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长卷正舒展 山南市着力打造“百里绿色生态长廊”工作综述
创始人
2025-06-11 19:48:18
0

  编者按: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南市,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打造雅江中游“百里绿色生态长廊”,对于山南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不仅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山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山南市聚焦“四个创建”,聚力“四个走在前列”,立足自身生态资源禀赋,以南北山绿化工程为契机,深入打造雅江中游“百里绿色生态长廊”,深度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雅鲁藏布江在尼木一带冲出妥峡后,便放慢脚步,在曲水转身南下、向东。在贡嘎到桑日间的宽阔河谷,编织出发达的水网,造就出无数沙洲。

  不承想,这些沙洲与冬春两季的狂风汇合,形成雅江中游河谷的风沙。

  没有人知道这风沙肆虐了多久,但在今天的卫星地图上,这条河谷中一条长达160公里、宽约1.8公里、面积约50万亩的立体生态林带如同一幅绿色长卷,舒展在雅江两岸。作为西藏首个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这条蜿蜒数百里的绿色生态长廊,更是一座镌刻着高原儿女与风沙抗争、与自然共生的绿色丰碑。

  誓与风沙相抗争

  “以前春天一刮风,屋顶的太阳能板都能被沙子埋了。”贡嘎县江塘镇群众次仁多吉站在自家小院前,望着远处成片的苗圃感慨道。这里曾是雅江中游最严重的沙化区之一,往昔每年春季,狂风裹挟着沙粒侵袭农田,让村民不得不反复补种青稞,辛勤的劳动常被风沙毁于一旦。

  雅鲁藏布江中游水位季节性变化显著。枯水期时,宽阔的河床大面积裸露,众多“江心洲”上的泥沙在河谷季风的作用下肆意飞扬,成为土地沙化的源头。据资料记载,截至上世纪80年代,雅江中游两岸的沙化土地面积曾高达数十万亩,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起处不见家”,这虽是群众的戏语,也是当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到冬春季节,狂风裹挟着沙尘,遮天蔽日,居民家中也常常是沙尘弥漫,就连木碗里都能积上一层沙子。外出时,当地人总是用头巾、口罩等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风沙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更是破坏巨大。离江较近的农田风蚀严重,肥沃的土壤被大风卷走,农作物难以生长,粮食产量难以提高。两岸山上的草场也未能幸免,沙化使得牧草稀疏,一大片草场养不了多少牛羊,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

  交通也深受风沙之害。拉萨贡嘎机场每年约有两个月受风沙侵扰,航班无法正常起降,给旅客出行和地区间的交流带来极大不便。连接各地的公路也时常被沙丘掩埋,车辆通行受阻。

  加强雅江中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已是刻不容缓。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遏制雅江中游两岸肆虐的风沙。

  转机始于2001年启动的“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山南市首次在扎囊县江塘镇试点“草方格治沙”——村民用牦牛驮来秸秆,在沙地上扎出1米见方的格子,再种上沙蒿和柠条。然而,高原的极端气候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许多草方格第二年就被大风破坏殆尽。

  “当时觉得,人终究斗不过自然。”参与首批试验的村民旺堆回忆说。

  但风沙终究斗不过山南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40多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战天斗地,上演了一幕幕绿进沙退的壮丽篇章。

  全民动员筑绿廊

  40多年前,扎囊县扎其乡罗堆村十来岁的边久放羊时,在村边山坡上种下5棵柳树。“山上光秃秃的,太阳很毒,晒得很。”那时的他,只想着在放羊的时候有个乘凉的地方。

  边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此与树结了缘,从刚开始种几棵树,到后来参与雅鲁藏布江防沙治沙造林工程,再到成立苗圃基地,边久因为种树出了名,在当地赢得了“树爸爸”的美名。

  此后,他带领村民组成施工队,用旧衣服包裹树根、从数公里外运土固沙,硬是在裸露的沙地上种活了第一批树苗。这种“土法造林”虽显笨拙,却为高原治沙积累了宝贵经验。

  进入21世纪,治沙技术迎来科学化升级。山南市创新采用“工程治沙+生物治沙”模式,在雅江南岸沙滩试验“丁字坝”固沙法,利用大苗深栽技术提升存活率;建设江北5000亩苗圃基地,培育松树、杨树等70余种适生苗木,成活率从30%提升至90%。边久的儿子罗布继承父业后,引入智能网络系统,通过分析气候土壤数据筛选树种,实现了“科学育苗、精准造林”。两代人的智慧碰撞,让治沙从“保存活”迈向“可持续”。

  经过多年努力,山南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桑耶核心区)已建成我区唯一的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在这里,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模式和技术体系,为全区乃至全国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截至目前,山南市已完成治沙2.3万亩,沿江沙化好转趋势得到持续,一片片曾经荒芜的沙地逐渐被绿色覆盖,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林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山南市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部署,编制《雅江两岸面山造林绿化工程规划》,为植树造林工作绘制了更加科学、详细的“路线图”。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六个走在全区前列”战略,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雅江两岸已形成绿色生态屏障的基础上,把生命的绿色向两岸山坡延伸。

