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小丁监制,于广义、于秋石执导,乔杉领衔主演,马丽特邀出演,刘奕铁、包贝尔领衔主演,赵龙豪、周大勇主演的东北喜剧《一雪前耻》,正在全国影院热映。这部影片是中秋档票房亚军,在东北地区更是蝉联票房日冠。
作为东北题材的电影,影片在黑龙江大庆取景拍摄,并融入了诸多东北元素。导演于广义、于秋石是一对父女档,也是黑龙江人,深耕东北故事多年,纪录片“家乡三部曲”——《木帮》《小李子》《光棍》曾几十次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并十几次获得国际奖项,包括两次费比西影评人奖。
其实,这两位东北导演与杭州有着不解的缘分。他们都曾在中国美院求学,现在更是已在杭州安家落户,成为新杭州人。
近日,中国美院电影学院邀请于广义、于秋石重回母校,进行了《一雪前耻》特别放映,本报记者也独家专访了这对父女档导演。
在杭州定居
于广义和于秋石穿着《一雪前耻》的T恤亮相,父亲高高瘦瘦,一开口,东北人的风趣幽默扑面而来,女儿则做事风风火火,典型的东北姑娘性格。
“我小时候就喜欢画画,当时美术教育可不像现在,太奢侈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才来到中国美院进修版画。”于广义说。
女儿于秋石也爱好绘画,本科在中央美院和复旦大学学习油画。2009年来到杭州,在中国美院中德学院就读研究生。
于秋石说,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生活了几年,主要从事绘画工作,并时不时回东北,与父亲一起拍纪录片。2019年开始筹备《一雪前耻》,这个项目也在浙江青年电影周的创投上拿了奖,自己与父亲很喜欢杭州,就在杭州定居了。
寒夜里的唠嗑
2004年,于广义回到家乡黑龙江五常的一个林场,开始拍摄纪录片,抢救性地记录即将消失的东北民俗文化,持续拍摄伐木人这一群体,关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完成了《木帮》《小李子》《光棍》等系列民族志纪录片。2009年,《小李子》获彼尔姆纪录片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奖。
黑龙江的冬天,下午三点半,天就黑了。外边零下三十多度,门窗紧闭,人们猫在屋里没事儿干,一个冬天只有以酒为伴。有时候全屯子都喝多了,就剩几条狗是清醒的,闲得实在无聊,拽过一条狗来唠嗑儿。
——于广义喜欢这样讲故事。
“在极度孤独的寒冷状态下,甚至相互之间语言都不用,有时候一个表情就带过了。东北人善于表达,嘴都特别厉害,就围着火炉讲故事、吹牛。”
女儿是他最亲密的听众、助手、朋友。5年前,父女在一次闲聊中,碰出一个点子:既然有这么多跌宕起伏又有趣的东北故事,何不让更多的人知道,拍一部剧情片呢?
《一雪前耻》讲了一个兼顾喜剧与犯罪的故事。15年前,怂货老大(乔杉 饰)由于一时懦弱,眼睁睁地看着撞伤弟弟(刘奕铁 饰)的肇事车辆逃逸。经过多年调查,他偶然发现肇事者就在这个屯里,而肇事者背后,竟然还藏着一个“油耗子”黑帮团伙。老大决定独自报仇,却没想到各种意外不断,以青梅竹马金雁(马丽 饰)为首的其他邻里街坊也被卷入其中。
这个故事在于广义肚子里装了很多年,但变成一个好看的电影,仅剧本就写了5年。
“剧情片跟纪录片的工作方式不一样。秋石是年轻人,获取知识比较快,她读了大量的编剧书。我从小在山里长大,那个林场,几百户人家。那个地方没有秘密,所以对人性了解得特别透,也有利于剧作。”
荒诞更有力量
很多观众发现,《一雪前耻》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断电的夜晚,画面有油画的质感。
于秋石说,绘画给了她很多灵感:“比如画家卡拉瓦乔、伦勃朗、蒙克。影片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黑夜,里面的烛光遵照的是15、16世纪绘画的风格。”
整个影片拍摄现场几乎没有打光,烛光、苞米地的月光等,都是自然光。
“我们就想完全真实、自然。拍戏之前,摄影指导赵小丁老师领着他们的团队做了很长时间的测试。烛光、烟头怎么拍,更是用了十几台机器来测,为的就是呈现这种油画质感的画面。”
2019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雪前耻》剧本获创投“最佳创意项目”大奖。王家卫的颁奖评语:“评委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荒诞而充满张力,人物鲜活,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
电影中,随处可见的苞米地、旧工厂、大油田,四处摆放的挖掘机和运油货车,以及人手一件东北大貂、见面就自来熟唠嗑的东北相处模式,使得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东北家常的亲切感。
“在讲故事的同时,电影应该呈现一个地域不同的民俗和文化。做纪录片要从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有所关注。”
而对于《一雪前耻》的喜感,于广义认为,也是荒诞。“这是在一个极端寒冷环境下人的真实生活。过去我的纪录片是深山老林里的伐木人,拍了十几年。这个电影换到了城市、油田,我还是想讲时代变革下,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我想比真实更有力量的,是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