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貌)75年再出发,中国发展有速度更有温度
创始人
2024-10-02 11:32:37
0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电 (记者 刘亮)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变化间,彰显速度,更显温度。

  从吃不饱、穿不暖到不愁吃、不愁穿,中国民众告别短缺,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仅200多公斤。如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夏粮再获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丰收在望。

  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中国致力于攻克贫困问题。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中国开展脱贫攻坚战,将水泥道路铺到偏僻的乡村,帮助山民走出深山、搬进新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民众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稳定收入……2021年,中国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宣告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日子过得好不好,“钱袋子”有说服力。在各行业日新月异发展下,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民众“钱袋子”日益鼓起来。数据显示,194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人民币,下同),2023年达到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5.8倍,年均实际增长6.0%。

  收入提升了,消费品质也发生变化。居民衣着从不够穿到穿暖穿美,告别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衣多季”“自制或裁缝做衣”,衣着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品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如今,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大幅增长。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880元,比1978年增长43.5倍;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921元,比1978年增长61.5倍。

  不仅是衣着,如今摆在民众面前的各种消费选择都更加丰富。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的品类有限,数量也很少。1956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自行车6.7辆,机械手表10.0只,电子管收音机2.7部。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成为居民家庭普遍拥有的耐用消费品。

  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快速普及,并不断更新换代,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移动电话等电气化、现代化的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以曾经稀缺的彩电为例,到2023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达到107.2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达到108.8台。

  变化还显著发生在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制约民众生活质量提升。为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厕所革命”、危房改造等各项民生工程,改善居住环境,推动居住条件从“忧居”到“宜居”。

  打造宜居环境,未来可期。中国住建部部长倪虹近期透露,未来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健康和教育是民众幸福和社会发展之基,如今中国农村地区卫生站变多了,2023年农村地区有96.1%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14.5个百分点。上学变得更方便,超九成农村地区的户所在自然村就能上幼儿园、学前班以及小学。

  就业关系百姓冷暖、民生底线。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见证中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比1978年增长0.8倍;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47032万人,比1978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3.6%。

  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系列稳就业政策,失业率得以快速回落。2023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1%,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就业形势的稳定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压舱石”。(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埃及前总理:各国应将文明多样性...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谢雁冰 李京泽 周昕)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10日在全球文明对话...
尼山“论水” 有何深意?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 题:尼山“论水” 有何深意?  和商网记者 沙见龙  盛夏时节的山东...
中国-东盟外长会在吉隆坡举行   中新社吉隆坡7月10日电 (记者 陈悦)中国-东盟外长会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共中央政治...
报告:“租住为主”的城市居住新...   和商网上海7月10日电 (李秋莹)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自如租房发布《2025上海青年租...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   和商网北京7月10日电(李京统)7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UIC...
“新视角-中国青年艺术交流展”...   和商网悉尼7月10日电 (记者 薄雯雯)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新...
天天学习|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 视频:天天学习|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来源:央视网  “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
广西牵头修订的1项ISO国际标...   和商网南宁7月10日电(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0日发布通报称,由柳州欧维姆机械股...
习言道|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   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指出——
华裔青少年广州感受粤剧魅力 7月10日,夏令营学员学习粤剧。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7月10日,夏令营学员在广东粤剧院老师的指导...
中国1114吨模块化房屋出口沙...   和商网东莞7月10日电 (郭军 吴保家)7月10日11时,在东莞海事部门的保障下,装载1114吨...
“环青赛”进入第五赛段:车手挑... 7月10日,车手们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骑行。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7月10日,车手们在...
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野生... 7月10日,两只黑天鹅在水中嬉戏。中新社记者 傅飞扬 摄7月10日,白鹭在水边休憩。中新社发 孙杨洋...
尼山三问:文明对话的历史坐标与...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周艺伟 陈宛婷)当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下称“尼山论坛”)的闭幕...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会谈 讨论双边...   和商网7月10日电 据塔斯社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
中国二连浩特开通直飞蒙古国乌兰...   中新社二连浩特7月10日电 (记者 李爱平)7月10日,内蒙古二连浩特赛乌素国际机场开通直飞蒙古...
首日意向订单超亿元:安平丝网及... 图为活动现场,展商为客商介绍产品情况。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图为活动现场,展商为客商介绍产品情况。 ...
第一届海河青年艺术季暨天美艺术...   和商网天津7月10日电 (记者 孙玲玲)7月9日晚,第一届海河青年艺术季暨天美艺术街区正式启幕。...
广东汕尾、湛江拆解涉渔“三无”...   和商网广州7月10日电 (记者 方伟彬)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10日发布消息,当天广东汕尾、湛江...
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新时...   和商网山东曲阜7月10日电(记者 孙婷婷 沙见龙)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的金融文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