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元年 数字化打开课堂新空间
创始人
2025-06-21 07:38:19
0

  2025年,智慧教育元年

  数字化打开课堂新空间(大数据观察)

  体验卫星仿真教学系统,使用智慧纸笔书写,沉浸式感受水下作业流程……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一大批融合人工智能、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技术的成果应用,让人畅想教育的未来。

  在这次大会上,教育部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提出“2025年是智慧教育元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广泛应用,正在重塑知识供给模式和科研创新范式,促使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形态深刻变革。我国推进教育数字化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抓住智慧教育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朵云”上共同成长

  优质资源充实教育供给

  青海西宁市阳光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这里的大部分孩子从未参加过寒暑假兴趣班。

  2024年寒假,这所村小与智慧教育“撞了个满怀”。创意造纸、硬笔书法、花样跳绳、绘艺黏土……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开设了35项假期服务,涵盖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极大丰富了农村孩子的假期生活。

  寒假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暑假还开这个课吗?”“下次我会表现得更棒!”孩子们在平台留言分享自己的心情。平台统计数据显示,阳光小学学生人均每周登录次数、自主浏览学习资源时长明显增长,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一张网”上共享资源,“一朵云”上共同成长。连接城乡、跨越山海,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正加快构建。白皮书显示,2022年3月上线至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起“四横五纵”资源供给格局,集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4个国家平台和32个省级平台,德、智、体、美、劳五育纵向贯通,实现平台互联、用户互通、资源共享。

  如今,平台已经汇集中小学资源11万余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13万余门,高等教育优质在线课程3.1万门,终身学习课程超2000门。数字支教活动已在10个省份、95个区县落地,为252所乡村学校6万余名学生送去1万多小时优质课程。

  海量知识触手可及,应用服务多点开花。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能提供8大类51项服务。其中,就业服务促进人岗适配,每年面向高校毕业生汇集发布岗位信息超2000万个;考试服务覆盖高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累计办理各类考试服务437万件。学历学位服务便捷准确,2024年提供免费查询验证服务近7亿人次,日均服务量突破190万人次。

  从“黑板+粉笔”到“云端+终端”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制作一辆“智能火星救援车”,需要几步?

  “我们需要超声波传感器一个,伺服电机一个,T形螺旋支架一个……”通过与教师自主研发的专属智能体“项目规划师”互动对话,湖北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六(1)班学生魏子玉和同学一起形成了步骤分解方案。

  前不久,同学们在科技馆研学时,聆听了“祝融号”火星车漫游太空的故事,于是萌生了自制“智能火星救援车”的想法。

  在老师指导下,大家利用VR设备沉浸式体验火星地貌与环境,分析救援车应该具备的功能,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外观、打印专属车标徽章,又基于科大讯飞大模型技术为救援车编写运行、避让等程序功能。最终,经过模拟沙盘测试驾驶后,一台“智能火星救援车”面世,同学们欢呼起来。

  项目式学习不止于此。五(4)班万瑾瑞抱着平板电脑凑过来:“听,我用AI音乐软件为救援车创作了3首新歌。”六(1)班周泽颖赶紧补充:“我们7个同学分工合作,把制作救援车的过程拍成了微电影。我第一次当上小主播,直播推荐我们的微电影。”

  “一辆‘智能火星救援车’,诠释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于未来教育的重要作用。”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韩瑾说。

  当前,一套覆盖全学段、全人群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正在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丰硕成果正惠及亿万师生。智慧黑板化身“AI教师”:虚拟人司马迁与学生对谈古今,动态数形转换、3D模型剖分等技术让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立体生动;智能批阅机成为“AI助教”:眨眼间完成作业批改,精准定位错误,并生成详尽分析报告,帮助老师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目前,已有23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署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教学从“黑板+粉笔”向“云端+终端”转变。

  辅导学习,也陪伴学习。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智能学伴”定制功能,学员可以通过终身教育“智能基座”平台,像拼搭积木一样,在5分钟内生成专属的“智能学伴”。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已有661个“智能学伴”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陪伴服务。

