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梅卓琳:中国幽默文化有何独特之处?
创始人
2024-12-14 23:00:32
0

  中新社悉尼12月14日电 题:中国幽默文化有何独特之处?

  ——专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客座教授梅卓琳

  作者 顾时宏 王心怡

  幽默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情感纽带,帮助人们在彼此的文化中找到共鸣。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客座教授梅卓琳(Jocelyn Chey)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中澳文化交流领域,并长期研究中国的幽默文化。近日,梅卓琳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中国幽默文化的独特之处,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阐释了自己的见解。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回顾在中国的那些年,哪些经历对您的中国研究影响最为深远?如何塑造您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梅卓琳: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72年,当时作为悉尼大学代表团的一员,目的是了解中国的教育情况。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深。在此之前,我虽然在悉尼和中国香港学习了中文和中国历史,但从未踏足中国内地。那次访问发生在澳中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际,整个氛围充满了希望和乐观。

  1975年,我被任命为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的首任文化参赞,带着家人前往北京。这段经历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文化生态。我负责科技、教育、通信等领域的文化交流项目,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访。这些项目为澳中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参与这些项目的学生至今仍与我保持联系,有些人甚至成为推动两国交流的中坚力量。此外,许多澳大利亚艺术家在访问中国后创作了灵感满满的作品。

  我的职业生涯跨越了澳中关系的诸多变化,亲历了从官方互动向民间跨文化联系的转变。我深刻体会到,外交政策只是开端,唯有在文化层面建立理解与尊重,才能真正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发展。即便面对澳中关系的起伏波动,这种深厚的文化纽带始终是稳固双方关系的内在动力。

  中新社记者:长期研究中国幽默文化,是什么激发了您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中国的幽默文化有哪些独特之处?

  梅卓琳:我的幽默研究是从退休后开始的,受到我姐姐杰西卡·米尔纳·戴维斯(幽默研究专家)的启发。我们合作出版了两本书,探索了幽默在中国哲学、语言、戏剧和文学中的表现形式。这一研究领域不仅充满趣味,也为我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的全新视角。

  中国的幽默有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例如,中国语言中丰富的谐音为幽默提供了天然土壤。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中“晴”和“情”的谐音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现代社会中,这种幽默形式更为广泛,从广告语到网络流行语都有其身影,比如炸鸡店的宣传语“机(鸡)不可失”。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中国幽默形式是歇后语,它常通过比喻和解释传递深意,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种形式不仅在普通话中流行,在粤语和其他方言中也广泛应用,展现了中国幽默的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的幽默还融入社会关系和礼仪中。例如,对长辈的幽默通常较为含蓄,而朋友之间则更自由随性。幽默的含蓄性和尊重传统的方式,反映了中国社会对和谐与礼仪的重视。这种文化智慧使幽默不仅是娱乐,也成为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

  中新社记者:中国幽默在日常生活和艺术中有哪些表现形式?与澳大利亚的幽默文化相比有何不同?

  梅卓琳:中国的幽默形式非常丰富,从文学到戏剧,从电影到日常交流,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和习俗造就了独特的幽默方式。例如,北方人和南方人之间的性格调侃不仅增加了幽默感,也强化了地方认同感。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幽默更直率,带有浓厚自嘲风格。这种幽默植根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社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开放与包容。澳大利亚人善于用幽默缓解尴尬或矛盾,表现出对多样性的接纳。而中国幽默则更多地通过语言的技巧和智慧展现,例如对谐音的运用和对典故的引用。两者在形式上不同,但都反映了各自社会的文化特性。

  中新社记者:您还发现了哪些关于中国幽默的独特之处?

  梅卓琳:幽默是文化交流中最自然、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之一。中国幽默不仅是一种娱乐,还体现了文化包容的智慧。例如,网络上的表情包和流行语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再创作,并再次传播到全球。

  中国传统的幽默形式,如成语与典故,也以讽刺和智慧为特色,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意义。这种开放和包容使中国幽默在跨文化交流中具备很大潜力。外国的笑话可以迅速在中国流行,中国的幽默形式同样被外国接受。幽默不仅是文化特性的体现,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文化交流在推动中澳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方面的作用?幽默文化在其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是什么?

  梅卓琳:文化交流的核心在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增进理解。过去几十年,澳中两国通过艺术合作、学术交流和学生互访等方式,建立了宽广的文化纽带。这些努力让两国人民在文化上更亲近,即便有时存在政治上的分歧,文化交流依然是重要的桥梁。

  幽默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作用。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双方更容易接受彼此的不同。通过幽默,我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拉近距离,建立信任。

  作为澳大利亚幽默研究网络的成员,我特别关注幽默文化领域的发展。我计划在2025年的阿德莱德年会上发表关于老舍幽默的研究论文。老舍的作品如《茶馆》,展现了中国幽默的深刻智慧,其影响力也延伸至国际。通过研究幽默,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文化,还能促进更深层次跨文化理解。(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 据中国船舶719所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
恒指半日涨1.53% 内房股全...   中新经纬2月7日电 周五,港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1.53%报2121...
冰壶混双中国组合不敌韩国队止步... 来源:哈尔滨亚冬会官网  和商网哈尔滨2月7日电(孔令佑)7日,冰壶混双半决赛在哈尔滨平房区冰壶馆举...
(新春走基层)福建龙岩:竹贯花...   和商网福建龙岩2月7日电 (章宸睿 方晨颖)2月6日晚,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再次迎来盛...
“深潜无声,静水流深”:母校上...   和商网上海2月7日电 (江倩倩 张文清 许婧)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
重庆2025年力争完成交通投资...   中新社重庆2月7日电 (张旭)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何庆7日在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
林静欣和翁厚全将担任亚冬会开幕...   参加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中国香港代表团7日宣布,短道速滑运动员林静欣和高山滑雪运动员翁厚全将担...
冷空气“发威” 广东最低气温或...   和商网广州2月7日电 (记者 王坚)强冷空气已于6日夜间开始影响广东,广州、韶关、清远等地气温出...
(新春见闻)开年就业市场火热 ... 图为求职者坐轮椅寻觅工作。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图为求职者到招聘会现场求职。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图...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遇挫!员工...   和商网2月7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美国企业家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人员埃莱斯...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在武汉逝世   中新社武汉2月7日电 (记者 武一力)据“中国船舶”公众号7日发布的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
森山裕就任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   和商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
美国一法官暂停特朗普政府的“买...   和商网2月7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联邦法官暂停了特朗普政府的联...
新西兰糖业公司因销售铅污染糖制...   和商网北京2月7日电 惠灵顿消息:据《新西兰先驱报》7日报道,一项最新公布的裁决显示,新西兰糖...
重庆合川集中签约45个项目 总...   和商网重庆2月7日电 (肖江川)重庆市合川区7日举行2025年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
《哪吒2》搅动影市风云:“魔童...   中新社上海2月7日电 (记者 王笈)近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热...
中印尼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   和商网2月7日电 据央行官微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
四川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   和商网成都2月7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7日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四川省教育厅近日印发了《关于确...
2024年上海PCT国际专利申...   和商网上海2月7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7日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获悉,2024年,上海PCT(专利...
俄外交部:俄乌临时停火不可接受   和商网2月7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乌临时停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