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被家暴的妻子向旁人求助后,得到的待遇是:
劝和。
前几天网上有段视频,妻子腿上有伤,丈夫不体谅她还让其拖地,女子生气便摔了东西。
没想到丈夫冲过来掐她脖子,把她按在地上狠狠打了十多拳。
为此,妻子只想离婚,但周围人的态度都是调解。
我们其实已经将女性权益埋葬在“家和万事兴”叙事里太久了。
因此自得知《我就是风暴》即将上映,我就暗暗埋下期待。
这部电影的宣传标语赫然道——中国首部反家暴电影,题材敏感,拍摄、上映都不易,想着怎么也得支持一下。
但仍免不了一丝担忧,担心结尾会不会又是大和解。
还好,看到最后的我松了一口气——
影片非但没有大和解,还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对抗暴力,对家暴受害者待以最大程度的谅解与关怀。
大家应该有注意到,此片的上映伴随了不少舆论和争议,甚至淹没了创作本身。但抛开干扰项仅仅从作品角度看,我认为它还是值得特地聊聊。
老实说,影片一开始我是有点不理解被丈夫家暴的女主徐敏(佟丽娅 饰)的。
虽然这样的“不理解”带有偏见和刻板印象,却也能真实反映大家对受害者的误解和些许忽视。
首先,徐敏一反我们所见歇斯底里、凄凄惨惨的受害者形象,以一种刻意维持的体面,出现在别人面前。
高知、聪明、漂亮、干练、事业有成。
遭遇家暴时也知道请律师,到法院诉讼离婚。
基本是一个有经济能力改善自身处境的精英女性。
向警察或外人诉说被家暴经历时,不闹不凶,只微微有些情绪失控,甚至有些耻于谈受害。
丈夫想阻止她诉讼离婚,当街使用暴力,想将她强行塞上车。
她看到丈夫被打被拍被围观,一副狼狈的模样,动了恻隐之心,开口让围观人散去,让律师别拍了。
结果她的心软并没有换来丈夫的收手,反而是毫不留情的巴掌。
徐敏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决绝的反抗者。
连离开时常家暴她的丈夫,也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
回家看见孩子们跟父亲嬉戏打闹、其乐融融的画面,感觉到丈夫不打她时,还算一个顾家顾孩子对她好的人。
于是跟丈夫说,从此你不要打我了,我们好好过。
我想每个受害者都或多或少企图用协商、谈判,寄希望于让对方悔改,来最大程度降低离婚对家庭和孩子的伤害。
然而又会在施暴者一次次翻脸,与变本加厉的暴力中绝望。
徐敏也是这样,一次次经历让步-妥协-绝望。
最后千辛万苦成功离了婚,不到一年竟又重新回到前夫身边。
这一次,就难免不教人“恨铁不成钢”了。
每个人都知道那句宣传口号——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而对于明知是牢笼还要进入,明明被摧残还如得了斯德哥尔摩症一般离不开的受害者。
自以为在伸出援手的人,往往油然而生一种轻蔑或厌弃感,一句“活该”恐怕早在心里升起。
影片好像故意不使人的同情心得到完全释放一样,塑造了这位失声的、不控诉的、不完美的家暴受害者。
直到最后一击,我们才明白徐敏有多绝望和害怕。
以及一个家暴受害者如何在外界的漠视、不理解、推波助澜,以及施暴的隐蔽、难取证,不断的肉体和精神暴力中被逼上绝路。
原来此前的“无声”,是为了凸显“压迫”的响亮,反抗时的振聋发聩。
究竟是什么让徐敏说不出话?或者说了又被“消声”?
徐敏丈夫是医药专业的高材生,他知道用湿毛巾裹住自己的拳头,打到头发里,警察来了也看不到皮外伤。
家暴难以取证,徐敏有苦难言。
她曾试图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没想到控制欲强的丈夫,早就先装了摄像头,她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
想拍摄家暴画面进行取证,再次失败。
丈夫外表文质彬彬,在外对妻子体贴入微,街坊领居甚至徐敏刚认识的律师,都会疑惑一句:
丈夫这不挺好的,你为什么要离婚?
