熊北北”“熊洞街”与“大连人”三者连接;三是通过主客共享激活了城市基因。

  在魏海滨看来,文旅“新物种”应是城市灵魂的唤醒者——当机械巨兽成为市民的骄傲,文旅才真正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进化。

  隐藏的好风景被发现并赋予新生

  今年2月,一位年轻游客发布了春节期间在江西“望仙谷”拍摄的视频:“走着走着,突然一抬头,就看到了悬崖上的民宿,跟天上宫阙一样,很震撼。当时就想到了苏轼的《水调歌头》,那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顿时具象化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具象化表达,指的是望仙谷二期项目云海崖。望仙谷项目负责人、九牛文旅集团副总裁熊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项目近期引来全网超300万的点赞及超3亿人次观看,并传播至海外市场,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阅读量超10亿次。

  望仙谷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这里曾是一片被废弃的矿山,生态破坏严重。以往以矿为生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各村落相继成了“空心村”。2010年,九牛文旅集团来到望仙乡,用15年时间,把这里打造成集山水人文景观、民俗体验、活动演艺于一体的现象级文化度假小镇——望仙谷。

  熊慧介绍,望仙谷的核心吸引物是名为“白鹤崖村”的悬崖民宿,民宿共有38间客房,其中崖顶有18间,挂在崖壁上的有20间。每间客房设计和布局都不相同。房间的“地板”是透明的玻璃,站在床头,脚下是飞泻瀑布、流淌的溪水,以及穿梭的游客。

  望仙谷70%的游客是被绝美的夜景吸引而来,会留下来住一晚。悬崖民宿售价一般为5000-6800元/晚,节假日一房难求。

  除了悬崖民宿,望仙谷还打造了众多体验项目和沉浸式演出。游客可以在10多个传统农业手工作坊中,亲身体验各类传统手工农产品的加工和制造,品尝正宗的“望仙味儿”美食;可以沉浸式体验著名的“汉婚”表演,参与比武招亲、迎亲、进祠堂办婚礼等环节;可以在室内观看情景剧、舞蹈剧、杂技等演出;夜晚还可以在“篝火晚会”的热闹氛围里,感受“仙侠世界”的浪漫。

  2024年,望仙谷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超15万人次,自由行客人占比80%,营业收入5.2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

  熊慧认为,打造文旅“新物种”,最重要的是用独特的创意,突破文旅的边界。望仙谷的蝶变,让农村大地角落里隐藏的美好风景被发现并赋予新生,价值也得以发掘和转化。

  文旅供给主体展现创新活力 引领消费经济扩容

  除了以上3个网红项目外,全国各地涌现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旅“新物种”。这些创新项目为何能异军突起?它们为文旅产业升级带来了哪些新动能?面对这一创新浪潮,文旅企业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骁鸣向记者解释说,“新物种”既可以是原创的、从来没有的新事物,也可以是在“旧物”基础上,通过差异化、再创造而来。打造文旅“新物种”,是文旅消费经济不断扩容、不断响应偏好高度分化时代的一种有效策略,同时也反映着文旅人的思考和努力,以及供给主体的创新活力。

  “从历史视角看,当一个社会接连出现文旅‘新物种’,标志着宏观经济特别是消费经济重大转型的到来。中国当下正在进入消费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必要用更富有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正在涌现的文旅‘新物种’。”张骁鸣说。

  张骁鸣表示,打造文旅“新物种”的过程中,内容策划、产品设计、运营团队、资金投入、要素支持等方面的挑战尤为突出。“需要有创新精神突出的设计团队和市场解读能力一流的产品经理,需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还需要解决资金和项目建设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的保障问题,其中要重点考量资金投入的长期化和灵活性之间的平衡。”张骁鸣说,“此外,政策制定者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为更小微的团队乃至个体提供恰如其分的实际支持。”

  (应受访者要求,陈思思、林芮宁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4日 04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在浙...   和商网宁波7月18日电 (张斌吴婉娴)7月18日,“智汇万象山海 开明健康同行——之江同心·经济...
2025“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   和商网赣州7月18日电(记者 黄方)7月18日,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中举办的主题研...
详讯:韩法院裁定逮捕尹锡悦合法...   和商网7月1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韩国法院驳回前总统尹锡悦提出的逮捕合法性审查申...
江西蓝皮书: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   和商网南昌7月18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日联合发布的《江...
(乡村行·看振兴)以“球”为媒...   和商网嘉兴7月18日电(黄彦君)正值暑假,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迎来文旅热潮:棒球场上,两岸...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   和商网青岛7月18日电(王禹 孙佩锦)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1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近...
香港学子在宁夏感受非遗魅力 7月18日,宁夏银川,百余名香港学生开展非遗探索体验活动。图为香港学生制作剪纸作品。中新社记者 杨迪...
提升极端天气临灾防范能力 气象...   和商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突发性强、发展迅猛的强对流...
浙江上半年出口首破两万亿元 外...   和商网杭州7月18日电(蓝伊旎)据杭州海关18日消息,今年1月至6月,浙江货物贸易进出口2.73...
北京城夜间活力悄然绽放 7月18日晚,市民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夜市享音乐、品美食。当白天的燥热渐渐消退,北京城夜间的活力开始悄然...
湾区工程狮子洋通道:迎接高温“...   和商网广州7月18日电 题:湾区工程狮子洋通道:迎接高温“烤”验 智能设备“退热”  作者 蔡敏...
受台风“韦帕”影响 广东部分列...   和商网广州7月18日电 (郭军 董剑锋)为应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等极端天气...
“山水有清音 安徽文化艺术大观... 7月18日,“山水有清音 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该展览面积达6000平方米...
成都查处虚假兼职招聘诈骗案 刑...   和商网成都7月18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18日从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发布的警情通报获悉,成都...
方寸见师心 陕西师范大学连续1...   和商网西安7月18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暨“悦临书法经典...
国家卫健委:超300家医院牵头...   和商网北京7月18日电(周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18日在北京表示,已有超过300家...
成都警方打掉一“套路运”诈骗团...   和商网成都7月18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18日从成都市公安局获悉,该局新都区公安分局于近日成功...
红羽点碧波——香港媒体代表青海...   中新社青海海北7月18日电 题:红羽点碧波——香港媒体代表青海湖仙女湾读懂生态之变  中新社记者...
百余名香港师生在宁夏感受非遗魅...   和商网银川7月18日电 (记者 杨迪)7月15日至21日,来自香港3所学校的130余名师生走进宁...
浙江:2027年底建成千家数字...   和商网杭州7月18日电(记者 王逸飞)18日,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厅近日发布《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