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中国的地标丨安徽这个村,敢为人先!
创始人
2024-10-02 12:33:12
0

  金秋时节,小岗村谷物飘香。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40多年前,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行包产到户,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图片1978年冬,18位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2019年3月14日,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韩苏原 摄

1

  回忆往昔,“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以前没得吃、没得穿、没得住,家家住的是破茅草屋,实行“大包干”以后,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楼,户户还要建车库。

  如今,走在小岗村,载着游客的观光车穿梭在“当年农家”“大包干纪念馆”等景点之间。在这里,吃在农家、住在民宿、听“大包干”带头人讲述小岗故事……

  “1978年以前我们小岗村穷啊,我们干一天活,只有几分钱,全年吃200多斤粮食,哪够吃呢?!造成老百姓到处逃荒要饭的局面。”严金昌说。

“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这是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2019年3月14日,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韩苏原 摄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普遍现状;“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也成为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

  为解决吃饭问题,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大家种田积极性高了,实现“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图片严金昌回忆“大包干”契约按下红手印时的场景。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在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墙上,一组数据讲述了当年“翻身”变化:从1966年到1976年,小岗村年人均口粮约200斤。1979年,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就超过13万斤,是之前平均水平的4倍。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小岗村一夜之间成了“明星村”。

2

  实施“大包干”后,小岗村迅速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但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一样,小岗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也陷入困惑——“一夜迈过温饱线,20年未过富裕坎”。

  2004年,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到小岗村出任第一书记,引导发展旅游业。随后,小岗村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

  2008年,严金昌开起了“金昌食府”农家乐,当时有4张桌,只能容纳40人。

图片小岗村”当年农家“航拍。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随着小岗村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小岗观光旅游,“金昌食府”生意也越来越好。目前,其农家乐餐桌已增至30张,每年有近20万元收入。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在小岗村“当年农家”的非遗文化大舞台上,凤阳花鼓表演者正为游客带来一场原生态的演出。

图片小岗村游人如织。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在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栓玉看来,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这里的 “大包干” 闻名全国,形成特有的品牌影响力。小岗村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急需形式多样的旅游业态。

  为充分发挥小岗资源优势,推动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小岗村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教育培训、乡村电商产业,当年农家、小岗村宿投入运营,非遗文化和传统工艺入驻数量不断增加。

图片小岗村“当年农家”的非遗文化大舞台。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

  据统计,2023年小岗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研学学生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较2016年增长116%。

3

  近年来,小岗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产做优,通过全域高标准农田治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二产做强,打造小岗产业园,着力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三产做旺,推动红色旅游、农文旅、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齐头并进。

图片小岗产业园航拍。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2月1日,小岗村迎来第七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全体村民每人分红700元,实现分红六连增。

  小岗村是新时代安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象征、标志。40年多来,安徽农村改革的基因薪火相传,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的红利也加速释放。

图片小岗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稻田画。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2024年夏粮总产351.86亿斤,居全国第3位、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强 刘鸿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举行全省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   和商网广州5月6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6日举行全省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全省安全防...
英国与印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中新社伦敦5月6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英国政府6日消息称,该国已与印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英国政...
以军向也门萨那国际机场发出撤离...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综合消息:以色列国防军6日向也门萨那国际机场发出“紧急”撤离警告。  据《...
“五一”假期逾7千名陆客赴金门...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朱贺)金门县观光处6日公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金门迎来7650名...
“五一”假期深圳机场免签入境外...   中新社深圳5月6日电 (索有为 曾辉)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
第二轮投票通过 默茨正式当选德...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德国联邦议院进行第二轮投票,选举新任总理。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
乡村游火热 宁德“五一”假期“...   和商网宁德5月6日电 (林榕生 周俊因 马启晨)福建省宁德市文旅局6日披露,据第三方测算,“五一...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启动“中马铁...   中新社吉隆坡5月6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运营与维护阶段招聘暨“中马铁路人才培训计...
“中俄图书馆联盟”成立:聚焦数...   和商网黑河5月6日电 (太译彬 李博华)5月6日,中国黑河学院图书馆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科学图书馆携...
“五一”假期广州一般程序道路交...   和商网广州5月6日电 (记者 方伟彬)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6日通报,“五一”假期期间,该市接报...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中新社南宁5月6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官方6日举行2025年二季度全区项目开竣工暨...
外籍布商掘金“国际纺都”绍兴柯...   中新社浙江绍兴5月6日电 (项菁)“很多面料都让人眼前一亮,我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第一次逛展,来...
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   和商网广州5月6日电(记者 郭军)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省大运会”)开幕式6日晚...
海南文旅观察:让“宠客”流量变...   和商网三亚5月6日电 (张月和)“一到三亚就能喝到清甜的椰子,感觉自己有被‘宠’到。”广州游客周...
今年二季度广西将推动980余个...   和商网南宁5月6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官方6日举行2025年二季度全区项目开竣工暨“...
特斯拉4月在英国销量大幅下跌   中新社伦敦5月6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受消费者信心疲软等因素影响,英国4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
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茶忠...   和商网5月6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茶忠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
跨境游“五一”双向火热 “友好...   和商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吴涛)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跨境游正转化为实际的跨境消费活力。  ...
“海南特产”出岛旺 “五一”...   和商网海口5月6日电 (杨梲)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海南旅游市场火热,带动热带特色农产品、免税...
中国财长出席2025年亚洲开发...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理事会第58届年会4日至7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