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人口红利→人才红利,这项国之大计何以改变中国?
创始人
2024-10-03 08:53:47
0

  和商网北京10月3日电(张钰惠)从“读书无用论”到“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命运”,从提升数量到注重质量,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教育焕新发展的75周年。75年以来,我国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正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教育这项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刻改变新中国面貌。

  资料图:支教老师正在给小学生上课。朱柳融 摄

  从知识到理念,这项国之大计提升了全民素质。

  “没上学,命运掌握不在自己手上。”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西海固闽宁村小学白校长追车阻止学生辍学去福建打工的一幕,牵动着荧屏前观众的心。

  近年来,展现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影视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不断走进公众视野。《山海情》中,闽宁对口扶贫援助派出支教队伍进行教育扶贫,感人的支教故事不胜枚举;《山花烂漫时》中,“燃灯校长”张桂梅为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高,东奔西走筹办经费与支持,帮助大山贫困女孩重返校园,实现人生价值……

  这些故事里,有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的缩影,也是党和国家重视基础教育的鲜活体现。

  从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并日益健全,到“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优质师资;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多年不低于4%,到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支撑下,教育普及率实打实地提升起来了。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1%、95.7%、91.8%;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在校生分别为1.6亿人、4542万人,是1949年的6.4倍、103倍。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到如今国民素质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教育的力量显而易见,又深刻隽永。

  资料图:初中生在课间休息时打篮球。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从提量到重质,这项国之大计惠及了百姓生活。

  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3年,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1.8万人。

  75年以来,既有量的提升,也有质的飞跃。党和国家直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批有力又有效的政策支持,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叠加。

  “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5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从前,学生们下了课打球、跳绳、踢键子,现如今在一些学校,本该充满活力与欢笑的校园变得静悄悄。

  减负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针对“课间圈养”问题,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多次表态,保障并延长“课间十分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如今,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从“小切口”到“大视野”,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惠及百姓方方面面。

  持续开展“双减”工作,学生们得以轻装上阵;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抑制了“择校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的比例超过95%,保障城乡受教育权平等……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让学生们不再只能走一条路,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更加广阔。我国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不同发展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多样化成才。

  资料图:高校为学生打造先进科研平台。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从利民到强国,这项国之大计夯实了国家发展。

  “去大胆质疑,去亲自求证,也许这个体系,注定在等一个机械发光领域的门外汉来实现。”

  周锦宇,2021年“最美大学生”,兰州大学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他曾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具有高对称晶体结构的稀土材料在力的作用下竟然发光了。导师张加驰的话以及实验室中发现的一丝微光,让他激动不已。历经18个月的研究论证,他在高对称应力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在SCI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科研报国是每一个科研人的梦想,做科研就应瞄准国家需求,在科研的路上努力实现从‘从0到1’的突破。”像周锦宇一样,新一代中国青年正奋力攀登科研高峰。一项项大国工程的突破,都离不开从高等教育孕育而来的关键技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加快,我国步入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3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均位居全球首位。

  此外,中国教育“朋友圈”正不断扩大。75年以来,更全方位、更多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正加快形成,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教育对外开放的辐射力也正在凸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留学生作为中外交流的“民间使者”,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遍海外;赴华学习的外国学生,成为中华文化、“China Travel”的“野生代言人”。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途,离不开无数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育这项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正为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发挥出更强大、更深远的意义。(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乒赛:林诗栋/蒯曼无缘混双四...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电 在当地时间21日进行的多哈世乒赛混双四分之一决赛中,头号种子、中国组合...
广东今年“龙舟水”总雨量将较历...   中新社广州5月21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21日正式进入“龙舟水”阶段。气象部门预计,广东今年...
浙江宁波:中国—中东欧美食人文... 5月21日,舌尖上的相遇—中东欧美食与“味美浙江·百县千碗”人文交流活动在浙江宁波老外滩举行,各类美...
“争气机”诞生背后的故事 纪录...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策划推出的纪录片《歼-10传奇》将于5月21日至22日晚八点在...
全国游泳冠军赛:潘展乐收获第五...   中新社深圳5月21日电 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21日在广东深圳结束了五个项目的较量。巴黎奥运...
爱奇艺发布2025年Q1财报:...   5月21日,爱奇艺(NASDAQ:IQ)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一季度财报。一季...
马士基集团已在广州港布局16条...   中新社广州5月2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州市人民政府与航运企业马士基集团21日在广州市港口中心...
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法学专家咨...   和商网福州5月21日电(郑江洛)21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法学专家咨询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举行。...
哈萨克斯坦推进边境口岸现代化改...   中新社阿斯塔纳5月21日电 (记者 单璐)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斯克利亚尔当地时间21日在政府工作...
听障女孩: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便...   和商网南宁5月21日电 题:听障女孩: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作者 陈沿佑  “00后”女孩李...
清华博士鄂尔多斯生活记:从“水...   和商网鄂尔多斯5月21日电 题:清华博士鄂尔多斯生活记:从“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  和商网记...
青海前四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   和商网西宁5月21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1日从西宁海关获悉,前4个月,青海外贸进出口总值24...
七部大陆影片参与两岸电影展台北...   中新社台北5月21日电 (记者 张晓曦)第十六届两岸电影展台北场21日开幕,《抓娃娃》《小小的我...
遥测正常 西光壹号系列探骊号卫...   和商网西安5月21日电 (记者 阿琳娜)5月21日12时05分,由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入区企业西安中...
中东欧博览会新看点:向“中东欧...   和商网宁波5月21日电(张斌 项菁)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
共拓国际合作新航道 浙江民企“...   和商网杭州5月21日电 (钱晨菲)20日,浙江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在浙江杭州举...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茶”何以...   中国日报网5月21日电 源自中国,盛行世界,茶是镌刻着历史年轮的“中国文化密码”。这张浸润着茶香...
第九届丝博会西安开幕 丝路客商...   和商网西安5月21日电 (杨英琦)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
HICOOL 2025全球创业...   和商网北京5月21日电 21日,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平谷赛区启动仪式在北京京瓦农业...
站在二十八星宿彩塑前,感受生生...   和商网晋城5月21日电(记者 王诗尧)巍巍太行南麓,悠悠泽州古邑,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