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农业合作 深化减贫交流(携手同行: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创始人
2025-06-22 15:57:23
0

  “各方愿深挖农业合作潜力,促进农业领域投资、产业和农产品贸易合作。中方欢迎中亚国家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加大中亚国家农产品推广力度。”《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如是指出。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入开展农业合作,农产品贸易不断扩大,农业技术交流日益密切,不仅提升了中亚农作物产量、质量,增加了附加值,还丰富了中国和中亚国家老百姓的餐桌,让更多人通过发展农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与中方合作不仅惠及我们,也为下一代人创造了机会”

  “欢迎来我家做客!”西安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园区油脂厂质检车间主管曼舒克在家忙了一上午,亲手制作烤包子、包尔萨克等美食招待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都是用我们工厂生产的面粉制作的,味道非常好!”

  7年前,曼舒克在北哈州塔因莎县县城打工。听说有中国农业企业招聘员工,她就和丈夫一起应聘,成为西安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园区的工人。此前,夫妇俩经常在不同地方打工,曾有15年分居两地。现在,曼舒克提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满面笑容——从家到工厂只有300米、工资稳定、有带薪假期、下班可以兼顾饲养牲畜,还有机会到中国参观交流。“与中方合作不仅惠及我们,也为下一代人创造了机会。”曼舒克说,她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将来到中国学习。

  粮油合作项目是“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中唯一的农业加工型粮食项目。目前,西安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已建成油脂厂、面粉车间、饲料车间、挂面车间、仓容10万吨粮库和6条铁路专用线等。现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面粉、油料等产品出口到中国,饲料、油粕等产品出口到其他中亚国家。

  西安爱菊集团与当地签订150万亩“订单农业”协议,解决了当地农户缺资金和愁销路两大难题。农场主格里高利·加尔库什金拥有40万公顷土地,与西安爱菊集团已经合作5年,一半土地用于订单农业生产。他表示,订单农业的预付款让他可以更充分地为春耕做准备,这种合作模式对于规模较小、资金不宽裕的农场主来说可以解燃眉之急。加尔库什金打算与西安爱菊集团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引入中国农机和种子。

  中国企业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投资多座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农业领域产销学研一体的产能合作平台,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转型,助力当地民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中国市场日新月异的销售方式,也带动中亚国家农副产品经营者改变思路”

  “尝一尝吧,只有高山上生长的杏子才有这种甜味!”在中国参加展会时,塔吉克斯坦企业家普罗特·阿舒洛夫和员工们热情地推荐各类杏干产品。

  阿舒洛夫在塔吉克斯坦北部索格特州经营果园和果干加工厂。在中企帮助下,他2019年赴上海参加了第二届进博会。此后,他开始积极参加中国各地的展会特别是农业类展会,并在山东青岛注册了贸易公司。“再过几天,我又要到乌鲁木齐参加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阿舒洛夫告诉记者,他计划今年在西安开办一家塔中合资企业,对塔吉克斯坦果干进行深加工,并从中国进口水泵配件等,用于支持塔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设备维护与升级。

  近年来,随着中国边境口岸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覆盖面越来越广,中国同中亚国家之间农产品交易不断扩大。目前,中亚国家百余种农食产品对华出口。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斯坦果农和阿舒洛夫一样,在中国市场找到了商机。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中亚农产品贸易注入活力。去年9月,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政府与江苏苏豪集团联手打造的江苏中亚中心启幕,直播带货演示让哈萨克斯坦客商印象深刻。在去年的第七届进博会上,哈萨克斯坦方面邀请直播团队到哈萨克斯坦国家馆展位对驼奶、果汁等产品进行直播带货。

  “中国市场日新月异的销售方式,也带动中亚国家农副产品经营者改变思路。”哈萨克斯坦知名果汁、乳制品生产商拉伊姆别克集团出口经理马特维·日沃托夫斯基告诉记者,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值得尝试,集团将研究解决向中国合作伙伴小批量、多批次供货的物流运输问题,更好适应中国市场的新趋势。

  “深入学习中国减贫经验,有助于我们制定适合本国的减贫方案”

  “中国专家果然做到了!”乌兹别克斯坦棉农阿卜杜拉·贝克马托夫由衷赞叹。

  贝克马托夫是最早尝试中方技术的乌兹别克斯坦棉农之一。2020年,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管理中心项目主管杨开文向他许下“1000天内把棉花亩产提高到400公斤”的诺言。经过试验,棉花亩产果然超过400公斤,还节省了大量水资源,贝克马托夫心服口服。

