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八旬植树人回望人生:一座山 一片绿 一辈子
创始人
2025-06-19 18:45:43
0

  和商网乌兰察布6月19日电 题:内蒙古八旬植树人回望人生:一座山 一片绿 一辈子

  和商网记者 张林虎

  6月的苏木山森林公园,20余万亩华北落叶松层层叠翠,松涛与泉流合奏出清凉乐章。很难想象,这片森林覆盖率达74.8%的“塞外小兴安岭”,半个多世纪前曾是连飞鸟都不愿驻足的荒山。而让荒山变绿海的,是87岁的老人董鸿儒用一辈子写下的坚守。

图为董鸿儒在整理荣誉证书。  海军 摄

  拓荒岁月:荒山扎根的坚守

  1958年,18岁的董鸿儒被派往苏木山护林站时,眼前的“护林站”不过是半山腰一间漏风的土坯房,四周荒山裸露,只有几棵瑟缩的白桦树。“说是护林,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语气里仍带着感慨。此前两任护林员都因条件艰苦离去,留下半袋发霉的玉米面,而他却选择留了下来:“组织信任我,就得把事儿干成。”

  为摸透苏木山,他用一年时间走遍山野,记录土壤、气候,1960年推动苏木山林场成立。可造林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头年秋天种下300亩杨树,次年开春大多枯死;接着试种桦树、榆树、山桃,接连两年几乎“全军覆没”。“到底该怎么走下去?”无数个深夜,他望着窗外荒山彻夜难眠。

  直到一次寻种途中,董鸿儒在深山发现一株挺拔的落叶松,得知山西、河北有成功栽种经验后,林场人背着籽种归来,终于让华北落叶松在苏木山扎下了根。

图为董鸿儒给学生们讲述在苏木山植树造林的故事。 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供图

  造林艰辛:肩扛手栽绿满山

  “苏木山山高坡陡,没路,种树全靠人背肩扛。”董鸿儒的讲述里,藏着造林人的艰辛。20厘米的小苗淋上水装进麻袋,一扛就是几十斤;35公斤重的铁皮水箱,得从沟底往山上背,人们累得直不起腰,手上磨出的血泡结了老茧,风吹日晒更是家常便饭。“有次挑水时摔了一跤,水洒了,爬起来还得返回原地再挑。”

  就这样,一棵苗、两瓢水,十亩林、百亩山,董鸿儒带着职工们风里来雨里去,干了40多年。墙上的黑白工作照记录着当年的场景:年轻人扛着树苗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铁锹挖在石缝里迸出火星。

  如今,那些泛黄的照片旁,陈列着董鸿儒获得的荣誉:1986年“全国绿化劳动模范”、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2022年“全国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近日,董鸿儒又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而照片里的那个小伙子,如今也已满头白发,他用一辈子的时光,让黄褐色的山梁泛起了绿意。

图为董鸿儒检查树木生长情况。 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供图

  绿染青山:生态红利惠乡邻

  在董鸿儒家中,一幅苏木山全景照挂在客厅显眼处,云雾缭绕的绿林间,隐约可见山脚下的村庄。

  2008年,董鸿儒的儿子董存战接过“接力棒”,成为第二代林场人。“起名存战,就是希望他活下去,继续跟荒山‘战’。”如今,董存战已在苏木山坚守15年,不仅守护着这片绿林,更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产业,让苏木山从生态屏障变成“致富靠山”。

  如今的苏木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20余万亩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创造了50多亿元的生态价值,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山脚下的卢家营村白墙灰瓦、民宿林立,村民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年轻时我也在山上种过树,知道有多难。没有他们老一辈的坚守,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卢家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关斌感慨道。

  “树绿了,村美了,乡亲们富了,这比什么荣誉都值得。”董鸿儒说这句话时,眼里闪着光。(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标普500与纳指续创新高,特斯...   中新经纬7月26日电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创盘中与收盘历史高位。  Wi...
“吃海鲜”的三亚榴莲,“树上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莲进口国每年5月,东南亚榴莲大量上市就开始畅销中国市场2024年第四届中国国际...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   新华社成都7月26日电 26日上午,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启动,这是世...
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雨 华...   和商网7月2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6日消息,昨日,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震暂未收到人...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25年7月26日01时02分,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东...
泰柬两国边境地区再次发生交火   当地时间7月26日早,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再次交火。泰国军方称,柬埔寨军人首先向泰国士兵开...
日军是怎样疯狂掠夺“亚洲第一富...   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南部约3公里的金牛岭山麓,货运火车从这里驶出,外运矿石。作为中国重要...
运丢五万元手镯,快递公司只赔六...   价值107万元的加油卡,在快递途中离奇“消失”,最终竟现身二手交易平台。更让寄件人难以接受的是,...
列车一次性座椅套卖爆,真有必要...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杨召奎)“已经下单了,8.8元8包,还包邮,能用好几次。”7月24日,...
华文媒体行走翠云廊 领略千年古...   和商网广元7月25日电 (尧欣雨)“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翠云廊,今天的翠云廊充满了鸟语花香和蝉鸣,和...
夏繁科技联盟在四川阿坝成立   和商网成都7月25日电 (陈选斌)夏繁科技联盟成立大会25日晚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举行。会上,...
德国能源转型旗舰项目SuedL...   中新社柏林7月25日电 德国能源转型进程中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SuedLink于25日在巴...
天津:哪吒号主题游船正式运营 图为小游客观看船舱“哪吒”主题画。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图为“哪吒”主题人物迎接游客上船。中新社记者 ...
下水摸鱼、篝火打跳嗨不停!暑期...   云南省马关县腊科村紧邻中越边境,属于国家级传统村落,堪称彝族文化活态博物馆。暑假期间,当地别具特...
谢锋:中美只有维护和平合作的责...   中新社华盛顿7月25日电 (记者 陈孟统)中国驻美大使谢锋25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
中国财政部官员简介财政政策如何...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
以音符话交流 2025成都友城...   中新社成都7月2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以“音符里的公园城市”为主题的2025成都友城青年音乐周...
“艺术中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在...   和商网吉隆坡7月25日电 (记者 陈悦)“艺术中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于22日、23日在马来西亚举...
世卫组织:基孔肯雅热病毒扩散全...   和商网7月25日电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
聚焦《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   和商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弘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