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向全球AI高地冲刺的底气何在?
创始人
2025-03-07 15:28:40
0

  和商网上海3月7日电 (谢梦圆)机器人在会场遛机器狗,机器人对阵踢足球,VR眼镜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近日,这些曾只出现在科幻片中的场景亮相在沪举办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引发热议,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也随之成为关注焦点。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初步形成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发展格局。2018年以来,该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500亿元,规上企业从183家增至380余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有约60款大模型通过相关部门备案,数量位居中国第二。

  上海抢先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热点。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海建立了人形机器人共创平台,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也在此揭牌。该中心在上海张江牵头建设了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训练场,首期部署超过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其中,国地中心自研人形机器人“青龙”开源公版机小批量规模化进驻该训练场,开展基于人体运动数据的逆强化学习和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具身想象算法研究,增强机器人的运动性能,通过减少奖励设置降低具身小脑的开发难度等进行数据采集,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和落地应用。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的机器人。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供图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强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创新是核心、合作是关键。上海将汇聚全球智慧,打造人形机器人技术高地。”

  在大模型方面,上海坚持“开源+商用”双轮驱动,已基本形成“1个开源基模+3个商业基模+N个垂类模型”的发展格局,多款基础大模型引领国内创新趋势,位处现阶段国内基础大模型综合能力的第一梯队。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区,2万平方米空间已建成投运,周边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创新企业集聚式发展。

  “目前,AI技术在上海各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态势。上海作为全球AI目光的汇聚地,始终坚守着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坚定决心,并通过模速空间及模力社区等方式持续孵化与培育相关产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解释道,具体而言,上海在推进制造业、医疗健康、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次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也为AI技术与垂类场景对接提供了机会。据悉,阶跃星辰与智元、商汤科技与太平洋保险、稀宇科技与中软国际科技在开幕式上完成垂类应用签约。通过AI企业与生物医药、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各类场景企业的场景对接促谈,为一个个具体场景给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AI药物发现,到金融风险管理,从病例撰写,到教学质量评估,再到各种钢铁业、核工业、航运业等各类场景。

  然而,廖运发也坦言,虽然上海在AI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技术创新融合、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人才、应用场景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想要扩大国际影响力,成为全球AI技术发展高地,上海在做哪些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众多国内国际专家持续呼吁推动开源开放工作。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在大模型时代,开源并没有像以往那么多、那么快,“我想,通过上海的努力,我相信开源这件事情会越做越好。中国的团队、上海的团队一定会引领开源潮流”。

  近日,全球科学智能开发者社区在沪正式启动。该社区是由上海创智学院牵头成立,并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组建,联合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北京智源、沙特国王科技大学及上海研究机构、顶尖高校,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科研机构及顶尖高校的代表,形成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专注于人工智能与科学交叉领域的国际化技术社区,旨在连接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开发者和跨学科创新者,进一步推动上海在科学智能领域的深入发展。

  在廖运发看来,为打造适于未来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上海除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企业、国际研发机构落户上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未来,上海将重点扩大开源数据集规模、构建世界模型、攻关具身智能大模型并加速场景落地,推动技术从实训场向真实场景迁移。”张宏韬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外专家吁尽快推动香港加入RC...   中新社海口5月24日电 (记者 王子谦)24日在海南海口举行的“世界变局下的 RCEP”高端对话...
东西问丨乔娜:为何说万隆精神历...   中新社雅加达5月24日电 题:为何说万隆精神历久弥新?  ——专访印度尼西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际关...
三连冠!王楚钦/孙颖莎夺得世乒...   5月24日,在多哈世乒赛混双决赛中,王楚钦/孙颖莎3比1战胜日本组合吉村真晴/大藤沙月,获得混双...
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   和商网岳阳5月24日电 (张雪盈 李盈)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2...
西藏举行“六一”少儿文艺汇演   和商网拉萨5月24日电 (李林)24日晚,由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主办、西藏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承...
岑浩辉: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为...   中新社澳门5月24日电 (记者 郑嘉伟)澳门特区行政长官、澳门大学校监岑浩辉24日表示,特区政府...
数百场活动点燃广州科技活动周   和商网广州5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元宇宙+AR穿越虚实边界,让观众率先领略全运风景;中国工程...
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走进杜甫草堂...   和商网成都5月24日电 (单鹏)2025春季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城市互动体验营活动24日在成都杜甫...
千余种文创产品汇聚香山脚下 团...   和商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博物馆季正在举行。5月24日至25日,2025团城演武厅...
2025年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邀...   和商网汨罗5月24日电 (张雪盈 徐志雄)2025年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24日在湖南汨罗开赛...
《全球南方视频媒体发展报告(2...   和商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联合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
2025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   和商网广州5月24日电 (记者 程景伟)“读懂大湾区,同心向未来”——2025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
公众科学日“续集”:机器人集中...   和商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2025年公众科学日“续集”5月24日精彩来袭...
《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   和商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24日,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丁晓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靠什...
“G3联盟”第二届少年创科达人...   和商网香港5月24日电 (记者 戴小橦)“G3联盟”第二届少年创科达人大奖颁奖典礼24日在香港举...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成立 ...   和商网深圳5月24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文化出海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对外文化贸...
港澳高校下场“抢人”:愿接收在...   当地时间22日,美国突然宣布取消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直接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连已...
香港官员:将修例布局低空经济并...   中新社香港5月24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24日发表网志称,香港将就低空经济相关...
艺术快闪亮相万寿寺 北京艺术博...   和商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徐婧)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正在开展。其间,北京艺术博物馆24日推出“福...
2025年宁夏科技活动周活动启...   和商网银川5月24日电 (记者 李佩珊)5月24日,由宁夏科技厅、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科协联合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