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网上海11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记者25日获悉,作为官方庆祝活动之一,第五届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以“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推动中法科技创新和学术合作迈上新台阶。15位中外院士出席盛会,大会特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B. Feringa)教授作开幕报告。
绿色化学作为科技前沿,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两年一度的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展现了两国在该领域的深厚友谊与紧密合作,更推动了全球绿色化学领域的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表示,华东师大对法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已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据介绍,自2002年起,华东师大与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等法国高校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了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项目,实现了广泛的学术交融。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法国里昂高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签订成立了“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
2011年,华东师大跻身首批中方单位之列,加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的绿色产品与工艺国际联合实验室,在绿色化学、绿色碳科学和可持续化工技术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取得了产学研成果。这为中法双方2014年开启联合举办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奠定了紧密而坚实的合作基础。
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里昂高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发起,旨在关注绿色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每两年轮流在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2018年)和法国里昂高师(2016年、2021年)举办,已经打造成为中法绿色化学科学技术交流的标志性平台。
中法绿色化学会议从初创阶段到现在的国际盛会,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与汗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昂第一大学、法国里昂高师和里昂高等化学物理电子学院方面纷纷表示,会议不仅推动了绿色化学研究,促进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加速了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的步伐,还为应对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这一盛会成为增进法中两国民众的友谊、搭建独特学术与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平台。
会议深化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炼化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B. Feringa)教授受邀作开幕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供图)在第五届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上,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B. Feringa)教授受邀作开幕报告,分享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分子开关与马达的工作原理。本·费林加通过使分子转子叶片沿相同方向连续旋转构造了分子马达。据介绍,分子马达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能够实现药物在组织中的定向输送,为精准高效治疗提供支持。在工业领域,分子马达能够自动实现玻璃、太阳能电池板等表面的清洁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
在以“水在绿色碳科学中的作用”为题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教授主张,绿色碳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索碳、氢、氧三元体系在氧化与还原过程中的本质及转化规律。他强调需从平衡与循环的视角辩证理解碳能系统。在报告中,何鸣元院士详细探讨了五个关键领域:碳活性物种的活化、水和氢键的作用、氧化还原化学机制、跨尺度传递过程以及二氧化碳化工与工程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以及来自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里昂第一大学、里尔大学、法国科学院等的专家们分别分享了精彩的报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