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文撰稿时,《异形:夺命舰》中国内地票房已近8亿RMB。
8月16日上映的电影,能在今年暑期档取得这种成绩很不容易。
本来对这种类型片不大关注的我,也走进影院看了一下《异形:夺命舰》。
作者 | 王重阳LP
编辑 | 小白
排版 | 板牙
先说观感:
《异形》系列第一部是1970年代末,本世纪初还加入了“铁血战士”的元素,算是跨界重振IP吧!国内有些影视UP主在上映头一轮就去看过了,所以网上也会有大量剪辑过的影视解说短视频,我认为这影响不大,尤其是像这种电影,剧情走向基本上也能猜得出来,还能去电影院看的原因就是看个画面。
而《异形:夺命舰》(以下简称《夺命舰》)前阵子刚被业内人士解读了一番票房成绩,大意上是说没想到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后票房这么好等等,它比暑期档上映的另一部《死侍与金刚狼》的票房(截止至09月10日,共计4.29亿RMB)还好。
这部电影的场景呈现与风格也延续了传统《异形》系列的“密室逃杀”——
把人物集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星际船或史前基地),通过一只或几只异形的暴走,“献祭”几个NPC,然后逐渐将斗争聚焦在异形和主角之间。
我认为这个系列拍得最商业也最好看的是1997年的《异形4》,《夺命舰》的情节和第四部差不多,只不过上世纪主演四部《异形》的女主西格妮·韦弗已步入暮年,因此本世纪开始,从《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一二部到2012年《普罗米修斯》,再到2017年的《异形:契约》,主角就经常换人,新时代的观众(00-05后)基本上也是从《普罗米修斯》开始重新接触“异形”这个可怖的生物。
《夺命舰》的故事设定是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新太空殖民者冒险探索一座废弃的太空站,结果遇到一群异形的攻击,可以把它理解为上世纪《异形》正传之外的“番外”,也可以当它是老美必须依附经典IP的二创故事——
为了重启经典做出的故事设定,不排除如果市场反馈热烈就继续开拍。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夺命舰》可能会有一定反响,没想到票房这么高。
这个情形类似今年年初的《九龙城寨》,大家集体为一部港漫电影贡献了票房。虽然网上评价褒贬不一,但架不住大家爱看这种动作片。
《夺命舰》也有点这个意思——
干就完事了。
啥想法都不要有。
看的就是个刺激。
其实我在看的时候也会神游一下,想到如今影视剧解说时那些被渲染的“绿血”。
“血是什么颜色?”
这个问题展开说多少有些不够正确。
影院里上映的《夺命舰》存在不少胸膛爆开,人体组织散落的画面。电影院里观众爱看这些吗?不好说,不过起码不反感。
可能大家也早就习惯了“有时很委婉,有时很奔放”的剪辑原则。
异形系列也一直主打暴力血浆,1979年拍第一部时就已经定了调。它属于科幻类恐怖片,在美国还有系列漫画,把异形这种生物细分出了生理构造和进化阶段等各种延展知识。具体延展到影视作品中,就看人家怎么在分级制度下把这种虚构生物做得令人信服。
此外,生化人一直是《异形》系列的重要角色,其重要性当然是在法鲨饰演的大卫担任主角的《普罗米修斯》及《契约》中达到顶点,不过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异形4》薇诺娜赖德饰演的女生化人。这次《夺命舰》里的生化人有些让我失望。
具体原因你懂的。
其实《异形》系列与《终结者》系列一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异形2》就是由《终结者》之父詹姆斯卡梅隆执导,正传女主角雷普利女战神的形象也由此被彻底树立起来。
不过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来说,上世纪的异形系列太过于古早,特效方面也不如现在。
《夺命舰》的异形构造就类似《异形》第四部,人形状态下的异形多了几分恐怖,但少了枪战和第三方反派的加持,也不似《普罗米修斯》对生命科技和生物演化的宏大背景,纯纯的密室逃杀情节,血浆灌足,造型惊悚,在中国内地收获一波票房足矣。
说到底,中国观众今年接纳《夺命舰》还反映出观影趋势——
血浆暴力,情节简单。
一方面可以释放大家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一些类型片泛滥的心理抵触。
同时《夺命舰》也尽量在细节处把情怀做满,彩蛋就能让老影迷大呼“感动”。
119分钟的时长,迫使观众集中精力关注人类的冒险求生,尽管刚开始一堆抱脸虫被《夺命舰》赋予了“小黄人”一样的弹跳属性,但依旧没有减弱它的恐怖基调,这使得它更像一部灾难片。
迄今为止,除了《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让异形降临地球外,所有异形都在太空中和赛博人类打得你来我往。
《夺命舰》在开场几分钟玩起了1970年代的太空歌剧, 最后部分的连场追杀又复原了该系列的密室脱困的固定套路,空间站坠毁的壮观和惨烈,也让《夺命舰》蕴藏的“人类不能被外星生物入侵”的意念填充在观众脑海中。
相较于老影迷,《异形:夺命舰》算不得很出彩,它浑身上下浸染了新世纪里的特效和商业化叙事。但对于新观众,尤其是在流媒体上几乎已经看不到血腥、暴力的年轻观众,《夺命舰》也算是今夏舒缓心情的解压好片。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