报案了,警察来了也无济于事,会以不想掺合家务事为由,草率处理。
所有亲戚秉持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旧观念,主张劝和,总说“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两人打打闹闹是正常的嘛”。
如此轻巧地就将一桩故意伤害,在婚姻的保护下变成吵架、打闹。
居委会的调解人员更绝,居然责怪起了受害者:
一个女人不要这么狠嘛,非得把老公送进去啊。
他们在外太符合人们对美满家庭的期许。
儿女双全,妻子温柔独立,丈夫工作体面,生活上也会照顾人。
关起门来,除了两个孩子恐惧到尖叫的声响,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徐敏的哭泣。
一切都是无声的,在大家看来只有徐敏在闹、徐敏在破坏美好家庭。
他们从来不听听妻子在说什么,在痛苦什么,只是如此合理地将刻板的观念凌驾于人的苦痛之上,将她埋葬在以和谐为名的婚姻里。
门内,丈夫早就不满妻子转行做医疗销售,深深的自卑,以及变态的控制欲,让他对晚归的妻子疑神疑鬼。
一开始是惩罚似的让徐敏一个人对付家务,后来在一次争吵中,不小心撞伤了徐敏,后来愈演愈烈……
拳头和暴力,就像他的私刑,只要违反了他的意志,便可以用此随意处置他的所有物。
徐敏和丈夫是大学开始谈恋爱,彼此感情深厚,起初丈夫向她挥拳,她一定是难以置信、伤心欲绝的。
人非草木,由爱转恨,由希望到绝望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
所以徐敏的心软和犹豫是可以理解的,从前有过太多美好,总还抱有一丝他会恢复如初的念想。
加上外界强大的阻力,以及精英女性的恐弱心理,徐敏未必愿意以受害者自居,如此就让徐敏看起来是“失声”,以及些许软弱的。
如果没有最后的忍无可忍,很多人恐怕不会知道她的心理创伤有多深。
如果家暴发生在农村偏远地区,夫妻之间通过相亲认识,彼此没有多少爱,有人还可以把家暴归于无知和不爱。
但就是这么一个如此正常、光鲜,从外表绝看不出来受侵害的女性,发生了长年累月的家暴,才让这个议题变得普遍而骇人——
被家暴跟经济能力、教育程度无关,跟施暴者体不体面,文不文雅无关,仅仅跟Ta深藏于心的暴戾种子与残忍本性有关。
这样看,一个不完美的家暴受害者,恰能体现深远的现实维度和内在的关怀力量。
本以为“对家暴说不”的观念已经植入人心,看完影片发现,某些固执的偏见依然深埋于心。
影片里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
起初,徐敏苦于没有证据,无法以家暴为名起诉离婚。
徐敏的律师拍摄徐敏被丈夫推搡上车的视频时,发现车里有硫酸。
并以此要挟徐敏丈夫,如果不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就曝光他的行为,毁掉他的名誉。
对方被迫签了字,徐敏成功离婚。
按照法律规定,女儿归妈妈抚养,儿子归爸爸抚养。
这在大家看来徐敏似乎得偿所愿,连帮她的律师也觉得——
你不是想离婚,只要达到目的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徐敏并不满意,她想要的是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这绝不是贪心,而是一位真实母亲的心声——
只要听到儿子在奶奶家被戒尺打手,她就心痛得无以复加。
看到儿子跟着爸爸由于疏于照顾,出了车祸,手臂骨折,已经顾不得自身安危,再次走向暴虐的前夫,只是因为可以照顾儿子。
这个时刻律师觉得他们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徐敏怎么可以这么“自甘堕落”?起初也不理解徐敏想要回儿子抚养权的行为。
现实情况是,很多女性尤其是上一代的母亲,对婚姻感到失望还不离婚的原因就是在于孩子。
我们没有理由责怪母亲的这种秉性——为了孩子她是可以牺牲自己的。
影片里虽然徐敏没有直说,但一个深爱孩子的母亲,怎么会愿意让孩子生活在暴力的父亲和奶奶身边?
当她看到儿子开始模仿父亲,将同学打倒在地,还知道用毛巾裹住手,听到女儿说喜欢你才推你,心里该有多悲凉?
这个时候就得感叹一句,女性题材还得女导演来拍,女编剧来写。
因为这种隐秘的深层的矛盾心理只有女性才懂,只有女性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和共情。
这也是我总愿意支持女性创作者拍摄女性题材的原因。
如果你理解女主角的复杂矛盾之处,就不会把她拍得多完美,但一定会把她的痛苦展现出来。
比如孩子一定是她最大的软肋。
长大成人的孩子,即便对自己的母亲说“妈,你要为自己而活”,但有时仍不免存着将她圈禁在家庭中的念头。
习惯和偏见的力量太强大了。
人们会不自觉为施暴者开解,归罪于受害者。
比如片中的家暴者是位精英男,做家务,也带孩子,人们会觉得这样的男人已经不错了,而徐敏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有时还需要陪客户喝酒。
于是大家就会有种不自觉的偏见——
女方为什么不能为家庭合睦考虑一下?为男人的尊严面子考虑一下换个职业?
所以家暴的发生,女方也有过错。
这样的偏见,等于在认同使用暴力让对方屈服是对的,认同妻子的意志应该受丈夫管控。
好像每个人都在说家暴是错的,该被杜绝,实际上并没形成只针对暴力本身反抗的意识。
就是家暴受害者不是必须为达成什么目标才能反抗,而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被赋予反抗的权利。
好在影片用这样一个容易陷入偏见漩涡的不完美受害者,着意批判的是施暴者的畸形控制,以及对下一代的戕害。
看似黑白分明的家暴问题,实际上潜藏多少偏见和隐形压迫。
《我经过风暴》作为国内第一部反家暴电影,能上映就已经赢了,何况还具有现实力度。
影片已经正式上映,无论男女都可以去影院支持一下,我们对创作者多点支持,这样的电影才会越走越多。
我一直相信关注和理解的力量,只有我们理解到了才会明白——
真正的施以援手,并不是将自我感受凌驾于受害者之上,而是从受害者的切身感受和实际利益出发,理解Ta的“不完美”,理解Ta为何被逼上绝路。
才能帮更多的徐敏们走出风暴。
而更多的徐敏们也会自救,发出有力的反家暴声音。
她们终究通过自己的努力,惩治暴力与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