  同时,山南市积极组织沿江区县及市直机关、驻地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开展“万人万亩”义务植树活动。多年来,累计植树620万余株,建成人工林8.46万亩。这些由全民共同种下的树木,汇聚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成为雅江两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位一体”护家园

  清晨,当拉萨开往林芝的列车从乃东区金鲁社区南侧经过的时候,护林员达瓦欧珠也披上外衣出了门。

  “前段时间忙着给树林打药除虫,这些天马鹿又三五成群下了山。”出门前,达瓦欧珠对阿爸说,春天干旱,山上缺草,昨天下午他听巴桑次仁说,有几头马鹿差点钻进他家的青稞地,他得去江边看看。

  日上三竿,林子里,杜鹃鸟“布谷、布谷”地叫着。达瓦欧珠眯眼环视了一圈树梢,自言自语道:“嗯,树叶和树干上没有新伤,药起作用了。”他拿出手机,打开护林员专用的“智慧林草”APP,拍了几张照片上传到网上。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

  为确保生态成果“管得好、保得住”,山南市构建起“管护+防火+野保+防害+监测”五位一体的智慧管理体系:19252名护林员、5799名草监员组成网格化队伍,每年13万人次开展保护性巡查,实现森林、草原、湿地全覆盖。科技赋能更让管理迈向智能化——无人机运送树苗、遥感监测林区、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控水。

  在造林管护方面,安排专职人员对植树造林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精心管护。在科技助力下,山南市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

  随着雅江中游160公里 “绿色长城” 如巨龙横卧江畔,这一带的沙尘天数从年均60余天降到7天左右。更令人振奋的是,生态修复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复苏。白唇鹿(当地群众称为马鹿)、獐子、狐狸以及各种鸟类越来越多出现在江边林地一带。有的鹿群甚至不避车流地进入山南市区。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融合的成果也日益显现。生态修复不再是赔本买卖,而正在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今,边久的苗圃基地年产出200万株苗木,销往拉萨、日喀则等地,带动370余名农牧民就业;

  泽当大桥周边试种竹子、饲用草种,沿江沙地种植洋姜11亩,既固沙又创造经济价值;

  “五一”假期,扎囊县阿扎乡的有机蔬果农业科技园里,又一批沙地芦笋到了采摘的时候;

  ……

  40余年光阴书写的生态绿色篇章,正在重塑雅江中游的未来图景。正如边久所言:“种树是几代人的事,看着风沙越来越少,一切都值得。” 在这片曾经风沙肆虐的土地上,绿色,仍在山河间绘出新的画卷。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举办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   中新社上海8月6日电 (许婧 杜奕彤)《起来!起来!起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南沙方案》落地三周年 科创产...   和商网广州8月6日电 (王坚 林海欣)8月6日的广州德诚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模拟非洲路况...
台湾自媒体人体验“滇味”民族风...   和商网红河8月6日电(黄兴鸿 李柏涛)6日,第三届“情牵两岸·滇台同行”暨台湾网络新媒体人云南红...
印尼东努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   和商网雅加达8月6日电 (记者 李志全)8月6日,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班...
全国230余名青少年武术搏击选...   和商网宁德8月6日电 (吴允杰 游小玲 马启晨)5日至6日,2025年“柘荣高山白茶杯”武林风全...
边境冲突致泰国旅游业严重受损   中新社曼谷8月6日电 (记者 李映民)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长索拉翁6日向媒体透露,泰柬边境冲突导致泰...
广州滑坡现场已救出8人 搜救仍...   和商网广州8月6日电 (记者 王坚)6日8时30分许,由于广州连日暴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广州大源街...
沪浙签署长三角船检一体化合作协...   和商网嘉兴8月6日电(鲍梦妮 吴迪元)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6日消息,由上海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浙江...
中新网评:基层减负要见实效,需...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袁秀月)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巴丹吉林申遗一周年记:近5万平...   和商网阿拉善8月6日电 题:巴丹吉林申遗一周年记:近5万平方公里沙漠里的守护与安心  和商网记者...
(抗战胜利80周年)“且看鹰隼...   和商网济南8月6日电(记者 孙婷婷 祁建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西安铁警全力护航旅客暑运出行 2025年暑运启动以来,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安公安处宝鸡南站派出所迎来旅游、探亲、学生等多重客流叠加高峰...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实现台胞就地...   中新社福建漳平8月6日电 (陈俊毅)随着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6日正式设立...
海内外超200支高校队伍角逐合...   和商网深圳8月6日电(索有为 承潇龙)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6日在深圳理工大学启幕,该赛事以“造...
刘慈欣: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科...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科幻作家刘慈欣6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中国企业组团亮相印尼数字盛会 ...   中新社雅加达8月6日电 (记者 李志全)2025年印度尼西亚数字化转型博览会(DTI-CX)6日...
周鸿祎:安全智能体为应对 “超...   和商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夏宾)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360集团...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 山东蓄力打...   和商网济南8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这项体系如同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央厨房’,能根据不同行业的...
四川宝兴:游客避暑偶遇野生大熊...   和商网雅安8月6日电 (刘刚 王思芦)8月5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前来避暑的外地游客唐女士一...
机坪最高温近60℃ 上海机场人... 8月6日,助航灯光维修员在虹桥国际机场机坪上检查高杆灯。根据上海机场集团统计,7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