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创新、暖心服务激发“五一”消费新活力
创始人
2025-05-06 13:31:33
0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杭州西湖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着给游客指路;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里,老板提着长嘴铜壶穿梭倒茶;新疆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的基础上,增开了近450列旅客列车;郑州东站平均2分钟驶出一趟高铁;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园延长开放时间……这个“五一”假期,人潮涌向天南海北。

  据了解,今年假期,国内游热力十足,或达近3年峰值,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全国各地创新玩法、提升服务、打造丰富多元的文旅场景,为加码“假日经济”,助力提振消费注入新动能。

  花样玩法拓宽游客体验

  “我在等风,也等你”,“五一”假期,天津光合谷旅游度假区举行国际风筝节,青年广场主会场宛如天空艺术秀场,白天,超大型软体动物风筝诠释“天空美学”,夜晚,夜光风筝自带光影特效,将星空化作绚丽舞台。

  “传统风筝技艺与现代潮流玩法巧妙融合,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刷爆朋友圈。”游客张女士说。

  上海静安区在静安寺商圈与苏河湾商圈同步开展为期11天的系列光影活动,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电子音乐制作人以及国内青年艺术家,携手打造炫彩多元的光影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梦幻体验,也展现活力、缤纷、多元的静安夜生活。

  这个“五一”假期,各地可谓是费尽心思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丰富多样的文旅大餐。北京市文旅局以“京彩五一·乐享好时光”为主题,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推出1900余场活动;四川省聚焦“哪吒”热,推出一批国风国潮新产品、新线路,举办国风嘉年华等180余场活动;内蒙古鄂尔多斯金沙岭利用沙漠的资源禀赋,让游客可以在大漠中体验“弯弓射雕”的豪情;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举行泼水狂欢活动,游客和市民沉浸式体验民俗项目,近距离感受梁河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浙江宁波老外滩打造“复古腔调”市集,极具年代感的复古小物件搭配各种口味的中西特色美食,让游客找回童心的同时也大饱口福,沿甬江平台化身复古演绎大舞台,激情音乐点燃现场氛围……

“五一”假期,前来昆明教场中路观赏蓝花楹的游客络绎不绝(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各地将文旅资源与国风国潮、非遗展演、民俗体验、赏花露营、创意市集等结合,满足游客沉浸式、有氛围感、个性化的文旅体验需求。

  暖心待客彰显城市温度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政府及景区暖心待客,打破传统服务边界,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用诚意与创意吸引游客、打动游客。

  “菜品味道好,价格也实惠,给荣昌点赞!”“五一”期间,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面向游客开放,首日接待游客超5000人,米饭日耗超千斤,记者在现场探访时看到,食堂内人声鼎沸,等待取餐、结账的游客已排起了长队。菜品区摆放着荣昌卤鹅、猪油泡粑、黄凉粉等20多种“荣昌味道”,不少菜品刚端上取餐架,就被“一扫而空”。浙江衢州、甘肃敦煌、安徽黟县等地政府机关食堂也向游客开放,以平价美食展现地方特色。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对此表示,机关食堂对市民和游客开放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机关食堂推出当地特色美食不仅是对当地特色美食的宣传推介,也起到了对整个城市餐饮业的规范、示范和引导作用。他认为,政府良好的精神面貌、公共服务水平以及整个城市的餐饮水平都是当地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多地开放公共资源缓解游客“停车难”问题,湖北荆门开放124个停车场、17685个停车位,涵盖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场所,江苏扬州、东海等地同步开放政府停车位;多地还推行“柔性执法”,对外地游客违停以提醒代替处罚;情绪价值也提供的十分到位,山东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一下午撒3000斤蛤蜊,工作人员说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河南云台山景区推出“清凉套餐”,免费发放万斤西瓜和5万支雪糕……

  从执法到服务,各地以精细化、人性化举措诠释着“以客为尊”的理念,一座城市的诚意与温度跃然眼前。

  文化赋能点燃消费新热潮

  这个“五一”假期,文化消费市场也掀起热潮。从大运河畔的书香市集到江淮大地的非遗展演再到松花江边的特色文创产品,文化消费正突破传统边界,在科技赋能与场景创新中重构消费图景,展现出蓬勃生机。

