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领悟总书记抓土地工作的系统思维
创始人
2025-06-26 16:37:41
0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大地充满深情,从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到沙地、盐碱地等,对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眷恋。

  这种对土地的关心重视,超越单一资源保护的视域,上升为一种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的大土地观,贯穿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思维,实现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维系人类生存的直接生产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用朴实而深刻的语言指明耕地的重要性:“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如是强调。

  统筹发展与安全,兼顾数量与质量,着眼近期与长远。

  从保护黑土地到治理盐碱地,从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升级到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力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让每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耕地就是饭碗。“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耕地保护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在土地资源保护全局中的战略地位鲜明而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将“草”和“沙”纳入其中,明确草地在维系生态链条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沙地治理在生态保护中的关键地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主要承载者是土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耕地保护放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来考量,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着眼各类土地资源的系统性联系,构成了大土地观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将土地保护与生态保护统筹推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的美丽国土。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适宜高强度开发利用的较为有限,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且面临着保发展、保耕地、保生态的多重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

  在生命共同体视野下,林地、草地、湿地、沙地、盐碱地等每一类土地资源,都承载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

  森林——2024年4月,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草原——草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破坏容易修复难。2022年3月,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深刻阐述草原的重要性:“林草兴则生态兴”。

  湿地——2020年,总书记到浙江考察时指出,“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湿地贵在原生态”。

  沙地——“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2023年6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实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时,总书记这样强调。

  盐碱地——“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土地资源系统保护利用的深刻思考和明确要求,体现了大食物观、大农业观与大生态观、大土地观的内在统一。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土地要素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土地问题上划定红线和高线,兼顾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将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奠定空间载体基础。

  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田则田、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子孙后代留下永续发展的深厚承载。

  策划:张晓松

  主编:赵超、朱基钗

  主笔:王立彬、黄玥

  视觉:朱思明、高松龄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块布,织出西藏小城的世界路丨...   (资料图)山南市曲松县邱多江乡江塘村合作社的农牧民身着民族盛装现场展示彩色氆氇和传统藏毯技艺编织...
应对AI挑战 国内外出版人探讨...   和商网广州8月17日电 (记者 程景伟)“智取未来:科技重塑世界出版新生态”论坛近日在2025南...
纪录片|山水长歌   巍巍青山为证,泱泱碧水作歌。20年间,生态文明的底色更浓,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中国大地上,跃动着...
(寻味中华|非遗)方寸间“显山... 图为6月21日,软木画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国弦在位于福建福州的工作室里,为18岁的...
2025年中国元史研究会年会在...   和商网银川8月17日电 (记者 李佩珊)8月16日至17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黑水城...
镜观·回响|纪念胜利 铭记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伟大抗战终获胜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血泪浸染的历史册页由此开启...
广东阳江以西海域所有海上作业渔...   和商网广州8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17日消息,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
江山如画:从海拔0米到4000...   今天(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20年前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
韩红现身南国书香节:文艺工作者...   和商网广州8月17日电 (程景伟 张跞乐)知名歌手、慈善家韩红16日晚携首部图书作品《我与蒙面诗...
专家:医疗健康和人工智能结合会...   和商网8月17日电(记者 石睿)目前,全球医疗价格都呈现持续攀升的趋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
普京通报俄美领导人会晤情况 称...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莫斯科消息:当地时间8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召集俄总统办公...
“本草香”融入“烟火气” 江西... 图为正在制作中药香囊的市民。 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刮痧”的市民。 熊锦阳 摄一位少年正在制作中草药贴...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已致8人遇...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7日电(记者赵泽辉)记者17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有关部门了解...
少儿版《只此青绿》在京首演 童...   和商网北京8月17日电 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即将迎来演出四周年、累计演出达800场之际,由中...
宁夏银川启动17处城中村征地拆...   和商网银川8月17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7日从宁夏银川市住建局获悉,今年,银川市计划改造兴...
台湾青年登“陆”十余载 深耕户...   和商网漳州8月17日电 (郑江洛 张金川)“鱼类品种丰富多样,每种鱼都有其独特的习性与特点,这就...
(活力中国调研行)在绿水青山间...   中新社重庆8月17日电 题:在绿水青山间感受三峡库区“绿”动  作者 梁钦卿 吴旭  位于三峡库...
治水兴水看新疆丨数字农田让玛纳...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以前大水漫灌时,渠边就是农田,农民得整夜守在渠边等水;现在精准...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传承发...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在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
三国故地8支球队江西庐山新结义...   和商网江西庐山8月17日电 (记者 吴鹏泉)2025庐山“村BA”全国三国故地邀请赛近日在江西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