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经典综艺节目中,算得上是一颗闪亮的明星的《奔跑吧》,曾与《极限挑战》并肩炙手可热,频繁被拿来比较,真的是竞赛般的对抗。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当初的火爆气度已经渐渐消退,而常驻嘉宾的更换,对这两档节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现如今,《极限挑战》的老成员已经不再参与其中,原本的气氛早已荡然无存。虽然节目组邀请了不少人气艺人,但效果似乎缺乏亮眼之处。而相对的,《奔跑吧》保持了一定的热度,李晨和郑恺等老面孔的回归,加上一些流量明星的加盟,还是让这里有了一丝活力。
《奔跑吧》第九季已经上线四期,内容上却有着明显的变化。这季节目的常驻嘉宾数目渐渐增多,新加入的孟子义和李昀锐成为了新的奔跑挚友;这样的选择很明智,毕竟他们的热度依旧可圈可点,遗憾的是,两人在同一集节目中的合体出现却显得凤求凰一般。
这一季的节目中包含不少耗费体力的挑战,尤其是在第三期,晚上就要进行马拉松,但白天还要进行拉车、抢旗等体力消耗的游戏,真是令人费解。看完这一期后,众多网友为郑恺和李昀锐感到心疼,李昀锐独自跑了两次,共计四千米,而郑恺同样也奔波了两次,总共跑了两千米。
到第四期时,大家觉得节目组对郑恺的安排真是大有猫腻,这居然还引发了热搜。节目中,郑恺本身的任务已经颇具挑战性,还需为队友争取时间;而在这期中,他又遭遇了耗费体力的解绳子游戏,不得不上下爬跳,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还得照顾队友,实在让人心疼。
看过节目后,大家都对郑恺的遭遇感同身受,认为节目组背后其实给他设了个圈套。诚然,在多个季节之前,经过人员大换血后,郑恺在节目中的定位就一直不太乐观,总是被安排成不太讨喜的角色。郑恺在热搜之后做出了回应,表示是自己主动要求高强度,渴望展现团队精神。他的回应不得不说是相当得体。
郑恺在《奔跑吧》奋斗已经整整十年,期间的拼劲无可置疑,从马拉松中便可见一斑。只是,这一次他的镜头却显得相当稀少,确实有些不合理,节目组真的应当更加重视郑恺。
相比之下,李晨的变化更为显著。在《奔跑吧》初期,他是公认的能力者,强烈的竞争意识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随着节目游戏逐渐乏味,李晨的好胜心似乎被磨平,对待游戏的态度也逐步变得敷衍,丝毫没有争取的热情。
举个例子,在马拉松挑战中,李晨竟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500米的赛程,几乎用光了队友为他节省下来的时间。这让人感到意外,李晨不应该是能力者吗?不过,归根结底,十年时间过去,李晨的身体素质也难免受到影响,当然可以理解。
《奔跑吧》这一季疲惫的游戏环节众多,但也应更有意识地考虑嘉宾的整体状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