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上名校会变容易吗?
创始人
2025-03-13 07:39:35
0

  名校要扩大招生了。

  在继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1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分别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和“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在3月6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进一步明晰了今年的扩容方向:“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根据澎湃新闻的梳理,截至3月12日晚,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至少16所“双一流”大学先后宣布增加今年本科的招生名额。

  哪些“双一流”高校已宣布扩招?

  3月2日,清华大学首先宣布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清华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披露的数据,去年该校共招收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这意味着今年清华大学的扩招幅度在4.3%左右。

  同样宣布今年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的北京大学,扩招幅度为3.8%。根据北大近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校本科阶段招收录取的内地学生,已至少连续3年都稳定在3910人上下。

  而扩招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农业大学。3月6日,中国农业大学宣布,2025年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等学科领域,增加500名本科生名额,扩招幅度达到了13.6%。

  除了以上16所大学外,也有一些“双一流”高校被指即将扩大今年的招生名额。例如《厦门日报》报道称,今年厦门大学的本科也将扩招,但具体增加名额需要等待教育部批复后公布。

  同时,澎湃新闻也注意到一些高校提到近几年一直在持续扩招。

  上海交通大学在3月5日表示,近年来该校一直“在‘小步快跑’,年均扩招近150人,主要集中在国家最紧缺的前沿学科”;南京大学则在题为《南京大学连续第四年扩大新工科本科人才培养规模》的消息中提到:“近三年南京大学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根据澎湃新闻的梳理,在已宣布2025年本科扩招的16所“双一流”大学中,有7所本科招生规模至少在2024年已开始调整。

  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都在2024年进行了本科扩招。

  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郑栅洁也提到,2024年“双一流”高校已扩招了1.6万人。

  面向AI等新技术扩招

  不过,今年高校扩招也与往年有所差别。

  除了扩招顶尖高校更多、整体扩招规模更大外,澎湃新闻注意到,本轮名校扩招的生源,大多集中在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中。

  上海交通大学要“扩大三大先导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以及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武汉大学将“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的扩招会“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

  这届考生,上名校变容易了吗?

  在“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扩招后,澎湃新闻也注意到,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声音,认为本轮扩招是“开闸放水”,会降低名校录取难度,甚至会催生学历泡沫:

  《中国顶级大学集体“开闸放水”,这届考生赶上了近十年最大红利期!》

  《扩招!2025届高考生赢麻了!今年绝对是最容易上大学的一年!》

  但这些文章只看到了供给的增多,却忽视了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等人的梳理,2021年时,“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约为64万人。假定2022年和2023年招生规模变动不大的前提,那近两年3.6万人的扩招名额占整体的比例为5.6%。

  但与此同时,从2021年到2024年,高考参考人数也从1078万人增长到了1342万人,增幅达24.5%。考虑到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受到了中职单招被纳入高考统计口径这一影响,用应届普通高中生人数做计算更为合理——从2021届的792.7万人增长到了2024届的905万人,增幅达14.2%。

  针对本轮名校扩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分析,国内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当更多人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既能缓解个体焦虑,也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徐星说。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则提到,“优质本科扩容不是简单的数量扩招,而是通过增加高水平教育资源供给,缩小区域、校际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并进。”

  澎湃新闻也注意到近两年的“双一流”高校扩招中,包括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名额扩招数量较多,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考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概率。

  不过,这轮高校招生扩招,至少短期内会对文科考生产生不利影响。多所知名高校都提出要着重发展新工科,例如综合强校复旦大学近期宣布“文科招生的比例,会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

  澎湃新闻记者 陈良贤 卫瑶 实习生 何洛伊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暑期档电影票房破6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  截至7月31日19时49分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破60亿  《南...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林区:...   和商网阿尔山7月31日电 题:内蒙古林区:树皮作画 生活开“花”  作者 乌娅娜 崔博群  从拿...
“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纪念抗战... 图为少先队员向四川籍抗战老兵王用劳献花。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四川籍抗战老兵王用劳在现场讲...
贵阳往返香港航线复航   中新社贵阳7月31日电 (记者 袁超)31日,香港快运航空UO246航班平稳降落在贵阳龙洞堡国际...
浙江上半年完成水利投资420亿...   和商网杭州7月31日电(鲍梦妮)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完成水利投资420亿元,半年度完成投资创...
巴西总统回应美国制裁巴西法官及...   中新社圣保罗7月31日电 巴西总统卢拉30日晚发表正式声明,批评美国政府干涉巴西司法事务,反对美...
北京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   和商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了极端强降雨,密云、怀柔、...
通讯:成吉思汗陵景区内的“高车...   和商网鄂尔多斯7月31日电 题:成吉思汗陵景区内的“高车飞碗”  和商网记者李爱平  在蒙古族歌...
海峡两岸及港澳歌手大赛广西赛区...   和商网南宁7月31日电(向芯瑶)《我的祖国》动感青春全国艺术展演暨海峡两岸及港澳歌手大赛广西赛区...
8月1日起,一批国家标准将实施   和商网7月31日电(记者 左雨晴)8月1日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香港外汇基金上半年投资收入19...   中新社香港7月31日电 香港金融管理局31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香港外汇基金录得投资收入194...
“一老一小”的暖心守护:共富路...   和商网杭州7月31日电(张煜欢)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一老一小”是最柔软、最需关切的群体,守...
太原小店如何煮沸一碗羊汤的热度...   和商网太原7月31日电(范舒琪 李新锁)30日晚,在太原市小店区抱鼓巷步行街,在一众食客的交谈、...
河北省邢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   和商网7月31日电 据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河北省邢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文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广东修订反走私条例 明确“水客...   和商网广州7月3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广东省反走...
宝马重返熊猫债市场 发行35...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夏宾)记者7月31日了解到,宝马集团近日重返熊猫债市场,在短期债...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   和商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7月31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重点围绕“智慧·安...
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八一军旗。新华社发陆军军旗。新华社发海军军旗。新华社发空军军旗。新华社发火箭军军旗。新华社发军事航天...
北京密云通报太师屯镇养老中心受...   和商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31日在北京市防汛救灾新...
后人谈梁金山支援抗战:他说把一...   和商网北京7月31日电 题:后人谈梁金山支援抗战:他说把一切都献给祖国  和商网记者 门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