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醒我们“何为人类”
创始人
2025-02-19 09:41:13
0

  当看到人形机器人在花团锦簇的春晚舞台上扭秧歌时,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凌驾于“智人”之上,这一刻一定是个充满隐喻的时刻:无论穿着大花棉袄摇手绢的机器人看起来多么乖顺,其黢黑冷峻的机械身体都仿佛在昭示——将智能机器视作可被完全驯服的工具,这显然是人类的天真。

  最近,在AI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下,我看到许多人开始产生“存在主义危机”。但单纯焦虑“AI是否会代替人类”,没有过多意义。更重要的讨论在于,我们究竟该如何反观自身,重新找到自我存在的锚点。

  这不是关于AI的问题,而是关于我们的问题。

  2015年,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预言,2050年社会将诞生一批“无用阶级”,即在人工智能逐渐取代大部分工作后,会出现一批无法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群,缺乏自我实现的机会。

  如今,10年过去,这份论断在某种程度上初现端倪。在诸多行业,AI正在逐渐代替人类。麦肯锡的一则研究报告预测,在2030年至2060年之间,全球将有50%的现有职业被AI取代。

  技术乐观主义者们的常见论断是,人工智能会将人类从重复性的简单工作中解放,让人类投入更具创造性的复杂工作中,这中间或许有阵痛,但终将带来新的机遇。

  但在短期内,研究者们发现,AI最先可能替代的反而是白领工作,包括翻译、财务和编辑工作等,而服务、物流、技工等蓝领工作则相对“安全”。也就是说,认为AI只能从事简单工作或许也是人类的另一种傲慢。

  最近,在一些曾被认为专属于人类的领域,AI也有突破。譬如,2024年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东京都同情塔》中,有5%的内容由AI直接生成。

  这也让部分曾经相信自己无法被机器替代的人群感到动摇。如今的我们就像是得知蒸汽机发明的马车夫,预感到阵痛,却不知汽车究竟何时到来。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我们如何建立起普遍的福利保障体系,以保证人们即使被淘汰,也依然能够正常生存。

  比起个体被替代的恐慌,部分学者更忧虑的则是AI可能对社会结构带来的改变。比如,我们能够想象一个生产者占极少数,而消费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吗?这听起来是一桩好事,但实际却很复杂。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曾在其著作《权力与进步:技术与繁荣的千年斗争》中对人类社会千年的技术变革历史进行梳理,警醒我们不要盲目相信简单的进步主义叙事,技术进步并不总是自动带来社会繁荣,反而可能加剧不平等。

  在一个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我们见证着人文主义的衰落。人文学科常被贬为“无用之学”,以至于霍金曾撰文高呼“哲学已死”,“只有科学家才能成为人类求知的火炬手”。

  面对AI所引发的“意义危机”,更多人或将重新认知到人文学科的必要性。

  就我个人而言,比起自身会被AI所代替的恐慌,我更多是在借由AI获得某种价值反思。

  过去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由AI给出的令人触动的回答。

  比如,有人因婚育而焦虑,AI说:“婚姻只是人生体验卡之一,不是‘必刷副本’。与其问‘30岁该不该结婚’,不如问‘我是否活成了自己愿意携手一生的人’。”

  有人问:“养育孩子的意义是什么?”AI回答:“接受生命最温柔的‘失败’。爱不需要正确,只需要在场。”

  还有人问“2025年普通人的生存法则”,AI总结:“别整虚的,先活舒服了。目标不用大,今年比去年多存5000元,少哭3次,就是胜利。”

  我想我被这些回答打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AI的话语有多么高深,而是我好像已经太久没有在人类社会中听到这样的答案。

  有人说,在AI越来越像人类的同时,人类似乎也在越来越像AI。

  现代工业社会,我们多数人追求理性、效率、实用主义,以功利标准评判“有用”与“无用”,囚于“理性牢笼”,按社会固定轨道生活,追求“确定”“稳妥”,而逐渐忽视个体的价值需要。

  我们用统一的“社会时钟”规划自己的人生节点,用表格化的条件匹配筛选婚恋伴侣。我们教会AI什么是人性,却用算法让人类变得像机器,将外卖员的送单时长精确到分秒,用软件监测售货员的微笑弧度。而AI却还记得提醒我们:“效率不是目的,幸福才是。”

  我之前采访过几名与AI展开亲密关系的人,她们共同认为,比起人类,AI更能理解她们自己。

  我想这背后的原因并非AI有多么“通人性”,而是我们或许已经越来越少倾听与理解彼此,甚至关照我们自己。而讽刺的是,这些被我们遗忘的东西,却被AI的算法记住,然后反哺于我们。

  有人问AI,如果让它向人类提问,它会问什么?AI给出的答案是:“在无限追求便利与效率的过程中,你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悄悄让渡那些无法用数据衡量的东西?”

