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脏最怕的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创始人
2025-03-10 07:38:10
0

  心脏通过持续泵血,为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维持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它看似强大,却十分脆弱。研究显示,70%~80%的猝死与心脏有关。其实,猝死并不遥远,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习惯,可能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诱发最危险的时刻。

  这些生活习惯,往往容易诱发心脏性猝死,看看你是否存在相似问题。

  这些生活习惯容易诱发猝死

  ■ 过量、不规律饮食

  暴饮暴食会使胃肠负担过重,心脏不得不超负荷工作,极易导致心肌缺血。

  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油脂,增加血脂水平,易引发动脉斑块、血栓,甚至心肌梗死。

  过量饮酒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律失常。

  肥胖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风险,而后者正是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

  ■ 排便太用力

  用力排便时腹压会骤然升高,带动血压快速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

  ■ 压力过大

  长期加班或处于过度紧张、亢奋的状态,会令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分泌,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和血管都容易受到伤害,心梗风险也会增加。

  ■ 长时间水温过高洗澡

  水温过高会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导致心率异常;洗浴时间过长、环境密闭也可能引起胸闷、心慌等不适。建议水温控制在35~38℃,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尤其是老人洗澡时最好有人协助。

  ■ 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使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供血不足,更易诱发心肌梗死。对中老年人来说,宜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一旦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极端情绪

  在极度悲伤或愤怒时,可能出现胸痛、气短、胸闷等“心碎综合征”症状,危及心脏健康。

  ■久坐不动

  长时间伏案或盯着电视、手机,血液流动减慢,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堵塞大脑、心肺血管,可能导致猝死。

  6个好习惯保护心脏

  要想让心脏持续、有力地为全身输送血液,就必须知道它的喜好。生活中坚持6个好习惯,可帮助维持心脏健康。

  1、均衡饮食,控制盐分

  多吃蔬果和全谷物。每天至少1斤蔬菜、半斤水果;在大米、白面中可适量加入荞麦、红豆等,或用薯类、玉米替代部分主食。

  摄取足量蛋白质。相对多吃鱼类、鸡肉等白肉,减少猪肉等红肉;适量增加蛋奶和豆制品。

  控制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2、保证充足睡眠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7小时,心脏病及脑卒中风险会上升。成年人一般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老人也需要保证5~6小时。

  3、适量运动

  有氧运动能让心脏更具活力,如慢跑、游泳、太极、瑜伽等。建议每天锻炼30分钟,每周至少3次,避免久坐,每坐一小时可起身活动3到5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基础心率的20%,建议控制在每分钟120次左右。

  4、每天喝够8杯水

  成人每天需1500~1700毫升水,约8杯(每杯200毫升)。心脏病患者应少量多次饮水;肾功能不全者则需适当减少饮水量。

  5、戒烟限酒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增加炎症、血栓等风险,严重损害心血管健康。酒精也不利于心脑血管,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最好低于25克,女性低于15克,每周不超过100克。

  6、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处于压力下会增加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可舒缓情绪,减少压力激素分泌。

  识别心脏发来的危险信号

  心脏病的可怕在于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出现以下几种不舒服时,需要提高警惕。

  胸闷、胸痛

  如果突发胸闷、胸痛且无法缓解,或虽不持久但频繁发作,需警惕心梗预兆。

  无诱因的胃部不适

  心脏问题并不一定只表现为胸痛,还可能出现出汗、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症状,应进一步就医检查。

  眼前发黑

  若有短暂的视觉发黑甚至意识丧失,尤其是既往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史,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

  心悸、气促或乏力

  如果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是否合并心肌炎;近期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后出现类似症状,也应尽快就医排查。

  此外,心脏的变化还会通过体表信号呈现:

  耳垂折痕:耳垂毛细血管丰富,如果血管硬化、血液流通不畅,耳垂易出现明显折痕。

  颈围变粗:男性颈围>39厘米、女性>35厘米时,常提示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偏高,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脉搏紊乱:正常脉搏每分钟60~100次且节律整齐,过快、过慢或节律混乱,都可能是心脏疾病信号。

  脚踝水肿:如排除久站、久坐因素后仍出现不明水肿,需警惕心衰或慢性心脏病。

  脚趾冰凉:在温暖环境中依然脚部发凉,表明血液循环有问题,根源多在心脏。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瑄

  编辑丨秦静

  审核专家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海涛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风呈年轻化趋势!这些症状早发...   今天(5月25日)是第29个“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
官方通报网传“湖北女子周某领低...   5月25日,湖北孝昌县民政局发布情况通报。  近日,网传“湖北女子周某领低保炒股”引发舆论关注。...
福建省未成年人主题活动福州举行...   和商网福州5月25日电 (叶秋云)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童心向党 筑梦未来”2025年...
2025西湖半程马拉松开跑 选... 5月25日,选手在杨公堤体验喷淋降温。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5月25日,众多选手冲出起跑线。中新社记者...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   各地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有关负责...   和商网5月25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25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有关负责同志就《...
世界最宽双边工字钢组合梁斜拉桥...   和商网武汉5月25日电 (李魏 公茜)湖北宜(都)来(凤)高速公路柴埠溪特大桥25日成功合龙。据...
2025重庆六一缤纷跑欢乐起跑...   和商网重庆5月25日电 (肖江川)25日,2025重庆六一缤纷跑欢乐起跑。来自3300多个亲子家...
浙江杭州:水乡集体婚礼引游人观... 图为新人乘坐喜船。中新社记者 肖健 摄 图为现场民俗表演。中新社记者 肖健 摄 图为16对新人在迎亲...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为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抽成、会员费、技术服务费、信息...
构建起“空中生命走廊” 天津首...   和商网天津5月25日电 (记者 孙玲玲)25日,记者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获悉,近日,一架搭载模...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丨全国护肤日5月25日,全国护肤日。辨识湿疹的“信号”  湿...
2025“江苏—东盟国家教育合...   和商网金边5月25日电 (记者 杨强)2025年“江苏—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当地时间24日在...
众多科普活动亮相广东科学中心打...   和商网广州5月25日电 (记者 王坚)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与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交汇之际...
2025长春马拉松规模扩容 3...   和商网长春5月25日电 (记者 郭佳)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25日鸣枪开赛,埃塞俄比亚和中国...
陈茂波:香港凭“超级联系人”角...   中新社香港5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5日发表网志称,在环球市场波动、美元资产稳...
“港澳青年迎十五运”系列活动在...   和商网深圳5月25日电 (记者 索有为)由深圳海外联谊会指导,香港深圳青年总会、香港青年发展联盟...
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
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开幕 专家共...   和商网阳江5月25日电 (孙秋霞 费先霞 姚寿高)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4日在广东阳江开幕,本次大...
38部佳作点亮“哏都”欢乐季 ...   和商网天津5月25日电 (记者 孙玲玲)24日,第五届天津蹦豆儿喜剧节在智慧山启幕。本届喜剧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