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距“人机难辨”还有多远?
创始人
2025-02-24 18:22:18
0

  文/赵斌 李博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电影中走进现实生活。

  近日,“天工”人形机器人展现了其卓越的运动能力,能轻松登上百级台阶,行走奔跑时速更是提升至每小时12公里。同时,其他人形机器人也纷纷进入制造工厂“实习”,预示着这一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

  目前市场上的人形机器人究竟什么样?它们主要在哪些行业发挥作用?距离“人机难辨”的完全拟真机器人,还有多远?

  种类繁多,价格跨度大

  电商平台上搜索“人形机器人”一词,已经能找到琳琅满目的机器人产品。人形机器人的类型丰富多样,价格区间也极为广泛,从千元左右的玩具类机器人到数十万元的专业级机器人,应有尽有。

  例如,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机器人,这款身高一米八的机器人能够跑步、单脚跳以及360度旋转跳,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它在京东平台上的定价约为65万元,消费者也可通过联系宇树官网销售人员进行预订。

  优必选的Walker X人形机器人则适用于家庭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价格同样高达数十万元。而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预计售价也在2万美元左右。

  当然,市场上也不乏一些初级阶段的产品,它们以满足简单的娱乐和教育需求为主。

  如树莓派AI视觉大模型人形机器人5699元,优必选的悟空AI智能机器人则售价2999元。尽管这些产品与人们理想中的高度智能化、多功能化人形机器人还有一定差距,但无疑为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人形机器人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感器的数量、承重能力以及算法的智能程度。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人形机器人渗透多个行业

  人形机器人凭借其高通用适配能力,已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机器人的买家都是谁?

  人工智能专家、和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工程师宋晓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汽车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而人形机器人则更加强调通用适配能力,因此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在教育领域,人形机器人可用于教学辅助、特殊教育支持以及技能培训等。通过互动教学,它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外语、编程等知识。例如,优必选的Alpha Ebot机器人不仅能歌善舞,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陪伴孩子成长。

  服务行业也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餐厅、商场、酒店等场所纷纷引入人形机器人作为“接待员”或“服务员”,帮助客人点餐、送餐以及进行简单的清洁工作。此外,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服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程师在训练人形机器人采集信息。(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在工业制造行业中,人形机器人能够进行生产制造、质量检测以及物料搬运等工作。优必选推出的Walker S机器人就能够将员工从危险、重复且价值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人形机器人还在不断向家庭服务场景渗透。它们可以根据家庭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如陪伴老人、辅助上厕所、协助吃饭以及打扫房间、做饭等。

  宋晓帆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意味着其通用适配度高。人形机器人的“人”不仅指其外形像人,更是指其通用适配能力和劳动能力像人。因此,机器人形态并非关键,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种形态的机器人结构,像哪吒一样“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也不无可能。研发与生产将更聚焦于提高机器人的生产力以及为人类提供更多服务,而不会过于单纯追求与人相似的外形。

  何时实现“人机难辨”?

  尽管人形机器人在外形和功能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何时才能真正实现“人机难辨”?

  宋晓帆指出,人形机器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包括动力驱动系统、关节、材料以及传感器等关键部分。不同技术的突破将促进人形机器人不同部位的升级,使它们更像人类。要实现“人机难辨”的机器人形式,主要是在动力驱动环节,从现有的电气化驱动的机器人结构发展到人工肌肉等仿生技术驱动的机器人结构,再配合类皮肤质感上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让机器人皮肤看起来完全如真人一般自然,并获得真实的触感。

  2022年日本已经利用人类皮肤的细胞研制出了一种拥有“活体皮肤”的机器手指,这种手指既能防水又能自愈伤口,标志着仿生技术的再次升级。

  除了皮肤质感外,关节活动也要像人类一样灵活自如。这涉及动力驱动系统的升级以及关节连接装置的改进。2月21日,波兰发布的世界上首个双足肌肉骨骼机器人在这方面实现了一定进步。它不同于以往的齿轮驱动关节方式,而是装置了被称为“人工肌肉”的纤维结构化学物质。通过在特定位置给予“人工肌肉”特定电流刺激其弹性收缩,从而实现关节活动。