  全新教育模式加速形成

  智慧教育呼唤教育智慧

  未来的课堂是什么模样?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一堂跨越时空的模拟课堂精彩开讲——线上线下23个国家和地区的90名大学生,在3名高校教师和AI导师慧雅的指导下,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共同完成抗病毒药物研发。

  “老师,我们组预测了一些蛋白结构,但不确定蛋白在病毒的什么位置。”

  “根据实时数据,26%的学生遇到了结构预测不准的问题,52%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可能由病毒系统的复杂性引起。”AI导师慧雅实时给出分析。

  “现在我将为大家开启系统,进入微观分子世界。请同学们戴好设备,准备开始虚拟仿真实验……”北京理工大学教师陈东平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生—机”三元协同的课堂新模式,生动呈现了未来教育的全新可能。在未来课堂里,教师转型为学习生态设计师,学生“进化”为自主知识建构者,人工智能成为催化认知跃迁的“超级杠杆”。

  教与学模式迭代,师与生关系重构,对培育未来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不少地方已提前布局,鼓励学校将人工智能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华中师范大学研发推出“小雅”智能教学平台,具备一键生成知识图谱、快速设计教案等功能,帮助老师实现智能化备课与授课;宁夏、广西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并实施针对性培训,城乡教师数字鸿沟显著缩小;青海启动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系列培训工程,靶向实施数字化应用种子教师、人工智能种子教师、管理指导团队人员等系列培训……

  “放眼未来,教师需要打牢数字素养的地基,习惯使用人工智能等工具,不断提升智慧教学的设计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宇说,“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一味依赖技术,还应该继续为学生提供情感等方面的支撑。”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浪潮正重塑教育图景。教育被重新定义,全新教育模式加速形成,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智慧教育绝不仅仅是数字技术的引入,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思维的创新和跨越。从根本上来说,智慧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智慧。”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说。(人民日报 记者 吴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布鲁塞尔奏响中秋音乐会 “以乐...   中新社布鲁塞尔9月22日电 (记者 德永健)从经典小提琴名曲《梁祝》到充满岭南风情的《彩云追月》...
李强赴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记者潘云召 贺飞)北京时间9月2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离开北京,...
学习卡丨如何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
原油价格震荡,国内成品油调价或...   中新经纬9月23日电 (万可义)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9月23日24时开启。综合机构观点,...
每天平板支撑2分钟,一个月后身...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总有理由推托运动:下班太晚、健身房太远、带娃太累……如果你也苦于没时间运动...
治安处罚=终身污点?这项制度为...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遇到过或见到过因为一些小争执小纠纷,甚至不当言行而触发治安违法的事情。而...
秋冬季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   随着秋冬季来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北方地区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
西贝旗下一食品生产企业拟注销   和商网9月22日电(吴家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泰安市锁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圆满收...   和商网青岛9月22日电(记者 吴涛)9月21日至22日,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决赛在青岛举办。...
持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 我国耕地...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推动节水灌溉。目前,全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达到1...
德国外长呼吁尽快启动“两国方案...   中新社柏林9月22日电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当地时间22日启程赴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
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   和商网广州9月22日电 (记者 蔡敏婕)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22日在广州举行,与会...
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   和商网上海9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倒计时一周年活动22日在上海展览中...
残特奥会旱地冰壶项目落幕 各组...   和商网广州9月22日电 (张璐 肖惠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
全球瞭望丨美媒:“经济停滞感”...   新华社纽约9月21日电(记者施春)美国《华盛顿邮报》21日刊文说,高昂的借贷成本、不断减少的就业...
2025年快乐垒球进社区、进校...   和商网北京9月22日电 9月21日,中国垒球协会2025年快乐垒球进社区、进校园(北京站)活动在...
广西梧州实施“东融”战略 加速...   和商网南宁9月22日电 (张广权)广西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22日在南宁介绍,“十四五”以来,梧州发...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   中新社福州9月22日电 (郑江洛)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2日晚在福州开幕。  本届电影节以...
上海南京西路功能区与CGF共同...   和商网上海9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22日,2025“南京西路可持续生活周”在上海开幕。南京西...
侨创“浙里”汇智聚力 共探AI...   和商网杭州9月22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9月22日,“侨创‘浙里’  AI未来”——企业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