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麦
家人们啊,谁懂啊,从来不看综艺的我,最近掰着手指头等芒果更新《再见爱人4》。可见娃上初中后,家长真的很容易堕落。
《再见爱人》前三季没看过,据说很唯美很真实。但第四季,毫无疑问这三对夫妻,都是为了翻红来上节目的,真不值得观众们太投入感情。
天降综艺紫微星麦琳,把本季搞到热度最高,大大地出了圈儿。可怜的杨子,本来已经充分做好了被网暴后黑红的准备,没想到一个热搜都上不去。
网上现在太火了,啥讨论角度都有,作为鸡娃圈资深人士,周末没啥发的,我就从我的角度随便聊聊。
麦琳确实是个妙人,她能引爆这种热度,原因很简单——她确实是如今内娱稀缺的真素人—— 懒惰、邋遢、自私、强势、唠叨、控制别人、口是心非、能力差、认知低、爱面子、爱妒忌、强烈的情绪化,还什么都想要。
我们对这样的人其实很熟悉,生活中总是随时可见麦琳的影子;我们对这样的人又很陌生,因为荧屏上确实很少全面展示。
而荧幕上呈现出来的是真实的吗?随着节目的播出,随着物料和课件的增加,大家的分析越来越深刻,每个人都在扮演侦探和法官,试图审判出麦琳/李行亮夫妻之间真正的对与错,罪与罚。
节目组反复强调没有剧本,我也倾向于没有,因为很多微表情、很多情绪,确实是再好的演技也难以呈现,甚至于还能达到如今这么爆裂的效果。
但我觉得会有大纲,有明确翻红动机的三对儿会有私下的商量,节目组的剪辑也可以做到突出和塑造。
比如杨子/黄圣依可能就是想呈现一个癫/人淡如菊的形象,留几手两口子说话相对直率坦诚,但可能这也是重新塑造人设的一部分。
只有麦琳/李行亮两口子,我相信最开始就是想扮演模范夫妻来的,随便表现表现琐碎的日子,是如何令一位家庭主妇失去自我就可以了,主要是给另外两对做个陪衬。
所以一开始我们看到两口子牵着手,句句有回应,老公给老婆系鞋带,老婆给老公整理裤子,跟度蜜月一样。麦琳坐得板板正正,笑得可可爱爱,看向李行亮的眼睛亮亮晶晶。
其实看到这里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也许海淀妈妈为代表的鸡娃圈视角是有点小众,可这俩人在一起17年了,有俩孩子了,现在来上离婚综艺,怎么做到还能这么甜蜜的。
大城市绝大部分有娃家庭,到了这个岁数和婚龄,谁还腻腻乎乎,爱呀爱呀的不离嘴?为了礼物和关心狂吵架?往下看更离谱了……
麦麦最大的愿望是李行亮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如果分开她再也不会爱了因为亮子是她的最爱,如果要排序,那亮亮是第一位,她是最底层。
不是……这个就很怪,不管全职不全职,自己地位低是自己的事儿,但谁家正经家庭,会把老公排第一位的?
也许我是东北人+鸡娃圈双重buff加持,难道多数现代家庭,不是都把孩子放第一位吗?老爷们放第一位干啥呢?