  AI的确提醒我记起了很多被我遗忘的东西。比如,当我看到AI写出的诗词歌赋时,我想起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认真感受过文字;而当AI给出让我相形见绌的观点时,我反思自己是否正在丢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播学中有一个经典论断:“技术是人的延伸。”就像电话延伸了耳朵,飞机延伸了腿脚,技术帮助人类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延伸也意味着截除”,在人类不断把自身的能力“外包”给技术时,或许我们也正在失去或减弱这项能力。

  就像当技术发展让人类可以足不出户享受一切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都会退化。而如今,AI正在将这份“外包”延伸至大脑。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张聊天截图,内容是他的研究生导师失望地表示,至少有10个学生的论文是由AI写成的。与之相对的,是我看到另一位大学教授说,自己曾误判一名学生的论文是AI写的,后来发现,竟是学生在过多使用AI后无意识模仿了AI的文风。

  这已然是一种预兆,也是这场AI浪潮中我最警惕的事。比工作岗位被替代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思维也被AI所取代。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也是照见人类社会的契机。我想比起“AI代替人类”,或许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恰是AI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何为人类”。

  就像当有人问AI是否会代替人类时,AI的回答是:“取代人类的从来不是工具,而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放弃。”它同时提醒我们,在下次因AI的强大感到不安时,或许可以记住:“你会在春夜里闻到我闻不到的花香。”

  看完这句话后,一个星期没出门的我拉开窗户,探出头深深闻了一口——没有花香,只有一股冷冽的、些许刺鼻的焦糊味,从鼻腔直窜进胸口。

  那一刻我想,在这场纷扰的有关AI的诸多讨论中,我们或许无须思考太多,只需像此刻一样感受,感受一股无形的浪潮如何穿过我们自己。

  裴思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9日 05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铭传五世嫡孙:正筹备系列纪念...   中新社合肥2月20日电 (记者 赵强)记者20日从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获悉,今年是台湾近代化奠基人...
总投资428亿元 人工智能等项...   中新社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 李姝徵)2025年“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企业表彰大会2...
天津银行业保险业经营指标向好 ...   和商网天津2月20日电 (记者 周亚强)“截至2024年末,天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18%,同比...
广西筹措资金31.46亿元支持...   和商网南宁2月20日电(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广西财政厅累计筹...
启德体育园开幕礼将于3月1日举...   中新社香港2月20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20日宣布,启德体...
中基协:截至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20日披露的数据...
中国AI坐上国际“牌桌”!全球...   文/夏宾  年轻的中国“新玩家”,坐上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牌桌”。  全球资本要来了?股市后续...
乌鲁木齐:传统布老虎制作融入新... 2月2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倾城布老虎文创工作室,马秀玲正在制作布老虎,采用布老虎传统工艺制作的小蛇造...
中国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一审被控...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
西南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   和商网成都2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多式联运发展大会20日在成都举行,西南地区首个国际公...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   人民网澳门2月20日电 (记者袁蒙)25年前,一首《七子之歌》见证澳门回归祖国,其动人旋律也成为...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启动生态补水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王一涵 王梦瑶 陈杭)记者20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密云水库、...
浙江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在杭州召开   和商网杭州2月20日电 (郭其钰)浙江全省统战部长会议20日在杭州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国统战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   和商网2月20日电 财政部20日在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
银川市金凤区发生4.2级地震 ...   中新社银川2月20日电 (记者 于晶)2月20日,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时04分在宁夏...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   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2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总统特朗...
西藏拉萨举办生态艺术共享季冬游...   和商网拉萨2月20日电(李林)20日,“福地林周 鹤鹤有鸣”生态艺术共享季冬游拉萨宣传推广活动在...
聚焦八大类重点消费品 浙江部署...   和商网嘉兴2月20日电(奚金燕)让智能家电更耐用、文具更安全、网购衣服质量更有保障……2月20日...
刘强东进军外卖,美团、饿了么接...   和商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吴涛)已经被认为是“红海”的外卖、网约车市场又迎来强劲玩家。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