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轶,内娱新晋嫂子。
虽然未跻身85花行列,但因为演技扎实又有代表作,为人也很低调,一直路人缘不错。
但路人缘再好,还是挡不住一部积压剧的超强破坏力。
说的就是这部——
《蜂巢》
《蜂巢》早在2018年就杀青了,已经积压了5年。
此时播出,制作公司都已经倒闭。
听着惨不忍睹,但该有的噱头也不是一点没有。
《蜂巢》导演周远舟两年前执导过谍战剧《麻雀》,同年又执导过《镇魂》。
也是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的。
“宋轶+民国女特工”,这层滤镜也是杠杠的。
这组合词一出,就让人直接梦回《伪装者》。
再加上,版权在央视手上,效果怎么也不能太差吧?
可惜,大家失算了。
从豆瓣清一色差评就能看得出来。
哪怕是央视也无法挽救这稀碎的口碑。
问题出在哪儿?演技不行?海报抄袭?
小妹看了几集觉得,剧情才是最大的问题。
打着民国谍战剧的旗号,看下来就一整个抗日神剧。
如果说《伪装者》里的于曼丽让人一想起来就意难平,这次《蜂巢》里的宋轶,怎么看怎么好笑。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35年,抗战爆发前夕。
代号为“蜂巢”的日本间谍组织派遣大量特务潜入上海为全面侵华做准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也在上海的秘密基地青山军校培训大量特工。
而顾盼(宋轶 饰)便是青山军校里的一名优秀的学员。
第一集,开局就是一记暴击。
特工们被教官指责行为不严谨,漏洞百出。
顾盼不解,提出质疑。
谁想到,教官的回答极为炸裂。
“你们两个用了同一个色号的口红。”
小妹看到这里真的要笑出声了,是谁说直男分不清口红色号的?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没过多久,顾盼从军校毕业,并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
暗杀日本经济司司长神谷浩二。
都说是机密任务了,一般人藏着掖着都来不及。
但顾盼呢?
她穿着华丽,妆容精致,气场一米八扛着巨大的装备箱走在街上。
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在执行一项特别任务。
等到执行任务时,更是大开眼界。
只见顾盼背着狙击枪上了小楼,在小楼瞄准了半天。
当你以为她能胸有成竹地将敌人一击毙命时,骚操作来了。
她在目标人物出现后,开始在屋顶上跑酷。
瓦片踩碎一大片不说,还玩起了飘移。
一个闪身便躲在墙后,气还没喘匀就开了两枪。
一枪击中目标小腿,一枪击中目标心脏,这神一般的狙击能力,看得人目瞪口呆。
任务完成后,顾盼正全副武装准备撤退。
谁曾想,被赶来的男主(韩栋 饰)给追上了。
而男主盯上她的理由也很无语。
没有任何征兆,全凭第六感。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顾盼一眼,就察觉出人家是特工,然后照面就给了一枪。
顾盼也因此光荣负伤。
负伤后,她不知道从哪里偷来一件Burberry的风衣,捂着伤口,一瘸一拐来到一处可以疗伤的地方。
可谁曾想到,等在这里的不是同僚而是想置她于死地的一名杀手。
这个杀手也很有意思,动手之前先咆哮,仿佛在说:我要杀人了,你快点逃。
而前一秒还行动不便的顾盼在敌人一声嚎叫之下,突然武力值飙升,将对方暴打一番成功反杀。
等到战斗结束后,她又恢复到了之前虚弱走不动道的状态。
但接下来的骚操作还没停止。
她先是劫了一辆车,又抽空补了个口红,而原本都找不到她的敌人又莫名其妙地出现了。
然后两方便在大街上上演民国版“速度与激情”。
等到镜头一切,顾盼又来到一处隐蔽的场所。
可这里早就被敌人包围。
只见顾盼像打了鸡血一般,立马投入作战状态,一会躲避炮弹,一会从二楼翻滚而下。
这矫健的身姿,完全看不出腹部中弹的迹象。
就这样,顾盼一路开挂逃到晚上,终于等到了友军前来支援。
而此时,她看起来又不行了。
状态反复横跳,但武力值丝毫不减。
咱就是说,以后也别看什么DC、漫威了。
毕竟,中国有自己的超级女英雄。
好的剧情全靠逻辑推动,烂的剧情全靠巧合。
不巧的是,《蜂巢》全是巧合。
之后,顾盼为了深入敌人内部,又假意被抓,眼看着要被折磨死了,日本军方的人打来电话说要留她一命。
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军方看中她的能力,想要顾盼为其卖命。
就这样,顾盼被分配到了男主所在的蜂巢组织,开启了自己的“碟中谍”生涯。
她一边假装为日本人做事,一边不断向青山军校偷传情报。
但无论立意多么高大上,走向多么刺激惊险,只要看过第一集,接下来的剧情,想都不用想。
必然又是一出令人捧腹的“爱国喜剧”。
抗日神剧之所以会被人加一个“神”字。
简单来说,就是把主角塑造了“神”。
主角不是“超能力”加身,就是一路开挂。
枪打不到,炮炸不死,无论男女,只要是主角,便拥有“金刚不坏之身”。
也许主创一开始也只是想塑造一个英雄的形象,来渲染气氛。
但结果有显而易见。
不是用力过猛,就是没找对路子。
为什么?
显而易见就是不用心。
所有的塑造都是用一种低智且粗暴的方式。
不考虑逻辑、不注重常识,只是一味地堆砌华丽的动作和追求不切实际的爽感。
虽说一部积压了五年的剧,想要拥有新剧一样的热度,是不可能的。
但成本小、积压时间久,从来都不是一部剧烂的借口。
《蜂巢》很明显,就是趁着宋轶的热度顺势播出。
但买单的,大多都是无辜的观众。
主创走进剧组时,应该不会料想到这错位的结局。
观众大概也不会想到,一部积压剧能把人雷的“外焦里嫩”。
积压剧不可怕,但这种“双向伤害”的烂剧还是少来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