  今年恰逢黄梅戏大师严凤英诞辰95周年,为致敬大师,传承经典,安徽在“五一”假期开启“好戏安徽”第二季活动。名家大师和青年新秀同台献艺,展演特别策划“经典与传承”并行的剧目体系,不仅选取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等严凤英演出过的经典剧目,还选取黄梅戏《汤生与鹂娘》《伊犁月》等近年来地方优秀院团新创剧目,展现了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我们一行六人,专程从山东赶过来看这次剧目展演,黄梅戏是安徽的代表,在我们山东也是深入人心。”观众何静怡说。

  假日期间,各大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等把握住机遇,推陈出新,创新形式,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哈尔滨中央大街将城市文化与AR技术相融合,推出了兼具科技感与城市文化的文创产品。“这款冰箱贴在去年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全新升级,结合AR技术,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可以看到一个动态视频,实现裸眼3D的效果。”中央大街龙粤魔法列车总经理于洋说。

融合AR技术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文创产品(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摄)

  5月1日晚,《一越千年·古韵长歌》大型沉浸式夜间演艺活动在浙江绍兴古城多个街区联动开启,现场表演者、游客、市民化身“越国子民”上演一场全民参演的大型古装戏。

  四川博物院创新推出“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展览选择从纹饰这一“小切口”出发,讲述四川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面对文旅消费的广阔市场,各地因地制宜,在创新供给、服务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文旅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量”,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也助推经济向前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暑运10天北京铁警共受理旅客求...   和商网北京7月10日电 (王海蛟)记者10日从北京铁路公安处获悉,暑运以来,伴随铁路客流增长,旅...
壹视界·微视频|从鹭岛之变看中... 视频:壹视界·微视频|从鹭岛之变看中国之治来源:人民网  一本书,一座城。  一段岁月,一张蓝图。 ...
北京检察机关累计制发“督促监护...   和商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0日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
赵乐际会见韩国国会副议长李学永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0日在北京会见韩国国会副议长李学永。  赵乐...
聚焦智慧能源与低空经济 第十届...   和商网成都7月10日电 (单鹏)第十届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成都智博会”)1...
浙江杭州“侨助共富”聚侨力 ...   和商网杭州7月10日电 (钱晨菲)10日,浙江省杭州市侨联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工作交流会暨...
尼日利亚安全部队击毙至少30名...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阿布贾消息:据路透社10日报道,尼日利亚安全部队日前在卡齐纳州多个地区...
202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将在海...   和商网海南博鳌7月10日电 (记者 王子谦)7月11日是第21个“中国航海日”。记者10日从20...
国际最新成功提取至少1800万...   和商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同期发表两篇基因组学论文称,...
青海首批本土产3D打印医疗器械...   和商网西宁7月10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0日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
聚焦国资国企转型 中埃共绘“数...   和商网天津7月10日电 (记者 周亚强)“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这条新丝绸之路正在重塑国家...
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在广西南...   和商网南宁7月10日电 (张广权)7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集中...
(乡村行·看振兴)年产值800...   和商网柳州7月10日电 题:年产值8000万元 广西柳江“鸟笼经济”飞起来  作者 梁旎旎  广...
“民歌大观”走进阿诗玛的故乡石...   和商网昆明7月10日电 (黄兴鸿 张馨怡)10日,民歌大观第36期“马铃响来玉鸟唱”云南经典民歌...
真相来了丨网传太阳能板释放有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6.8亿千瓦,同比增长15.7%。日常生活中...
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   和商网广州7月10日电 (王坚 林海欣)“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10日在广...
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 图为闭营仪式上的文艺演出。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闭营仪式上的颁奖环节。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
从“论道”到“问道” 尼山论坛...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 题:从“论道”到“问道” 尼山论坛文明对话开启新程  作者 周艺伟 ...
探访合肥航空飞行营地:如何激活...   和商网合肥7月10日电 (记者 张俊)初夏的合肥庐江飞行营地,微风拂过停机坪。随着一阵低沉的嗡鸣...
中外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达成“曲阜...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王采怡)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平行活动——世界文化遗产论坛7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