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再次出现在《天注定》里时已是2013年,距离电影《小五》过去了十五年。
这部电影里“小五”(王宏伟 饰)还是很倒霉,他被捅了一刀。
我不太喜欢看贾樟柯的电影,因为不够商业,而且主题太过现实。商业片里现实题材也不少,大多都是插科打诨,以笑代骂,看起来观感好一些。
《小五》和《天注定》对我来说都不是走进影院的选择,当然,也没机会走进影院看。
但两部电影我都认真地看过,我觉得拍得不错。
贾樟柯的电影往往会把人忽然拉进现实,用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题材,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是的,勇气。
尽管2024年还没结束,但回过头看一些事情,会发现能在心里引发共鸣的东西太少,莺莺燕燕的东西太多。说到“莺莺燕燕”,我就又会想起《天注定》里的那些打扮成各种造型的女孩子,还有贾导客串的“老板”。
这部由他编剧、导演并客串的电影可说的内容很多,四个故事,都有真实的社会事件作为原型参考。后来我看网上有UP主解说《天注定》,人家总结得也很明白:
“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了,也都知道短视频、电视剧、网大和其他很多娱乐形式对电影的冲击。所以很多电影人时常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
“如何拍好一部电影?”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如何拍好一部电影”,也知道为什么观众总是不满意。
所以2024年对中国电影来说可能有些晦暗。
所以“贾樟柯”这个名字再度被一些人提及。
但主要话题还是“那年的贾樟柯”。
我对这个话题也无感,让我掏钱进影院看《天注定》(如果存在这个场景的话),我八成不会花这个钱。我坚持认为电影首先是商品,它一定是针对定向人群的文化服务,比如喜剧片面对什么人群、动作片面对什么人群、恐怖片面对什么人群。想做到融合在一起讨好所有人很难。
《天注定》不是这样,这是贾樟柯的自说自话,他好像也从来没有关心过票房。他把他想表达的思想用镜头里的“古城墙”体现出来。
所以成年人看“城墙”总是视若无物,或者围绕“城墙”赞美它的高耸伟大。
只有孩童和血气方刚的人看“城墙”就是城墙,腐朽且摇摇欲坠。
这说明“技术型”选手和“力量型选手”在博弈时的差距。
有的观众喜欢看“技术型”的轻巧腾挪,有的观众则喜欢看“力量型”的直截了当。
贾樟柯属于“力量型”选手。
观众是观众,也是对手——
当他用故事和主题作为进攻的方式时,我们总会被“咣”的一声命中面门,一阵眩晕后清醒片刻,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前世今生的记忆,接着直呼“好拳”。
接着坐下来讨论“为什么他的力量这么大?”
我们缺少“力量型”选手吗?
不是。
只是这些人被束缚住了,有了诸多顾虑,比如“你这一拳把人打坏了怎么办?”“你这拳打人要留几分力”……
然后,大家接着看“技术型”选手比赛,探讨花式和体位。
再然后,大家可能会想:
“隔壁那个杂技,看着也不错……”
所以当一群人讨论“未来该怎么走”的时候,我想起今年看到的《周处除三害》,我又回忆了一遍故事,我发现吸引我的不是“枪枪爆头、专杀脑残”,而是它带着一种真实的“不正确”,就像《天注定》一样,它很不“正确”,但它真实发生了,无法否定这种不“正确”。
这才有了值得讨论的空间,更有了正视它的勇气。
而不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舆论裹挟,只是在输出情绪,而非对作品本身价值的探讨。
以前我被批评写文章偷懒:
“你要发自内心地赞美。”
我承认,这是我的问题。
同样,这个问题也会摆在电影人面前:
“你要发自内心地赞美。”
有句话说“若批评不真诚,则赞美无意义。”
我同意。
我见到过中国电影第一部商业片的诞生,也见过第一部票房破亿的中国电影,还见过1980年代那些至今看来“触目惊心”的题材,更见过一些振聋发聩的台词。只不过后来大家越来越向“技术型”发展,似乎忘却了文艺作品本身带给观众的意义。
所以这篇影评是我写得字数最少的文章。
它也不算影评。
我至今还是不喜欢看那年贾樟柯的电影,那是文艺咖的标配。但我承认他拍得很好。
他让我想起一个童话故事:
大家都围在国王身边赞叹他身上的巧夺天工,只有一个孩童跑出来冒昧地说:
“看!他没穿衣服!”
对于成年人来说,真是——
太冒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