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佳琦回归直播一年后,他哭着道歉的消息爆上热搜。
事情源于9月10日晚,李佳琦在自己最擅长的带货直播中,翻车了。
在讲解某款产品时,弹幕中有消费者质疑“这个品牌越来越贵了”,李佳琦突然像被触到了逆鳞,立刻暴走:
“不要乱说,哪里贵了?眉笔一直是79,国货品牌很难的!
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身边的主播已经被一番言论惊得目瞪口呆,李佳琦却仍在宣泄自己的不满:“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个价格,我真的快疯掉了!”
有人分析他进入职业倦怠期,需要调整心理状态。
但那个满嘴“全体女生”的李佳琦,似乎真的变了。
9月11日凌晨,李佳琦发布了道歉,但显然被伤害了的消费者,不打算买账。
不到两天,李佳琦微博掉粉超过110万。
他可能没想明白,或许消费者早已不需要李佳琦了。
这一点,在我们之前进行的《直播间购物调查》中,就已初现端倪。
01
不可否认,直播是真的上头。
我们发现,81.42%的人,有每周进直播间溜达一圈的习惯。
其中有近一半的“生活家”,能把每周看直播的时长,控制在1小时内:“有合适的就买”和“随便看看”,“把看卖货直播当成逛超市”,是他们对于购物直播间的态度。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有5.41%的“直播间管理大师”,每周观看时间超过10个小时。这一时长,相当于:不但每周有一个工作日都在看人卖货,还加班了2小时。
上头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经常看到有“剁手小能人”在线提问:2022了,还有人没在直播间剁手过吗?
答案居然是:有的——18.58%的狠人表示从来不在直播间剁手,也不会看直播。
“现代人购物的尽头是直播”的预测,有点准,但不是完全准。
02
越来越多人对直播上头,到底是在看什么?
比起直接下单,直播多了讲解、互动的流程,不少消费者会认为,直播间里的主播普遍态度更好、有问必答,带来的购物体验也要胜过其他途径。
李佳琦评论区
对乐趣、参与感的追求,也体现在爱看的直播类型:美食吃播类内容一马当先,以38.98%的得票率当选“人气王”。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就算不买,看别人吃吃喝喝就觉得开心。
根据调查结果,“2022年直播间类型黑马选手”是:户外运动、旅游类、教学教育类。
果然,古人诚不欺我。
人这一辈子,要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么,看别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3
你会因为什么在直播间激情下单?
我们得到的关键字是:省。
有超过6成人表示:只有优惠力度足够大、足够吸引人,我才会下单。
在李佳琦道歉的文本中,我们也看到了“我本就是一个彩妆柜台销售员,深知大家的工作都是辛苦和不容易的”等字眼。
可以说,让自己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都不浪费,正是许多人选择直播购物的初衷和核心目的。
也正是这些精打细算的“猪猪女孩男孩”们,捧出了李佳琦。
所以,消费者才会愤怒、失望,感到被“背刺”“背叛”,进而脱粉、拉黑,都是情理之中。
设计问卷的时候实在没想到还有“被主播怼了”这样的情况,所以没有列出
“我拿你当家人,你拿我当怨种”尚不能忍,更何况你背刺我一刀?
04
互联网世界,直播间多如牛毛,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锁定某位主播,或某个直播间。
在长时间的观看中,主播能凭借话术、风格、品牌、个人魅力,吸引更多观众和消费者,在行业里成为“李佳琦”。
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李佳琦。
调查中,54%的人没有特定最喜欢的主播,对于直播购物,人们的态度正趋于冷静:我要的是商品,不是主播。
再精心的剧情设计、再亲切的称呼,都敌不过实实在在的让利。
大家讨厌“把钱花在刀背上”,更讨厌“省这点钱还不够精神损失费的”,更更讨厌花钱听PUA。
05
这些年,直播购物行业飞速“进化”,人们对直播购物的看法也大不同。
有人因商家促销和宣传,逐渐接受直播购物;有人因收入骤变影响消费习惯,反而更会货比三家,理性剁手。
不过,冲动消费和踩坑,仍是常有的事:直播购物后“从不后悔”的人,仅占不到四分之一。
消费者对直播购物态度的改变,也和个人身份的变化有关。
过去的一年中,一些朋友成功升级:从“单身贵族”成为了宝妈宝爸,从“无主子一身轻”变成身负重任的铲屎官……
不仅如此,相信很多朋友也发现了:越来越多人因为新的兴趣爱好,如运动健身、读书等而走进直播间并下单。
不过,在看似热闹的直播、大促氛围下,对各类大促、购物节无参与意愿的人,仍有将近2成。
具体原因大多用一个字概括:钱。
我看直播,我不惦记钱,我惦记什么?
06
调查中,40.2%的朋友表示自己的购物理念上发生了转变——
“少买点,买好点 。”
“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
这些正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购物守则。
对于如何避免在直播购物中踩坑,除了货比三家、按需购买,我们还总结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无论是李佳琦等主播的火爆,还是直播购物形式的流行,说到底,普通消费者想要的,无非是一个更加划算、更加透明的购物环境。
如果这个过程是轻松、愉快、享受的,那就更好了。
李佳琦这次翻车,精准避开了便宜划算、轻松愉快等所有要素;那句“多反思自己,有没有认真工作”,更是踩中了消费者的雷区。
或许当他说出“哪里贵了”的时候,有些东西就永远回不去了。
也不必道歉了,消费者会找到下一个李佳琦。
是李佳琦,找不到李佳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