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毒陷阱需警惕!“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聪明药”反被聪明误
创始人
2025-06-24 08:17:32
0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聪明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高法严惩教唆利用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哪些未成年人涉毒陷阱需警惕?

  “吸一口飘飘欲仙,安全上头无隐患”,类似的宣传语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悄然出现,再配上吞云吐雾的画面,“上头电子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事实上,导致上头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已于2023年10月1日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纳入国家列管。也就是说,所谓的“上头电子烟”,吸它就是吸毒,贩卖它就是贩毒。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毒品披上了“邮票”“奶茶”“跳跳糖”“聪明药”等物品的外衣,看上去“人畜无害”,实则将罪恶之手伸向普通人。

  最高人民法院昨日通报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5859件。今年1到5月份,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343件,同比下降29.31%。近十年来,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毒情形势持续向好。

  但另一方面,新型毒品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滥用群体低龄化、犯罪群体年轻化特征愈加明显。最高法再次警示:“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聪明药”会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么,都有哪些未成年人涉毒陷阱需要特别警惕呢?

  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2023年11月左右,时年25岁的刘某明,与比他小1岁的刑满释放人员高某彩、时年17岁的朱某豪商议,贩卖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上头电子烟”牟利。三人驾车从浙江省云和县来到江西省进贤县,以3.4万元的价格从徐某平(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处购买100个“上头电子烟”,之后贩卖给柳某欣等多人,并且在宾馆房间内和驾驶的汽车内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上头电子烟”,多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刘某明被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法官汤笑然分析:

  近年来,依托咪酯往往被不法分子伪装成电子烟流入市场,并以“上头”作为宣传噱头,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诱惑性,滥用群体低龄化特征明显。同时,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拉拢,误入歧途。本案就是一起纠集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并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依托咪酯的典型案例。

  被告人刘某明、高某彩纠集未成年人朱某豪多次向多人贩卖含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还称“让朱某豪出面卖货风险小一点”;他们多次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所谓的“上头电子烟”,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汤笑然说,这类案件的审理体现了法院对涉未成年人的新型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立场。

  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2023年10月1日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纳入国家列管,吸它就是吸毒,贩卖它就是贩毒。提醒青少年谨慎交友,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辨识能力,切记“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不要尝试任何所谓“上头”“刺激”的物质。

  最高法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最高法刑五庭副庭长李晓光说,当前我国毒品滥用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以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的案件频发,有的被引诱、教唆、欺骗甚至被强迫吸毒,沦为受害者;有的已经形成吸毒瘾癖,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毒品吸食,成为“消费者”;还有的作为犯罪主体,被不法分子利用、教唆参与毒品犯罪,沦为“工具人”。从严惩处以未成年人为危害对象的新型毒品犯罪刻不容缓。

  李晓光表示,新型毒品伪装性和迷惑性强,往往伪装成食物、饮料、电子烟等形态,例如“邮票”“跳跳糖”“奶茶”“上头电子烟”等,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迷惑性,极易因猎奇心理而误入歧途。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式手段逐渐成为涉毒犯罪的新常态。工程师崔某自感工作压力大,为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社交软件联系境外人员多次购买所谓的“聪明药”,被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汤笑然表示,近年来,审判实践中发现,个别青少年及其家长甚至个别高学历从业人员为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迷信“聪明药”。事实上,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苯丙胺)、莫达非尼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不仅不会让人变“聪明”,长期服用反而会产生依赖性,出现萎靡、狂躁等精神症状,严重损害服用者身心健康。也提醒社会公众,没有可以使人变聪明的“聪明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以积极健康的态度解决,遵循科学规律,切勿聪明反被“聪明”误。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判决生效的毒品案件被告人14456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821人,重刑率达19.5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2个百分点。案例中,罪犯温某鸿对抗执法权威,暴力抗拒缉毒抓捕,罪行极其严重,且系累犯,人身危险性极大,被判处并执行死刑。苏某和身为医院院长,却利用职务便利长期、多次、大量贩卖麻醉药品“杜冷丁”牟利,任由其流入毒品市场,主观恶性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五庭庭长李睿懿表示:特别注重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依法严惩具有武装掩护毒品犯罪、暴力抗拒查缉等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依法严惩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主犯、再犯、累犯和毒主、“金主”、雇主,对其中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当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时光列车”再启程 35处京城...   和商网北京7月22日电 (周锦麒 杨双月)随着暑期来临,北京地铁公司推出“京彩一夏”主题“时光列...
从实验室到产业园 教授创业开拓...   和商网合肥7月22日电 (记者 吴兰)十多年来,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教授白先旭一直“死磕”汽车...
美国称将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据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22日消息,美国将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记者 刘旭)
【光明论坛】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光明论坛】  作者: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来...
云南滇池形成“大生态大湿地大景...   和商网昆明7月22日电 (罗婕)22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昆明市...
四川宜宾首列“民营经济法治专列...   和商网成都7月22日电 (刘忠俊 杨醌 郎稀麟)7月22日,四川省宜宾市首列“民营经济法治专列”...
香港书展吸引89万人次入场 首...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电 (记者 魏华都)第35届香港书展于22日闭幕,7日展览时间内共录得89万...
30名香港中学生将赴内地体验航...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电 (记者 戴小橦)“少年太空人体验营2025”出发仪式22日在香港举行,3...
稳外资稳外贸 国家外汇局重点发...   和商网7月22日电(记者 石睿)上半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2.4%,服务贸易收入同...
四川绵阳公安助力离散27年家庭...   和商网绵阳7月22日电 (杨勇)7月22日,“2025绵阳公安常态化反拐团圆行动”第26场认亲仪...
四川贵州警方助力一对母子30多...   和商网绵阳7月22日电 (杨勇)“儿啊,是妈妈对不起你。”7月22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张英...
养老康护人才公益行动启动 计划...   和商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李京泽)“溢起守护”——养老康护人才薪火计划公益行动22日在北京启...
(抗战胜利80周年)抗战将领朱...   和商网九江7月22日电 (熊锦阳 吴敏)“闲暇时,我总会来到这里,一边清扫爷爷的墓地,一边回忆奶...
俄外交部发表声明对欧盟制裁采取...   中新社莫斯科7月22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22日发表声明,就欧盟对俄制裁作出报复性反制措施,大幅扩...
河北阜城:黄桃“甜蜜”上市 7月22日,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漫河镇的2100亩黄桃喜迎丰收,一颗颗成熟的黄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
济南新兴产业载体“串珠成链” ...   和商网济南7月22日电(唐艺航 吕妍)济南市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孟庆顺在济南市人民政府22日召开...
“灵动江河·山宗水源之大美青海...   和商网青海贵德7月22日电 (张海雯)22日,“灵动江河·山宗水源之大美青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
“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 图为展览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展览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潘天寿的...
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大会启幕 32...   和商网大同7月22日电 (胡健 马静波 宋佳烨)2025年第八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主场活动——黄...
赵乐际、王沪宁分别会见马达加斯...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2日在京分别会见马达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