  棉花出口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支柱之一。过去,乌棉花亩产仅有200多公斤,有“白金”之称的优质长绒棉未能充分带动农民增收。用水效率低也让乌国内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2020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把智能水务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确定为优先发展方向,中国专家积极开展对乌相关合作。截至2024年初,中乌干旱区绿洲节水灌溉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推广滴灌面积达2000公顷,农田用水效率提高40%以上,作物产量提升20%至40%,培训节水灌溉技术人员累计1000余人次。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乌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乌兹别克斯坦就业与减贫部第一副部长马拉特·茹拉耶夫表示,当前,乌正在全国多地实施借鉴中国减贫经验的试点项目,比如为低收入家庭安装光伏设备,在林地种植药材发展林下经济,开展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运营培训等。

  日前,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在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30名学员参加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培训。该项目是落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的重要举措,计划用3年时间为中亚五国培训300名职业农民。项目启动以来,已有120名中亚学员顺利完成培训。

  近年来,中国举办多个面向中亚国家以减贫、发展等为主题的研修班。许多中亚国家官员、学者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等学习了解中国减贫经验。吉尔吉斯斯坦劳动、社会保障和移民部预算规划和融资司司长哈迪娅·杜曼纳耶娃曾参加中亚国家减贫与乡村发展研修班,她说:“深入学习中国减贫经验,有助于我们制定适合本国的减贫方案。”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曲 颂 张志文 李应齐 陈尚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贝旗下一食品生产企业拟注销   和商网9月22日电(吴家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泰安市锁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圆满收...   和商网青岛9月22日电(记者 吴涛)9月21日至22日,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决赛在青岛举办。...
持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 我国耕地...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推动节水灌溉。目前,全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达到1...
德国外长呼吁尽快启动“两国方案...   中新社柏林9月22日电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当地时间22日启程赴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
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   和商网广州9月22日电 (记者 蔡敏婕)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22日在广州举行,与会...
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   和商网上海9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倒计时一周年活动22日在上海展览中...
残特奥会旱地冰壶项目落幕 各组...   和商网广州9月22日电 (张璐 肖惠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
全球瞭望丨美媒:“经济停滞感”...   新华社纽约9月21日电(记者施春)美国《华盛顿邮报》21日刊文说,高昂的借贷成本、不断减少的就业...
2025年快乐垒球进社区、进校...   和商网北京9月22日电 9月21日,中国垒球协会2025年快乐垒球进社区、进校园(北京站)活动在...
广西梧州实施“东融”战略 加速...   和商网南宁9月22日电 (张广权)广西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22日在南宁介绍,“十四五”以来,梧州发...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   中新社福州9月22日电 (郑江洛)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2日晚在福州开幕。  本届电影节以...
上海南京西路功能区与CGF共同...   和商网上海9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22日,2025“南京西路可持续生活周”在上海开幕。南京西...
侨创“浙里”汇智聚力 共探AI...   和商网杭州9月22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9月22日,“侨创‘浙里’  AI未来”——企业家面对...
136幅中俄摄影油画作品在“赫...   和商网佳木斯9月22日电(张梓萌 郭艳丽 记者姜辉)近日,黑龙江省第三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同江...
香港全城戒备应对超强台风“桦加...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电 (记者 戴小橦)超强台风“桦加沙”22日进一步趋向香港附近海域,香港天文...
216人在菲律宾反腐败抗议中被...   中新社马尼拉9月22日电 (记者 张兴龙)菲律宾内政部长雷穆利亚22日通报说,共有216人在日前...
凝心聚力搭桥出海 杭州以开放促...   和商网杭州9月22日电(蓝伊旎)9月22日,杭州市国际商会共同富裕委员会(以下简称“共富委员会”...
在“校馆弦歌”中汲取奋进力量   【光明论坛】在“校馆弦歌”中汲取奋进力量  正值开学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
珠江防总、珠江委启动Ⅲ级应急响...   和商网广州9月22日电 (王坚 张媛)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23日至25日,珠江流域自东向西...
中国多家机构将在琉璃河遗址联合...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徐婧)琉璃河遗址考古研究联盟22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多家考古机构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