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将剩下7家。”
8月下旬,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渐渐掌握“雷学”精髓的何小鹏,大谈特谈着自己的诸多观点与预测。而当文章开篇的一句话出现在其身后大屏幕时,瞬间掀起了大家的热议。
“只剩7家?为什么是7家?究竟是哪7家?小鹏会在里面吗?”
很快,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十分微妙的是,没有谁能够立马给出答案,甚至包括何小鹏。所有人能做的,好似只有交给沉默不语的时间去反馈。
当然,能够从这句话拆解出的另一层含义,直指之前屡次提及的:“与曾经传统燃油车时代相对的百花齐放,一定程度上允许小而美的品牌存在完全不同。已然到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更多的将是不留情面的赢者通吃。接下来,随着整个大盘不断的重塑、洗牌与淘汰,留在牌桌上终将会是一位位体量庞大、实力恐怖的巨头。”
那么,什么才是能够游戏继续的绝对筹码?
或许,有些人认为是向好的累计销量;或许,有些人认为是有效的产品推新;或许,有些人认为是耀眼的企业光环……
没错,都说的没错,上述种种维度的确非常重要。但在我看来,还有一项颇为关键的指标不容忽略——研发投入。
毕竟,还是那个道理:试图在愈发内卷的智能电动车时代脱颖而出,技术永远是最行之有效的护城河,而研发投入则是背后提供支撑的“能源”。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近日2024中国企业500强正式放榜。尤为值得分享的是,所有参与者研发总计研发投入高达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9%,研发强度更是达到了1.90%的历史新高。
顺势,将视线进一步聚集前十名榜单,没有太多意外,目前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智能电动车赛道的华为,以1647亿元的研发投入牢牢位居第一位,并实现了十分恐怖的断层式领先,第二名的阿里巴巴与它之间足足相差超1000亿元。
如此强势的输出,真的令人非常震撼。
“其他友商还在追赶HUAWEI ADS 2.0,现在鸿蒙智行已经升级到HUAWEI ADS 3.0,再次实现了断层式的领先。”
同样就在本周,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其常务董事、终端 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董事长余承东直接放出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充满了挑衅意味,却没有听到太多反驳的声音。
必须承认的是,在高阶智驾板块,华为并不算最先一批的入局者,可却真真切切实现了后来者居上。至于根本原因,无疑还要归功于恐怖的研发能力与效率,1647亿元的重金投入便是其背后的底气。
而接下来,华为肯定将会继续展示它在各个技术维度的统治力。
无独有偶,在前十名榜单之中,赫然能够发现比亚迪以395.75亿元的研发投入,直接攀升到第四位,它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车企”。
实际上,随着比亚迪去年的全年新车销量正式迈过300万辆大关,已经展现出根本拦不住的意味。而理性客观的讲,这位长期以“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自居的选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单,主要还是由于其深不见底的“技术鱼池”,带给了需求各异的终端消费者最适合的产品。
换言之,砸入400亿元的真金白银,效果立竿见影。
无论位于插混板块也好,纯电板块也罢,包括之前遭到吐槽的智能化板块,比亚迪都迅速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值得分享的是,今年A股近5000家上市公司中报发布完毕,各家的研发投入情况备受关注,以绝对金额看,超100亿元的有4家,而稳居第一位的依旧是比亚迪,达到20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64%,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201亿什么概念?
比它上半年的净利润,还要高出60多亿。另外,横向比较,远远高于同期特斯拉的161亿元。
而王传福曾多次强调,“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以研发为企业的立身之本,以研发人员为企业核心的特点。”
另外,还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不只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才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从两段直白的表态中,明显可以感受到比亚迪“真金白银换未来”的决心。
而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其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达到近1500亿元。其中,不可忽视的点集中在,从2011年至今的14年之间,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
写到这里,大概率会有读者觉得,“文章的主基调不就是对华为与比亚迪,分别开启夸夸模式?”
作为反驳,“如果你非要那么认为也没办法,但更深层次想要体现的观点,还是接下来的中国车市,没钱砸研发,很难上牌桌。”
智能电动车当道,局面就是这般残酷。而开篇的何小鹏的那段预测,“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将剩下7家。”
会有哪两家,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