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网佛山12月19日电 (蔡敏婕 王志敏)如何夯实农业产业基础?科技成果如何赋能农业发展?18日,在佛山市举行的2024年佛山市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农业招商推介活动上,这些问题有了多层次的回答。
“百雄1号”杂交黄颡鱼膘肥体壮,在水中畅游追逐;暗香浮动、色彩形态各异的花卉植物,让会场形成绿色海洋;色香味俱全的预制菜,吸引观展者争相品鉴……在成果展示区域,270多个农业科技最新成果纷纷亮相。
色彩形态各异的花卉植物,让会场形成绿色海洋。大会供图佛山有“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预制菜之都”的美誉,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18个、“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93个。
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在于“育种强芯”和“科技转化”。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少文表示,近年来,佛山科创平台基础进一步夯实,“佛山有种”品牌进一步打响,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强。
种业成果方面,今年,“百雄1号”杂交黄颡鱼等3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蝴蝶兰、水稻、杂交兰各新增1个省级新品种,“广明2号”白羽肉鸡新品种首次走出国门出口巴基斯坦;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创建1个国家级、1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1个国家级生蚝产业集群,高明区入选全国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县区。
“一条鱼”“一朵花”“一盆菜”品牌不断擦亮,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域创新中心之一,是大湾区开展成果转化的重要窗口。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表示,佛山鲲鹏院成立3年以来,产生一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例如培育佛山自主生猪品种、让生猪良种国产化,构建新奇特蝴蝶兰、助力花卉集群建设,开发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助力污染物绿色消减等。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最核心、最关键的驱动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郑志雄希望高校院所紧跟市场需求,将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演变成产品、从产品延伸为产业。
渔业是佛山农业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板块。2023年,佛山水产养殖面积约5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80.27万吨。
作为“蓝色粮仓”,优良鱼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之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指出,精准育种是在水产遗传育种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基因编辑揭示倍性改变驱动生殖方式转换和遗传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为育种创造出丰富的种质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张熠指出,在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和绿色生产严峻的当下,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以科技力量支撑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