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北电排练厅,26岁的黄磊正在指导海清排练他们的毕业大戏。作为新任教的硕士生导,他对表演系的学生们有个严格的要求:每天写下3000字的人物小传。为了他来说,“演员的思维要比剧本的深度更三倍”。这种严谨的学院风格一直延续到了《极限挑战》。当孙红雷打破游戏规则时,黄磊总是忍不住地强调:“红雷,我们必须坚持契约精神。”
时间转到2017年,这一年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因为《深夜食堂》在豆瓣上仅得了2.8分的惨状,仿佛将他“文艺男神”的美好形象一一击碎。观众们对居酒屋里端出老坛酸菜面的情节简直无法理解,甚至调侃他把厨艺展示当成了演技的舞台。
紧接着,《向往的生活》也陷入了广告植入的争议。某一期节目中,出现了整整七个品牌的logo,而黄磊一边炒菜一边念着广告词的模样,也被网友们制作成了各种搞笑的表情包,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在《爸爸去哪儿》中,黄磊对女儿多多的教育方式可谓是家长们的模范。当五岁的小女孩对着简陋的农舍感到不安时,黄磊蹲下来,轻声劝解:“你看看窗外的星空,那可比五星级酒店更美啊。”这个温暖的瞬间让许多家长认同并学习。
然而,现实中的育儿态度却逐渐显露出矛盾的一面。15岁的多多因为染发和打耳洞频频登上热搜,黄磊在采访中声称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却被发现早在2019年就为女儿注册了经纪公司。更有趣的是,他曾宣称“绝对不让女儿进入娱乐圈”,可却让多多在赖声川的戏剧中出演角色,并和何炅搭档演情侣。
在《向往的生活》的厨房里,黄磊的“黄小厨”形象多次遭到质疑。2020年,宋丹丹因食物中毒事件引发的争议让人惊讶,原来为了节目效果,黄磊竟然将生的豆角直接装盘。而在贾冰那一期中,对比更为显著:东北厨子在半小时内做出八菜一汤,而黄磊则折腾三小时才端出一盘焦黑的糖醋排骨。
在乌镇戏剧节的后台,金星曾当面讽刺他:“艺术总监不能只是个交际花。”这句话无疑刺中了黄磊另一个泡沫。原本旨在支持新锐导演的戏剧节,近年来却演变为明星的红毯秀。2022年,青年的竞赛单元获奖作品《狗吠》因资金不足停演,而黄磊主持的开幕酒会却耗资百万,真是一个刺眼的对比。
黄磊并非没有自省,2019年他拒绝参与所有综艺节目的录制,闭关三个月,试图以《张卫国的夏天》实现转型。然而观众发现,他演绎市井小民时依旧带有《小别离》里的皱眉叹气。更加尴尬的是,在宣传期间,热搜的关键词竟然是“黄磊片场指导海清演戏”,让他好为人师的形象更加固化。
当陈道明65岁获金鸡奖,吴刚凭借《庆余年》重回巅峰时,52岁的黄磊却似乎陷入了“演戏都像自己”的怪圈。据业内人士透露,曾有历史剧邀请他扮演曾国藩,但他却要求变成“幽默版改革家”,结果让导演心惊胆战,连夜撤资。
在抖音直播带货时,黄磊常常提到“老艺术家”,却又娴熟地运用“321上链接”的推销话术。这种撕裂感,正如他目前的处境:既难以放下小人物的角色,又无法承担大戏的重任。也许正如他在《向往的生活》收官时所感慨:“观众所期待的田园诗,早已被流量时代的杂草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