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输血依赖,β地贫患者可“一次治疗,永久治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魏星
“再也不用输血了。”8月5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记者遇到准备出院的嘉嘉(化名),21岁的广西女孩开启了新生活。
据记者了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24年启动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的基因治疗临床研究,为广州市首位成人重型β地贫患者进行了基因治疗,嘉嘉从此摆脱输血依赖。目前,基因治疗在国际上也逐渐成为“一次治疗永久性治愈”的β地贫的新疗法。
3%的患儿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
《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2020)》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地贫携带者约3000万,中间型和重型患者共计30万人。地中海贫血是广东、广西、海南地区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黄金棋博士向记者介绍,在南方育龄人群具有较高的地贫基因携带率,其中广西和广东的人群携带率分别约为23.98%和14.07%。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无法生成正常的血红蛋白细胞,患儿出生后没多久就会出现食欲差、黄疸、肝脾肿大逐渐加重等症状。
为了治疗地贫,约有3%的患儿一辈子依赖输血维持生存。“我当时一个月要输血8个单位,几乎每周要回到医院做治疗。”嘉嘉回忆起以前的治疗情况,感觉很辛苦,“一旦没有输血,我的身体就会很虚弱。所以,每个月我们都在祈祷有血可用。”
基因治疗破解β地贫治疗困局
除了用血紧张是β地贫患儿的噩梦外,即便可以长期输血,引起的铁沉积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而另一种治疗方法——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匹配的供体来源的限制,以及不匹配供体移植的风险,在成人中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受益于这种治疗。黄金棋博士表示:“严重依赖输血的地贫患儿大多数只能存活到16-18岁。移植在成人输血依赖型地贫中又因为极高的风险而难以实施,对于这群患者,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如何给成人β地贫治疗破局?近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启动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而这是目前全球最新的治疗方法,黄金棋博士解释:“我们先抽取患者的外周血,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β-globin基因转导,再将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在患者体内分化出表达功能正常的β-globin的红细胞,从而提高患者整体血红蛋白水平,以达到摆脱输血依赖的目标。”
“第一期全国多中心(上海、天津、广州、湛江)的研究,共有9名患者纳入治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广州医科大学输血与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王顺清教授表示,“我们很快启动全国第二期临床研究,将有32名3-35岁的重型地贫患者入组。”
基因治疗可优先在南沙医院落地
基于基因治疗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正成为“一站式”治愈地中海贫血的新选择,专家表示,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骨髓捐赠和异体移植,可取代异体骨髓移植的治疗方案,有望实现“一次治疗永久性治愈”。
据记者了解,β地贫患者的基因治疗在国外已经获批,治疗价格在280万美元。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β地贫基因治疗的产品上市,但已有多家公司申请“新药临床研究审批”,并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临床试验使用的基于慢病毒载体平台打造的基因修饰自体造血干细胞β地贫治疗药物,目前完成广州市首例成人重型地贫的免费治疗。
如何让更多的患者“一次治疗永久性治愈”?据悉,2023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之外的医学研究。《意见》鼓励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南沙设厂开发各类产品。
黄金棋博士认为,在药品还未上市之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基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可先行先试,基因治疗可优先落地,并且争取把药品的价格“打”下来,从而治愈更多的地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