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共富“三重奏”:戏曲破圈 民营出圈 数字跃迁
创始人
2025-06-27 16:02:36
0

  和商网杭州6月27日电(林波)越剧《五女拜寿》的清新格调;婺剧《吕布与貂蝉》的刚柔并济;甬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悲惋动人……眼下,正值浙江省传统戏曲演出季,13部优秀作品吸引了年轻人的打卡。

  “文化近在咫尺。看完戏曲,可以去社区书屋看书,也可以去良渚古城遗址散步。”杭州市民杨鑫鑫的话,道出了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浙江文化共富之变。

  2025年,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回看二十载发展,浙江让文化需求皆有回响,精神追寻皆得滋养,更让文化融入生活每一处。

2025年2月,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日常训练一景。 曹丹 摄

  戏曲破圈:“青春牌”吸引年轻人

  作为南戏发源地,浙江拥有越剧、昆剧、婺剧等18个剧种及松阳高腔等非遗。

  近年来,《梁祝(青春版)》《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陈丽君、李云霄等青年演员闪耀央视舞台,一场戏曲“青春风暴”正重塑传统艺术生态。

  “青春风暴”的成功密码何在?浙江经验凸显三大关键:经典焕新,激活传统魅力;拥抱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梯队培养、注入青春活力。

  例如,凭借融合创新的舞台表演、新媒体网感表达和人才积淀等,越剧《新龙门客栈》让传统戏曲迎来了长期“一票难求”的局面。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兼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指出,在“出圈”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小百花通过短视频吸引了海量年轻观众,让传统戏曲以更便捷、生动的方式触达新一代”。

  浙江戏曲的青春化探索不限于越剧。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深耕人才培养,青年演员陈丽俐在2025年5月更是摘得梅花奖,印证“从乡村小天地到全球大舞台”的成长路径。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表示:“我们要总结提炼越剧‘新大众化’的成功经验,以婺剧、昆曲、京剧等的焕新蝶变打出更强劲的‘青春戏曲’品牌。”

近日,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航拍一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供图)

  民营出圈:革新文化供给方式

  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进入图书馆、博物馆或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共文化空间,接受文化熏陶。这是浙江打造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也是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中的文化阵地工程建设剪影——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随着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类文化艺术空间的政策不断出台,许多民间资本开始涉足艺术领域。民营美术馆、博物馆的兴建,成为浙江城市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宁波东钱湖畔,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正以建筑美学引发热议。在这座葡萄牙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民营博物馆,多元主题展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我们推出了‘创造力培养皿’公共教育等系列项目,通过书画工作坊、流动工作坊等活动,打造开放、多元、无围墙的社会美育大课堂。”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副馆长宋新新如是表示。

  近年来,这些文化空间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创新的活动形式以及贴近年轻群体的服务理念,迅速捕获了年轻人的心,成为他们休闲娱乐、文化探索与社交互动的理想之地。

  浙江大学旅游学博士、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讲师李罕梁表示,浙江民营文化空间的兴起背后更是反映了民众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的变迁,浙江民企以市场化思维为导向,精准定位年轻群体的喜好,“这不仅重塑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文化话语权的革新”。

2025年6月,中外游客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了解遗址细节。 曹丹 摄

  数字跃迁:让世界读懂中华文明

  “底蕴深厚,文物精美。”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内,戴上AR眼镜的那一刻,虚拟3D文物瞬间跃然于俄罗斯游客安吉掌心之上,上演着一场古老与现代的奇妙邂逅。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当前,杭州良渚正不断创新活化,借力杭州和浙江的数字经济先发优势,研究良渚文化数字产品,让世界能够真正“看懂良渚、读懂良渚”。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介绍,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当地打造了良渚古城数智体验馆,开展了“云春游”“云直播”“云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让大家在新奇的体验中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入,以良渚为代表的中华文明通过“数字跃迁”,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与图片,而是变得生动可感、可观可触。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

  回首过去,浙江是靠吃“改革饭”、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2003年,浙江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20余年来,这片土地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破冰试水到全面深化,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攀升,走出了一条“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改革之路。

  审视当下,借力新技术,浙江的数字文化产业——网文、网剧、网游正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上演本土美学圈粉世界的发展故事。这也证明,浙江的文化产业不只有“过去”,更有“现在”和“未来”。(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举办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   中新社上海8月6日电 (许婧 杜奕彤)《起来!起来!起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南沙方案》落地三周年 科创产...   和商网广州8月6日电 (王坚 林海欣)8月6日的广州德诚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模拟非洲路况...
台湾自媒体人体验“滇味”民族风...   和商网红河8月6日电(黄兴鸿 李柏涛)6日,第三届“情牵两岸·滇台同行”暨台湾网络新媒体人云南红...
印尼东努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   和商网雅加达8月6日电 (记者 李志全)8月6日,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班...
全国230余名青少年武术搏击选...   和商网宁德8月6日电 (吴允杰 游小玲 马启晨)5日至6日,2025年“柘荣高山白茶杯”武林风全...
边境冲突致泰国旅游业严重受损   中新社曼谷8月6日电 (记者 李映民)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长索拉翁6日向媒体透露,泰柬边境冲突导致泰...
广州滑坡现场已救出8人 搜救仍...   和商网广州8月6日电 (记者 王坚)6日8时30分许,由于广州连日暴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广州大源街...
沪浙签署长三角船检一体化合作协...   和商网嘉兴8月6日电(鲍梦妮 吴迪元)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6日消息,由上海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浙江...
中新网评:基层减负要见实效,需...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袁秀月)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巴丹吉林申遗一周年记:近5万平...   和商网阿拉善8月6日电 题:巴丹吉林申遗一周年记:近5万平方公里沙漠里的守护与安心  和商网记者...
(抗战胜利80周年)“且看鹰隼...   和商网济南8月6日电(记者 孙婷婷 祁建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西安铁警全力护航旅客暑运出行 2025年暑运启动以来,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安公安处宝鸡南站派出所迎来旅游、探亲、学生等多重客流叠加高峰...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实现台胞就地...   中新社福建漳平8月6日电 (陈俊毅)随着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6日正式设立...
海内外超200支高校队伍角逐合...   和商网深圳8月6日电(索有为 承潇龙)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6日在深圳理工大学启幕,该赛事以“造...
刘慈欣: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科...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科幻作家刘慈欣6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中国企业组团亮相印尼数字盛会 ...   中新社雅加达8月6日电 (记者 李志全)2025年印度尼西亚数字化转型博览会(DTI-CX)6日...
周鸿祎:安全智能体为应对 “超...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夏宾)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360集团...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 山东蓄力打...   和商网济南8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这项体系如同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央厨房’,能根据不同行业的...
四川宝兴:游客避暑偶遇野生大熊...   和商网雅安8月6日电 (刘刚 王思芦)8月5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前来避暑的外地游客唐女士一...
机坪最高温近60℃ 上海机场人... 8月6日,助航灯光维修员在虹桥国际机场机坪上检查高杆灯。根据上海机场集团统计,7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