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胃部健康,哪些细节要注意?
创始人
2025-06-09 13:40:42
0

  定期更换筷子、科学清洁餐具、避免饮食过热

  保护胃部健康,哪些细节要注意?(服务窗)

  每日与我们相见的筷子,或许正成为威胁胃部健康的“隐形杀手”。不少家庭将筷子用到开裂、褪色仍舍不得丢弃,却不知长期使用的筷子,表面会布满肉眼难察的细小凹槽,成为细菌、霉菌肆意滋生的“安乐窝”。辽宁抚顺市第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耿超提醒,定期更换筷子,可降低致病物质传播风险,守护胃部健康。

  上海市消保委实验显示,使用超6个月的筷子,霉菌数量比新筷高出30%。木筷、竹筷,表面易磨损,吸水受潮后容易成为黄曲霉毒素和幽门螺杆菌滋生的温床。此外,部分塑料筷或劣质一次性筷子在高温下可能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不同材质的筷子更换周期不同,木筷、竹筷建议每3—6个月更换一次,一旦出现裂痕、霉斑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锈钢、陶瓷筷因表面光滑不易藏菌,可每3个月检查一次,若未出现明显磨损,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除定期更换筷子外,餐具养护与饮食选择对守护胃部健康同样关键。耿医生介绍,餐具清洁也有大学问,成把清洗的筷子菌落总数比单根清洗高30%—50%,建议将筷子分开清洗,用洗洁精擦拭后彻底冲洗。高温消毒是有效手段,100摄氏度沸水煮10分钟可杀灭99%的致病菌,但黄曲霉菌的杀灭需区分菌体与毒素:菌体可通过高温、紫外线灭活,而毒素需280摄氏度以上高温或碱性处理,日常家庭环境中一般无法杀灭。此外,家中常用的碗盘、砧板、刀具和洗碗布也易“藏污纳垢”,日常清洁与定期更换不可忽视。

  值得警惕的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趁热吃”这一习惯暗藏风险,有些人把“趁热吃”变成了“趁烫吃”。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经过评估后认为,饮用温度超过65摄氏度的热饮有致癌风险。耿医生建议,食物温度应控制在10—40摄氏度为宜。

  胃部健康筛查,是预防胃部疾病的“前哨站”。幽门螺杆菌是胃炎、胃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建议健康成年人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同时要注意分餐,使用公筷。此外,胃镜检查对于发现胃部疾病以及早期胃部恶性疾病的筛查至关重要。随着科技进步,无痛胃镜也越来越普及,检查痛苦大幅降低。耿医生建议成年人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为胃部健康筑牢防线。(人民日报 记者 刘洪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本西南群岛发生5.4级地震 ...   和商网7月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西南部岛屿5日清晨再次发生地震,初步震级为5.4级。当地...
晶采观察丨青春力量 赋能新征程   近期,国新办举行多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不难发现,年轻的面孔频频亮相发布台,成为...
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农村公路固定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今年1—5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
斯诺克冠军联赛:张安达、吴安仪...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当地时间7月4日,2025年斯诺克冠军联赛(排名赛)于英国莱斯特继续进行,...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以侨为桥 ...   和商网深圳7月5日电 题: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以侨为桥 共赴丝路共赢之约  作者 彭同新 索有为...
各地加强公共场所防暑降温举措 ...   央视网消息:我国江淮江南等地近期迎来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的区域涉及河南、...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举办“世界遗产...   中新社多伦多7月5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与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7月4日在位于...
中国首座乐高乐园正式在上海开园...   中新社上海7月5日电 (记者 李佳佳)作为中国首个乐高乐园度假区以及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
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开街 7月5日,位于吉林长春的新民大街焕新开街,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7月5日,位于吉林长...
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   中新社西宁7月5日电 (马铭言)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环青赛”)5日在...
聚力攻坚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正值毕业季,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聚力攻坚,全力...
央广时评|时代新青年,如何拓展...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7月2日至3日在京...
广东发布十条海岛游线路 激活“...   和商网广州7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之湛江站”暨“跟着海岛去旅行”2025...
行进中国|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   “微信到账500元!”听着收款提示音,王菊茹开心地将包装好的手工茶,递到游客手中。  王菊茹是海...
(八闽千姿)闽南古老土楼民宿受...   中新社漳州7月5日电 题:闽南古老土楼民宿受青睐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  在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的...
(文化中国行)老中青三代文物技...   和商网泸州7月5日电 题:老中青三代文物技能人才同台竞技:续写文明传承技艺  记者 岳依桐  手...
全力以赴保通保畅保安全保民生 ...   央视网消息:7月3日,成都出现强降雨天气,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3日下午3时到4日零时,青羊区...
(文化中国行)百年粤韵越重洋:...   中新社梧州7月5日电 题:百年粤韵越重洋:古韵添新声 一曲解乡愁  作者 张广权  “相舞相伴,...
(年中经济观察)极端天气频发 ...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5月北方干旱、6月南方洪灾,今年“三夏”农忙期,中国多地遭遇...
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留学中国代际...   中新社多伦多7月5日电 (记者 余瑞冬)曾在不同时期赴中国留学的加拿大留华校友、即将赴华留学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