△人形机器人书写福字。(资料图)中新社发 熊然 摄

  然而,目前中国的动力驱动和关节连接装置仍然依靠传统的电驱动方式,尚未达到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发。

  在软件方面,人形机器人主要包括运动控制单元“小脑”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脑”。与他国技术相比,中国在这两方面没有明显短板,甚至在运动控制方面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芯片问题仍是需要继续加大努力的方向。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中国信通院在2024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将其划分为五个层级。报告预测到2028年人形机器人将具备稳定地走、跑、跳功能和初步的交互能力;到2035年能执行结构化任务;到2040年在特定场景下能够完成大部分非结构化任务并具备一定的泛化能力;到2045年能够扩大到多个场景;而到2045年后人形机器人将实现真正的具身智能,通过简单的学习即可完成各类任务。

  那么,真正能满足多项需求的机器人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呢?

  宋晓帆预计,综合考虑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的规律,预计将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人形机器人才能基本达到具身智能的阶段。

  他认为,下一步新能源汽车厂商因其强大的工业制造生产能力,还有在电控、电驱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储备,因而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批量生产机器人的主力军。而机器人的价格也很可能类比现在的汽车价格,会像现在的汽车一样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品牌售价不同,但很快会为广大普通用户所接受。

  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结构变化,以及人们对机器人需求的日益增长,都将促使市场向机器人产业倾斜。这将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普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绍兴“开门红”产业链项目计...   和商网绍兴2月24日电(董易鑫)2月24日,2025绍兴市招商引资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会上,...
雄安新区第十二批次(雄东片区)... 图为回迁居民领取礼品。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图为回迁居民正在办理水电等业务。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图为回...
生态环境部:让环保投入高、绩效...   和商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袁秀月)2024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如何?2025年是“十四五...
雄安新区第十二批次(雄东片区)...   和商网雄安2月24日电 (裴国荣 韩冰)“墙面平整度误差小于2毫米,地暖压力测试达标。”雄安新区...
事关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抚幼...   和商网2月24日电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24日表示,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硬...
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   和商网2月24日电 据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网消息,暨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24日发布《关于公示暨南大...
2024年重庆侦破非法捕捞水产...   和商网重庆2月24日电(景诗雁 贾楠)24日,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2024年重庆公安履行服务...
2024年河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和商网石家庄2月24日电 (赵丹媚 谷丽娜)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4日消息,2024年,河北软件...
重庆巴南:油菜花与美人梅共绘春... 图为游客赏花游玩。刘纪湄 摄图为游客赏花游玩。刘纪湄 摄图为游客赏花游玩。刘纪湄 摄图为航拍盛开的油...
5000多年前就有“城建大师”...   2月23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2024年度考古成果汇报会”,发布了21项涵盖主动性考古、...
中国工商银行受邀参加中国和海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沙特阿拉伯主持召开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成员...
去年澳大利亚维州网络诈骗受害者...   中新社悉尼2月24日电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4日报道,当地警方表示,2024年,澳大利亚维多利...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品牌与...   和商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品牌与文化...
天津一网约车违规收取“付费提速...   和商网天津2月24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24日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天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
给偏科人才多一点偏爱   【创新谈】  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上学时偏科成为热议话题。他自己坦言:“高中的时候,所有大...
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启动 打...   和商网大连2月24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启动仪式24日举行,标志着东北里...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图片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和商网2月24日电 据“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教育部部...
速度滑冰世界杯波兰站收官 中国...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波兰站当地时间23日收官,中...
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   中新社深圳2月24日电 (索有为 朱丹)中国广核集团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24日完成核岛第一罐...
武汉大学早樱绽放 图为武汉大学第五教学楼前的早樱绽放。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摄图为武汉大学校医院附近的早樱绽放。中新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