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刘凤娇 陈秋燕 闽南网记者 周怡楠 文/图)“为了提出因地制宜的土壤修复方案,我们多次深入平和花山溪流域沿岸七个乡镇实地调研,反复分析、研究和实验,助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顺兴说。
为福建原中央苏区平和县振兴发展注入高校科技力量
平和县是原中央苏区县、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同时也是省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既是经济欠发达县,又是沿海经济开放县。加快振兴发展福建原中央苏区县,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闽南师范大学通过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加大支援力量,为助力平和等原中央苏区县振兴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2023年9月,李顺兴“环境与健康”团队研发的“一种基于改性腐殖酸的土壤中重金属稳定化技术”以410万单次授权使用,并应用于中央环保督察项目“平和县花山溪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控与综合施策修复工程土壤重金属稳定化修复项目(实施)”,项目实施面积5.3万亩,中标金额6810.5万,工程单价1285元/亩,治理成本优势突出。
研究团队在李顺兴教授带领下,围绕现有土壤重金属治理技术水溶性差、工程造价高、针对性不强、无法标本兼治、施工全过程监管难等问题,多次深入花山溪流域沿岸的小溪镇、山格镇、坂仔镇、南胜镇、霞寨镇、文峰镇、国强乡实地调研,组织乡镇沟通探讨,积极向村户宣传技术优势与特色,形成一整套效果好且“接地气”的修复实施方案,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
精益求精 监管保障项目品质 筑牢项目质量防线
项目组以水溶性腐殖酸(土壤有机肥和缓冲剂)为基材,研发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好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集“有机肥、土壤微量元素补充剂(钾和铁)、酸性土壤改良剂、土壤微生物生长促进剂、特定重金属有效性钝化剂”五项功能于一体,克服涉及乡镇多、时值蜜柚采摘期、施工范围适时调整、农户沟通量大且难等诸多困难,按照“表单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用“智能化定位——实时线上监控+无人机巡检抽查+现场监督”全过程施工管理模式,通过市山水办牵头的“市县镇村”四级监管和福建兴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项目组自查、第三方监理、业主和农户现场督查”四方协同,获得“土壤特定重金属稳定化、土壤质量整体改善、周边水体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果园种植水果品质提升”四种成效,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协同提升,确保项目施工任务高质量完成。
现场指导土壤改良剂制备
现场培训土壤改良剂施用方法
目前,项目已按照合同要求于2023年12月25日全部完成施工任务,项目区域的318个监测点位不常见特定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平均降低率为42%,特别是高风险区域平均有效态重金属降低52%,全部超过项目实施目标要求(有效态重金属降低30%以上)。
项目治理效果评估图
项目的实施推动了花山溪水体特定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有效保护并提升蜜柚种植园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利于蜜柚产业持久绿色发展的同时,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土壤质量提升都起到积极作用,有力推动“土净山肥溪清”“新花山溪”建设。
科技一体 久久为功 打造美好生活
李顺兴教授“环境与健康”团队注重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一体化,从事金属形态分析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研究,将主持的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转化成为土壤重金属治理新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被SCI收录90余篇(其中中科院分区 I区41篇,TOP期刊58篇),其本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