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观察丨大湾区 大未来
创始人
2024-12-14 21:00:33
0

  南海之滨,粤港澳大湾区正拔节生长——

  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最具“含金量”的地区之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这个重大国家战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大湾区建设领航掌舵、把脉定向。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澳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奏响新时代濠江之歌。

  12月2日13时11分,澳门轻轨横琴线首班车从莲花站开出。轻轨横琴线正式通车运行。旅客可乘坐这一趟轻轨往返横琴和澳门,6分钟就有一班。

  自此,以横琴口岸为枢纽,横琴站与澳门轻轨、珠机城际二期城轨连成一线,进而接入珠三角城际交通网,直接打通澳门和内地轨道交通。

△2024年12月2日,乘客乘坐澳门轻轨首班车前往横琴站。

  从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到澳门轻轨横琴线,琴澳两地的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加强,大湾区居民越来越深地融入“一小时生活圈”。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硬联通”,也需要规则机制“软联通”。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今年6月30日,总书记在致信祝贺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时寄语,“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

△2024年2月29日,旅客从横琴口岸过关。

  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发展的制度空间、政策空间扩展从未间断——

  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实行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使澳门的发展空间扩大到224.76平方公里。2023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明确合作区未来10年至15年的发展蓝图和指导方针。

  随着澳门回归尤其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桥、城轨打通了地理隔阻,协力创新突破了制度壁障,生活生产一体实现了心灵融通。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两地正携手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浩瀚宇宙中,有一颗以“澳门”命名的星——“澳门科学一号”。

  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时刻监测着地球磁场的变化。去年5月21日,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卫星成功发射的喜讯和参与卫星研制工作的感受。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澳门高校、澳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表示,“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

  过去,澳门经济以博彩业为主,“一业独大”特征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在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区政府在既往持续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基础上,编制出台澳门首个全面系统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务求实现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较快发展。

  澳门协和医院开业运营,促进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为澳门高科技发展的硬核实力;蝉联“最佳亚洲会议城市”,标志着澳门在会展业的高标准和软实力得到世界认可……澳门重点产业迈向发展新阶段,经济结构日趋多元稳健。

  同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不断打破制度壁障,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如今的横琴岛上,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集聚地等创新载体星罗棋布,一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高端制造业企业、科研机构落户其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给澳门新兴多元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澳门青年提供了一个干事创业、追逐梦想的绝佳舞台。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2019年12月19日,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礼堂,习近平主席和大家一起观摩 “‘一国两制’与澳门”公开课。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腹有诗书气自华’。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公开课结束后,习主席走到学生中间说道。

△2019年12月19日,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以“‘一国两制’与澳门”为题的中国历史公开课后,习近平主席走到学生中间即席发表重要讲话。

  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具有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支持澳门发挥东西方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的特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等。

  音乐剧《东莞东》巡演在全国引发巨大共鸣,舞剧《咏春》在全球多座城市演出并赢得广泛赞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此起彼伏;深圳文博会等文化展览轮番登场……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湾区建设不断走深,务实、包容、开放、创新的精神特质深入人心。

  作为一座东西文化交汇、古今风貌相融的城市,澳门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加快推进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发展。今年4月,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成功举行。中葡论坛是开展互利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有效推动了各方在贸易投资、产业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2024年11月18日,游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游玩参观。

  南海春潮涌,风劲好扬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今后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东盟产业园国际合作联盟在...   中新社广东湛江2月7日电 (梁盛 谢剑锋)2月7日,广东—东盟产业园国际合作联盟暨湛江临港经济区...
哈马斯称特朗普“接管加沙”言论...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综合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哈齐姆·卡西姆6日表示,美...
宁夏启动2025年“春风行动”...   和商网固原2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2月7日,宁夏2025年“春风行动”暨固原市政府有组织劳务...
年味浓浓、消保暖心,中国银行积...   中国银行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坚持...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   和商网2月7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
《哪吒2》参与制作企业:对传统... 2月6日,北京一家影院外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和商网杭州2月7日电(...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铁路卫...   和商网义乌2月7日电 题:浙江义乌“铁路卫士”的第16次春运:在“变”与“不变”中让旅客平安回家...
列车上的“三大队”:春运一线守...   和商网徐州2月7日电 (梁西征 王浩)2024年,警察题材的影视剧《三大队》热播。2025年春运...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中新社哈尔滨2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女子滑雪运动员刘梦...
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和商网2月7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骑楼街”开启二期建设 上海促...   和商网上海2月7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的金陵东路,曾是与南京东路齐名的上海“四大商业街”之一...
古代东亚如何南北交流东西融合?...   和商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近代中国,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
长春冬泳爱好者挑战严寒天气 2月7日,在长春市南湖公园内,冬泳爱好者在零下19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中冬泳锻炼身体。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武铁开辟春耕物资快运通道   和商网武汉2月7日电 (王世炜 姚聪)满载春耕物资的44069次列车7日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
AI生成图也有版权 武汉法院判...   和商网武汉2月7日电 (记者 武一力)AI一键生成图片背后的版权到底归谁?近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
北京2025年在建城市轨道交通... 2月7日,工人在北京地铁17号线永安里站内进行施工。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2月7日,工人在北京地铁1...
李强同泰国总理佩通坦会谈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2月6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泰国总...
广东在建的狮子洋通道等多个交通...   和商网广州2月7日电 (记者 蔡敏婕)7日,粤港澳大湾区工程狮子洋通道项目一派繁忙。在船舶川流不...
广西柳州494名务工人员免费搭...   和商网柳州2月7日电 (林馨 林建强 李韩莹)7日12时35分,494名务工人员乘坐柳州至广州南...
天津出台25条措施全链条支持生...   和商网天津2月7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官方获悉,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天津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