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网南京12月27日电 题:南京:创新药有“高招”
记者 唐娟
0到1,1到100,100到……2024年岁末,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劲“发动机”迎来新一轮“升级换代”机遇。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下文简称2024科交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正式揭牌,旨在推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落地转化,助力南京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共同主办。这场为期三天的重量级科技成果交易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所高校和3000余家企业参加,汇集了2700多项科技成果。
2024年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首批确定了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计划打造成为服务全国高校的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其中,定于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筹建的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作为落地江苏的两个生物医药方向分中心之一,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纷纷对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给予期待。
与高校的紧密合作,让企业拥有了强劲动力。被采访人供图。从0到1的突破
跑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联络了上百家医药企业,同时配合筹建一支高学历、高效率的技术经理人团队……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昊掰着手指数了数,才发现今年10月到12月自己的工作量有多大。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的骨干队伍之一,就是吴昊所在的技术经理人团队。
以博士研究生学历从北京大学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毕业的吴昊,走上这条与科研并行之路,原因在于:“做科研是大圈圈里面的小圈圈、小圈圈里面的一个尖,只有突破小圈圈里的这个尖,才能获得认知上的突破。而做技术经理人,可以直接接触到整个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广度和宽度,是一种挑战。”
在吴昊看来,技术经理人,就是把高校实验室最新的成果和市场上最需要的技术“穿针引线”连在一起的“巧匠”,也是等待“种子”破土而出的“园丁”。
几个月的时间,吴昊切身体会到学研产用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入高质量轨道的变化:对接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和最顶尖的科研项目,在这个平台上,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集中。
如今,在吴昊的工作台上,文件每天都在叠加变厚,这是以企业、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一份份需求“问卷”,和以高校为主体的一份份技术“答卷”。有问有答,一个正在形成闭环的校企联合攻关问需机制,将为南京科技成果转化从0到1这“最初一公里”铺平道路。
南京药企创新药频传批准上市的好消息。被采访人供图。从1到100的推进
在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网上,有一张清晰明了的自主研发新药管线布局,每一款新药的名称旁,都有一条直线,从“药物发现”这个起点出发,“箭指”终点的“申请上市”。
对于企业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龚彦春来说,自威凯尔完成C轮超4.5亿元融资之后,整个2024年,企业各个项目几乎齐头并进,全力冲刺。
这家根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创新药企,如同一棵蓄势待发的树苗,每一款新药就像一根枝丫朝着前方的目标全速生长。
企业的核心药品维卡格雷胶囊是国产自研的抗血栓药物,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过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学者、海外归国博士共同组成的初创团队精心“培育”,即将看到上市的曙光。与此同时,靶向抗肿瘤药物VC004和II代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VC005,也在不同赛道上紧追不舍。
“如果进展顺利,未来5年,威凯尔将陆续会有多款新药上市。”龚彦春对企业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曾在中国药科大学度过科研学习基础阶段的龚彦春,十多年来,一直陪伴着维卡格雷走在从高校实验室到市场化的创研路上。
从突破实验瓶颈到每一期耗资巨大的临床试验,从融资到核心实验室的“招兵买马”……对于高校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不易,龚彦春的感触最深。
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80%,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专硕培养基地……龚彦春认为,从创立之初就与高校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紧密联系,是企业获得从1冲向100的创新力和推动力。
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教育厅供图据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南京市药品生产研发企业申请临床试验59件,其中1类创新药39件;上市许可申请77件,其中1类创新药3件。中国药科大学在参加2024科交会的首日,就已与南京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达成转化金额超过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2024科交会所推进的“校企双向奔赴,师生携手共创,政产学研金协同开创,科技转移转化新局面”在江苏的落实,无论是0到1的突破、1到100的推进还是100到海阔天空任遨游,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创支持,都将成为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底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