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海首发 用故事揭秘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
创始人
2025-06-24 17:17:58
0

  和商网上海6月24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4日获悉,《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在沪首发。这部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编著的科普力作,以故事化形式揭秘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果——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讲述围绕节水抗旱稻研发的动人故事。

  据悉,节水抗旱稻是一项中国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配套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实现节水5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对记者表示,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一方面要更好地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打造“小而美、鲜又精”的农业特色优势;另一方面要培育出市场前景广、发展前景好的大品种。

《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在沪首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供图)

  针对未来发展,蔡友铭提出要让科技之“稻”更茁壮。将持续攻关节水抗旱稻“1522”发展目标,助力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让合作之“花”更繁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将深化与种业企业、高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融合,发挥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的合力作用,加速前端育种、中端应用、后端价值和合作协同,打造“品种+技术+碳核算”的方案。

  何为“1522”发展目标?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院长罗利军研究员介绍,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水稻生产用水,减排温室气体200亿公斤二氧化碳当量(CO2e)。

  据悉,《节水抗旱稻的故事》通过九个章节的故事串联起三项国家战略:藏粮于技、“双碳”行动和国际担当。记者了解到,节水抗旱稻整合了水稻的高产优质与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在水田,整个生育期不需淹水,其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水50%以上;在旱(山坡)地,可像种植小麦一样进行旱直播,具有较好的抵抗干旱的能力,关键时期若遇干旱适当补水即可,增产稳产;在栽培上,简单易行,可实现免耕直播,投入低,大幅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

  据悉,节水抗旱稻正在为农业、生态、经济搭建良性互动“立交桥”,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以旱直播节水栽培为例,相比传统水稻淹灌栽培,节水抗旱稻良种良法配套可减排温室气体90%以上,可减排甲烷97%以上。

  据了解,首笔种植节水抗旱稻的碳普惠交易本月完成。根据该交易测算,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增加460元/公顷的额外碳减排收益。按照节水抗旱稻年推广面积为40万公顷计算,每年可新增收益共计1.84亿元。迄今,节水抗旱稻已在2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示范推广。

  “《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是一部融合科学、人文与农业科学家奋斗精神的史诗,是‘科学家严谨治学’与‘出版人专业匠心’的完美结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毛文涛对和商网记者表示,“节水抗旱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出版方,我们深知《节水抗旱稻的故事》这本书的分量。”

  据介绍,在《节水抗旱稻的故事》的出版过程中,编辑与罗利军研究员及其团队展开了一场科学与出版的深度对话。从科研逻辑到表达方式,从数据呈现到情感传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正是"科学家严谨治学"与"出版人专业匠心"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本有血有肉、见人见事的科技佳作。

  据悉,从《超级杂交稻研究》到《节水抗旱稻的故事》,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始终与中国农业科技同频共振。毛文涛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科技创新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出版更多高质量的科学著作,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的力量。”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林峻表示,节水抗旱稻的诞生是现代农业科技的一次重要突破。他表示:“本次发布的《节水抗旱稻的故事》图书,架起了一座连接科技与公众的桥梁。图书不仅展现了节水抗旱稻的技术突破,更折射出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大地、服务民众的崇高情怀。”

  新书发布会以“稻路蓝缕”为主题,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景,记者看到,现场展示节水抗旱稻模型、砻谷机、节水抗旱稻大米、米浆等,让读者在室内步行间就能了解到从“一株稻”到“一粒米”再到大米深加工产品的全产业链。(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举办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   中新社上海8月6日电 (许婧 杜奕彤)《起来!起来!起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南沙方案》落地三周年 科创产...   和商网广州8月6日电 (王坚 林海欣)8月6日的广州德诚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模拟非洲路况...
台湾自媒体人体验“滇味”民族风...   和商网红河8月6日电(黄兴鸿 李柏涛)6日,第三届“情牵两岸·滇台同行”暨台湾网络新媒体人云南红...
印尼东努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   和商网雅加达8月6日电 (记者 李志全)8月6日,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班...
全国230余名青少年武术搏击选...   和商网宁德8月6日电 (吴允杰 游小玲 马启晨)5日至6日,2025年“柘荣高山白茶杯”武林风全...
边境冲突致泰国旅游业严重受损   中新社曼谷8月6日电 (记者 李映民)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长索拉翁6日向媒体透露,泰柬边境冲突导致泰...
广州滑坡现场已救出8人 搜救仍...   和商网广州8月6日电 (记者 王坚)6日8时30分许,由于广州连日暴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广州大源街...
沪浙签署长三角船检一体化合作协...   和商网嘉兴8月6日电(鲍梦妮 吴迪元)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6日消息,由上海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浙江...
中新网评:基层减负要见实效,需...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袁秀月)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巴丹吉林申遗一周年记:近5万平...   和商网阿拉善8月6日电 题:巴丹吉林申遗一周年记:近5万平方公里沙漠里的守护与安心  和商网记者...
(抗战胜利80周年)“且看鹰隼...   和商网济南8月6日电(记者 孙婷婷 祁建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西安铁警全力护航旅客暑运出行 2025年暑运启动以来,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安公安处宝鸡南站派出所迎来旅游、探亲、学生等多重客流叠加高峰...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实现台胞就地...   中新社福建漳平8月6日电 (陈俊毅)随着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6日正式设立...
海内外超200支高校队伍角逐合...   和商网深圳8月6日电(索有为 承潇龙)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6日在深圳理工大学启幕,该赛事以“造...
刘慈欣: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科...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科幻作家刘慈欣6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中国企业组团亮相印尼数字盛会 ...   中新社雅加达8月6日电 (记者 李志全)2025年印度尼西亚数字化转型博览会(DTI-CX)6日...
周鸿祎:安全智能体为应对 “超...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夏宾)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360集团...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 山东蓄力打...   和商网济南8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这项体系如同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央厨房’,能根据不同行业的...
四川宝兴:游客避暑偶遇野生大熊...   和商网雅安8月6日电 (刘刚 王思芦)8月5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前来避暑的外地游客唐女士一...
机坪最高温近60℃ 上海机场人... 8月6日,助航灯光维修员在虹桥国际机场机坪上检查高杆灯。根据上海机场集团统计,7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