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下称“《工作任务》”),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七大方面提出22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明确在今年12月底出台全省按病种分值付费管理办法。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扩大医保电子处方
移动支付接入覆盖面
在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工作任务》提出,今年12月底前出台全省按病种分值付费管理办法。探索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在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中予以特病单议。探索实施全科医疗服务按人头付费改革。将符合条件的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和获得各级财政补助的村卫生站纳入医保结算。
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上半年评估,下半年调价的节奏,进一步聚焦儿科、产科、精神、中医等临床学科,重点关注诊查、护理、急抢救、病理等项目价格。坚持将价格构成中技术劳务占比60%以上的项目优先纳入调价范围,使此类项目的数量和金额均达到调价总数和总金额的60%以上。完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机制,优先通过现有项目兼容等方式快速回应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需求,探索附条件新增项目立项,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
《工作任务》还明确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机制,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加强医保便民服务场景建设,扩大医保电子处方、移动支付接入覆盖面。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线上快速结算。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推进“一老一小”相关改革方面,《工作任务》提出加快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为至少58.8万名孕妇提供免费产前筛查;推进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以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达到90%。
同时,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攻坚行动,推进检查结果共享、省级影像云平台建设,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深化电子健康码、医保码应用,2024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全部接入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开展数字医院建设示范行动,在全省打造5家标杆性数字化医院、10家示范性数字医院。
此外,《工作任务》明确深化跨境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诊疗与应急合作,健全大湾区内重症传染病会诊、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持续扩大“港澳药械通”目录与临床应用范围。
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紧缺专业生源招培力度。加快新医科建设,推动因校制宜设置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全年培养全科医生2000人、住院医师(含中医、专硕研究生)10000人,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定向招录培养2000名以上本科、专科医学生。推进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和“万名医师下乡”工程,选派2000名执业医师服务基层。稳妥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落实编制保障。
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
在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面,《工作任务》提出深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双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建设五大广东国际医学中心和50家高水平医院。优化区域内和专科领域内医疗资源配置,遴选1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2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今年10月底前出台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实施方案。开展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加快提升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提高薄弱地区县域内住院率。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2024年年底前全省超过85%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能力标准,超过25%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2024年年底前提高到63%。
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方面,要推动9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室,推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实现市县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
《工作任务》还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2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2家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和1家试点单位中西医协同内涵建设。持续建设33个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和40个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