老爷们放第一位,说着说着还把自己感动哭了,哎呀我的老天奶,有人统计了一下,如今播放到第7天,麦麦已经哭了11场,
这随地大小哭,我们当观众的看了七天都看麻了,也就难怪李行亮每次听麦麦动情或者委屈哭时,那个眼睛眨那么快,面部表情那么不自然……
李行亮也是在演,张泉灵问你俩谁离不开谁,俩人僵持了一会儿,李行亮不得不指了自己,麦麦松了口气,立刻大哭起来……MD好险,差一点就丢了面子。
李行亮当时要是不指自己,那么第七天“最佳伴侣”的戏码就会提前三天上演。
演了几下子吧也就,坚持不下去,俩人原形毕露。从“衣柜到底属于谁”的至暗时刻后,江河日下,俩人都开始不演了。
麦琳如山体滑坡一般疯狂暴露着自己的底色,李行亮也开始哪儿疼扎哪儿,偏不指你,偏不给你面子,偏不哄你。
那个演播室的嘉宾黄执中有一句话说到了我的心趴上(大意):被超级情绪化父母打压长大的孩子,人生最先学到的一件事,就是察言观色,第一时间捕捉强势者的微表情。
我太懂了。所以我不相信李行亮不懂,他只是到了“叛逆期”,自我觉醒了,再加上出来了有外人壮胆了,看到了别人家庭别人老婆的不同,所以忽然就不想看脸色不想哄了。
这俩人自己在家商量的剧本,演不下去了。
于是昨天我又花了3块钱,看了一场远远没有 熏鸡事变精彩的“抢鲜版”——一场压抑的对话。麦麦在等李行亮道歉并且哄她,结果李行亮只是痛快地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俩人图穷匕见。
麦麦拒绝沟通,并一滴眼泪没流地上演了被预告过无数次的名场面:
这是看了这么多期节目,俩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谈孩子。
这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黄圣依和杨子这种富豪家庭尚且有那么多关于孩子教育和未来的讨论,麦麦这位贤妻良母,麦李这样的模范家庭,竟然只字不提孩子。
要知道孩子是婚姻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尤其是一个孩子才两岁多,麦琳为了画像好不好看,李行亮给不给面子,三个通宵不眠哭,咕咕喝水抽烟,熏鸡干掉一个,却没看出来对幼子的任何挂念,当然也可能节目组没有剪吧。
寥寥几句,只有李行亮跟画师说过,看女儿实在是喜欢一个汉服,几十块钱,他就给买了(李行亮能支配的钱目测不超过100),结果麦琳嫌尺寸太合身了,不经穿,就给退了。
电商卖家该有多讨厌这种动不动就退货的人。
俩口子第一次讨论孩子,是争孩子的抚养权,在我们这种以孩子为绝对中心的家庭来说,真的只能说是不可思议。
回顾身边海淀父母,某种意义上说真的像那个帖子——两口子刀耕火种,面黄肌瘦,除了上班工作赚钱,两口子齐心协力,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孩子的教育。
从小上各种培训班儿,辅导功课,带着出去游山玩水见世面,想方设法提升孩子的素质和能力。绝大部分支出,不都是给了孩子的学习吗?偶尔有情绪崩溃,不往往也是为了孩子没考好吗?
麦琳什么十年没买新衣服,拿出来说了成千上万遍……这有什么可说的呢?买不买是咋地,谁家还不是一个黑蓝破冲锋衣/轮胎羽绒服过半年咋地?
麦琳什么感受不到老公的关心,感受不到用心,礼物永远送不到正经地方……这真的是有多闲啊?人家留几手和葛夕丁克,人家礼物咋送咋有理,俩孩子的家庭,谁有心思扯那么多呀?
送啥名牌包包啊,这个月不报班了?搞啥生日惊喜啊,作业辅导完了吗?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鸡娃家庭最稳定。那必然是家里没有太多烦心事儿,两口子收入稳定、情绪稳定、且极度认同“惟有读书高”,这娃才鸡得下去。
一旦形成了固定的鸡娃家庭模式,两口子谁也不担心谁跑了,谁也不关心谁爱的多了少了,共同目标就是一起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
如今节目尚未过半,有人说后面很狗血,俩人又热气球求婚了,经历了黑暗中讨论钱财归属后,我感觉这一幕简直辣眼睛。
网上舆论走向也许是他们最初没有预料到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确实很难判断麦琳/李行亮两口子最后到底离没离。
我只想说,他俩的娃,女儿8岁了,上小学了,是否学奥数,语文跟住了吗?儿子两三岁,英语该启蒙了,有没有磨耳朵,天天给读绘本吗?
别爱来爱去的了,翻红了以后李行亮在外面好好挣钱,麦琳就别总琢磨老公了,家务活保姆干着,你还不快点抓紧鸡娃了!
鸡上娃,啥夫妻矛盾都想起不来了。
图片 | 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